一战产生的过程和影响(一战爆发起因再思考)

一战产生的过程和影响(一战爆发起因再思考)(1)

19世纪下半叶以来,英、美、法、德、意、日等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进入了帝国主义时代。一战是帝国主义列强间矛盾的总爆发。在战争起因问题上,德国并不负有特别的历史责任。

帝国主义列强均具侵略性

一战前,德国发展迅速,对英国的世界霸权构成了威胁与挑战。但并不因其后来居上,德国就具有更多的侵略性和扩张性,就一定具有发动世界战争的主观意图,对一战的爆发承担更多的历史罪责。

首先,德国的经济不是最具扩张性的。在垄断经济的规模方面,德国的企业家们一直以美国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公司作为效仿对象。在资本输出方面,一战前的英国居于绝对的领先地位,相当于德法两国的资本输出总和。在外贸方面,英国在欧洲外部的贸易占其贸易总和的2/3,而德国的贸易主要发生在欧洲。因此,很难从全球经济扩张的角度得出德国更具侵略性的结论。

其次,在争夺殖民地方面,德国也居于下风。从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到1914年一战爆发前,德国共抢占了100万平方英里殖民地。与此同时,法国抢占了400万平方英里。而至一战前,英国更是在世界上1/5的陆地面积建立起殖民统治,号称“日不落帝国”。在争夺殖民地时,德国常常不敌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为了维护其海外殖民利益,德国扩建了海军。但在一战前,德国海军的年度预算还不到英国的二分之一,也不及美国和俄罗斯。

最后,德、奥、意军事同盟条约是防御性的。1879年,德国利用奥匈帝国与俄国在巴尔干半岛上的争端,与奥匈签订了军事同盟条约,双方约定共同防御俄国的进攻。1882年,德国又利用意大利与法国在北非争夺殖民地的矛盾,将意大利拉入德奥同盟中,共同抵御法国攻击。这样,初步形成了一战中同盟国的一方。1892年,法俄签订军事协定。1904年,英国与法国就争夺殖民地签订了协约,1907年英国与俄国就划分势力范围签订了协约,至此,一战协约国一方也见雏形。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同盟、协约主要是防御和妥协性的,并非为了发动世界大战而签订。

综上所述,虽然德国在一战前后来居上,与英国展开激烈竞争,但并不能因此说明德国就更具扩张性,就更倾向于挑起一场战争来突破原有的利益格局。在战争爆发上,帝国主义列强负有同等的、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全面大战不期而至

一战的导火索是1914年6月28日发生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的刺杀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枪杀。不少史书认为,德国想利用这一事件挑起大战,借此改变国际利益格局。事实上,德国只是在局部危机上支持奥匈,并没有和列强大打的意图和准备。

20世纪初叶,巴尔干半岛政局日益动荡。1908年奥匈帝国兼并波斯尼亚。而早已独立且不断壮大的塞尔维亚也想掌控这一地区,从而获得亚德里亚海的出海口,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国。为了争夺波斯尼亚,奥塞矛盾日深。更复杂的是,沙皇俄国是塞尔维亚背后的支持者,它正打着支持“泛斯拉夫”兄弟的旗号,在巴尔干半岛扩张势力。而德国是奥匈帝国的军事同盟国。在奥皇储被刺后,奥匈认为刺杀绝非个人行为:事件是在塞尔维亚的首都贝尔格莱德策划的;凶手的枪支来自于塞军方;人员和武器的过境都是由塞边检机构安排完成的。塞政府对此有推脱不掉的干系。因此奥匈帝国决定惩治塞尔维亚。因为知道此举必然牵扯到俄国,奥匈便开始与德进行接触,寻求盟友支持。

西方史学家称,在这次接触中,德皇给奥匈开出了一张“空白支票”,即无论何种情况,即便是与俄国开战,德国都将义无反顾地支持奥匈到底。事实上,在涉及俄国的关键问题上,德皇所表达的意思是前后矛盾、模糊不清的。他说:第一,德国支持奥匈严惩塞尔维亚;第二,不惧俄国干涉,为此德国已准备多年;第三,俄国一定会三思而后行,不会大打出手。可见所谓的“空白支票”,也可以理解成“空头支票”,因为德皇的许诺是建立在俄国不会大打的判断上的,西方史家眼中的“无限的支持”,实际上是不会发生的。根据这样的表态,只能说,德皇误判了形势,客观上激化了奥塞间的矛盾,对一战的爆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从中并无法看出德国具有挑起大战的主观意图。

事实上,德皇和帝国政府随后的一系列行动,也可证明当时德国并没有掀起世界大战的准备。德皇在发表声明后,就像往常一样,到北欧度假去了。其政府要员,包括总参谋长毛奇在内的官员也正常休假了。德国媒体得到当局的指示,不要渲染战争气氛,避免发出错误信号。因此,当塞尔维亚于7月25日有条件地接受奥匈帝国的最后通牒时,德皇当时还松了一口气,认为奥匈已经获得了道义上的大胜,取得了辉煌成就,“进行战争的所有理由都已经消失了”。对当时的德国来说,战争的乌云正在散去,这场危机就算过去了。

德国“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德国挑起战争的说法中,还有两条重要依据。一是德国早就制定了攻击法俄的战争计划。二是德国率先宣战。我认为,这些并不能说明德国拥有挑起战争的主观意图。事实上,德国是在战争不可避免情况下,才决定首先开战的。

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奥塞间的战争瞬间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29日,俄国军队进行了局部战争动员,30日扩大为总动员。在此期间,德国总理霍尔维格一直敦促奥匈与俄国进行直接谈判,以阻止战争的扩大。31日,奥匈帝国进行了总动员。同日,威廉皇帝向沙皇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其于12小时内撤销动员令,并要求法国承诺,如果德俄开战,法国须在18小时之内宣布中立。但法国却在8月1日下午进行了战争动员。至此,对德国来说,战争不可避免,法俄前后夹击德国的局面已形成,德国为抢得战争先机,决定立即执行施利芬计划。

1905年,德军总参谋长施利芬提出了较为完备的战争预案,史称“施利芬计划”,目的是为了应对腹背受敌的最坏情况。按这个计划,德国应在战争爆发的6—8周内,倾其主力,首先击溃法国。因为俄国幅员辽阔,工业化程度低,组织动员慢,完成全国总动员需要6—8周。在这段时间内,德国东线的压力不会太大,可以专心对付法国;在攻击法国时,不从正面攻击法军的防线,而是迅速向西穿过比利时,然后南下直取巴黎;在速胜法国后,利用德国发达的铁路网,再将大军调至东线打败俄国。这个计划的关键是时间,如果德国迟疑,将失去这个时间差,也就失去了获胜的唯一机会。因此,德国必须率先动手,赢得战争先机。德国正是按照这个预案来展开战争的。在无法阻止俄法的战争动员后,德国于8月1日17时,即法国动员半小时后进入全国总动员,并于同日晚向俄国宣战。3日向法国宣战。4日,德军入侵比利时,同日英国对德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与其他列强一样,德国也是“卷入”战争的,说“卷入”,不是说德国不负战争责任,而是说它不应该负“挑起”战争的主责。一战是帝国主义国家间争夺霸权的战争,它们均对战争的爆发负有责任。在经过百年的历史沉淀后,人们会更加冷静地认识这段历史,更加客观地评价德国的战争责任问题。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