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养孩子的感人电影(只管生孩子而不管养的父母)

文/学乃身之宝

武志红老师说,“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是天下最大的谎言。

因为不合格的父母太多,只是多数人不愿直面这个现实。

而一个12岁的男孩决定以“他们生下了我”为由,控告父母的失职,则有力地证明了有些父母就是不爱自己的孩子。这个男孩就是电影《何以为家》的男主角赞恩。

这部电影是根据赞恩的真实经历拍摄的,讲述的是发生在黎巴嫩贫民窟中的叙利亚难民的故事。

那么,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一个孩子做出如此不可思议的举动呢?

今天的文章,我就结合影片内容,来说说不合格的父母是怎样影响着一个孩子的。

父母养孩子的感人电影(只管生孩子而不管养的父母)(1)

1.合格的父母是给孩子一个家,而不仅仅是生命

影片中的赞恩,说他12岁只是估计的,因为他的父母也不知道他的准确出生日期。赞恩的父母在无力抚养和教育的状况下,依然不停生育,他作为家中的长子,承担起家庭生活的重担。而他之所以控告父母,就是因为他们把他带到这个充满苦难的土地上。

父母养孩子的感人电影(只管生孩子而不管养的父母)(2)

赞恩不能去上学,因为父亲要他为房东工作;赞恩没有好的住处,一家人挤在一个狭小的房间里,睡觉时只能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赞恩没有享受过一个孩子应有的宠爱,他忍受的是父母的不断责骂和挨打,这样的生活环境,让本是一个孩子的赞恩成为了“小大人”。

父母养孩子的感人电影(只管生孩子而不管养的父母)(3)

赞恩是一个成熟的孩子,他要打工来维持生计、他要照顾弟弟和妹妹们、他要处理家事,甚至帮助妹妹应对突如其来的生理期。

在父母眼里,赞恩就是赚钱工具,而妹妹们就是商品,就像他最大的妹妹萨哈11岁就要“被嫁”,以抵扣上涨的租金。

总之,赞恩的父母,贫困潦倒、食不果腹,连养活自己都很难,还是继续生。

父母养孩子的感人电影(只管生孩子而不管养的父母)(4)

这样的现象让我想到了,现在很多人关于“不生育就是不完整的人”的想法。

生育权,应该是当事人的选择权,但社会的舆论,特别是秉持“不生育就是不孝”观念的父母,他们会强迫适龄男女生孩子。

生孩子,并不仅仅是给孩子生命,还要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而这就意味着,生孩子的时候,我们要考虑到经济能力,以保障孩子在健康富足的环境下成长;抑或即使经济条件不是很好,能不能力所能及地给孩子应有的爱和关怀。

我们不能在所谓的观念压力的驱使下,或到了所谓的年纪的逼迫下,仓促地把一个生命带来这个世上,生而不养,养而不教,这就是不合格的父母。

电影《小鞋子》中的父母,在我看来就是合格的父母。

虽然他们一家人的生活并不富裕,甚至是贫穷,这也是哥哥因弄丢妹妹的一双旧鞋子而担忧和恐惧的原因,哥哥和妹妹也会帮父母分担家务,但他们并没有成为父母的“工具或商品”,他们可以读书,可以受到表扬,他们勤劳和善良的优秀品质也源于父母的教育,更重要的是,父母爱他们,并给他们希望,而这就是父母给予孩子家的温暖。

父母养孩子的感人电影(只管生孩子而不管养的父母)(5)

父母养孩子的感人电影(只管生孩子而不管养的父母)(6)

2.父母简单的“轮回”想法,孩子背负的则是重复苦难

影片中的赞恩眼睁睁看着自己爱的妹妹被卖后,愤怒地离开了家。期间,他遇到了没有身份的埃塞俄比亚黑人女工拉希尔,收留了他,并让他度过了一小段平静的、不必为生计奔波的日子。但好景不长,拉希尔在一次外出筹钱时被警方拘留,再也没有回家。

命运再一次把赞恩推向绝望的谷底。他为了照顾拉希尔年幼的儿子约纳斯,想尽各种办法,包括贩卖曲马多饮料。但最终被房东赶了出来,钱也拿不回,走投无路,只能把约纳斯卖掉。

父母养孩子的感人电影(只管生孩子而不管养的父母)(7)

返回家去拿身份证明的赞恩,惊闻妹妹萨哈去世的消息后,拿着刀冲到房东阿萨德家,砍伤了他,并被判刑。

母亲在监狱里告诉赞恩,说她又怀孕了,且说是“真主赐予的礼物”。此时的赞恩知道,又一个孩子的降生,不过就是重复他或者妹妹的命运而已,于是他选择状告父母让他来到这个世上,却没好好地抚养他,没给他应有的教育、健康和爱。

他说到:

“我想让大人们都听一听我的话,我想让那些不能照顾孩子的人不要生孩子,否则长大后能回忆的是什么? 是暴力、虐待、侮辱或者殴打吗?被铁链锁、被水管浇、被皮带抽吗? 我听过最亲昵的话只有'给我滚臭小子'或者'走开滚蛋'。 生活简直就像一坨狗屎,比我脚上的鞋还脏。

我天天活在地狱里,受着煎熬,就像我做梦想吃的鸡肉一样。

命运为什么要折磨我?我本来以为我们会长大,长成个好人,会受人尊敬,还有很多人喜爱。

但是真主不想让我们变成这样,他要我们像地毯一样被人踩在脚下。”

父母养孩子的感人电影(只管生孩子而不管养的父母)(8)

而赞恩的父亲在法庭上为自己这么辩护到:

“我小时候也是怎么过来的,这怎么是我的错呢?

我要是有选择的余地,我比你们做得还漂亮。

我从来没想过会发生这种事情。别人都说,不生孩子日子就没指望。

还有人说,孩子能给我们支持,让我们能挺起腰,可我的腰都累折了,生不如死。”

父母养孩子的感人电影(只管生孩子而不管养的父母)(9)

父母养孩子的感人电影(只管生孩子而不管养的父母)(10)

这种厚颜无耻的辩护并不能磨平作为不合格父母带给孩子们的伤害。

赞恩在游乐园里,脱去设施中女性模型的外衣,让其露出乳房,这并不是他的恶作剧,而是潜意识中渴望着母爱。因为他从未被现实生活中的妈妈“哺乳”过,更没得到过“真正的母爱”;

父母养孩子的感人电影(只管生孩子而不管养的父母)(11)

赞恩在家里成为保护妹妹的“大人”,其实也是他内心渴望父母保护的表达,只是这样的期待和渴望都是无法被满足的。

可见,如果父母按照他们父母养育孩子的方式,来养育自己的孩子时,他们就看不到,也意识不到这样的养育方式有什么不对。

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且这样的养育方式也是正常的。只是他们的孩子在重复着痛苦而已。

武志红老师说:“轮回,是为了疗愈。”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1920年提出了“强迫性重复”的概念。他发现,孩子会把他最喜欢的玩具从小床里扔出去,再哭闹着把玩具要回来,不断地重复这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里,孩子其实是在不断地重复体验妈妈时不时会离开自己所带来的创伤。

我们成长的一生,就是不断地去经历各种创伤和学习处理创伤的过程,而这就是“强迫性重复”,也是一种“轮回”。就像赞恩的父母,就是在重复他们父母的痛苦,而他们的孩子也在重复着他们的痛苦,但是重复创伤性体验,除了可以提高我们对创伤的耐受度外,更重要的意义是,在新的轮回中,会产生新的可能性,以疗愈这份旧的创伤。

可惜的是,赞恩的父母没有看到轮回的疗愈作用,只是简单地重复着痛苦。

父母养孩子的感人电影(只管生孩子而不管养的父母)(12)

3.原生家庭对孩子的不良影响,可能会持续一生

影片开场,伴随着音乐,一群孩子在嬉笑打闹、抽烟、拿着枪玩耍……那是赞恩在整部电影中为数不多的欢笑镜头。绝大部分时候,他都承担着本该由成年人承担的责任,他每天早晨醒来,面对的就是一场为生存而进行的无望奋战。而这是他父母造成的,他在替父母做“父母”。

父母养孩子的感人电影(只管生孩子而不管养的父母)(13)

像赞恩那些被剥夺童年的孩子,内心是孤独的、情感是缺失的。

正如《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一书中说的:“当父母把家长的责任强加在孩子身上的时候,家庭中各个成员的角色就变得模糊、扭曲甚至颠倒了。被迫成为自己的父母,甚至是父母的父母的孩子,没有可以模仿、学习或尊崇的对象。在情感发展的关键阶段,失去了父母角色的榜样作用,孩子的自我认同感便会在波谲云诡的迷惘之海中随波逐流。

就像影片中的赞恩,父母只是把他当作一个赚钱的机器,并没有考虑到他的感受,更没有把他当作孩子来看待,他的情感得不到回应,他学着干脆否认自己有需求这回事。他明白,自己的存在就是为了照顾别人,至于自己则是无关紧要的,而这就是他孤僻,渴望被爱的主要原因。

父母养孩子的感人电影(只管生孩子而不管养的父母)(14)

可见,如果父母只集中精力于自己的身体和情感维护时,他们就是在向孩子传递一条明确的信息,即你的感受无关紧要,只有我自己最重要,而这种不称职的父母,很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近两年,关于原生家庭的讨论很多。当我们意识到不合格的父母,加之于孩子的情感伤害,就像化学毒素一样蔓延至孩子的整个身心,并随着孩子成长而不断加深时,我们要做的是,认清“有毒父母”的所作所为,然后从父母的负面关系模式中解脱出来,以恢复自信和力量,得到自由和幸福。就像影片中的赞恩,他用控告父母的方式,以摆脱与不合格父母的关系模式。

虽说赞恩用“极端”的方式与父母断绝关系,未必能真的赢,亦或根本无法改变现实,但他的反抗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着他与原生家庭的决裂。

父母养孩子的感人电影(只管生孩子而不管养的父母)(15)

结语:

父母生孩子,一定要把孩子当作“人”来看待,否则就是不合格的父母。

当然,谁也不是天生的好父母,他们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

就像影片中被现实和父母强迫长大的赞恩,尽力在保护妹妹萨哈和小男孩约纳斯时,也是力不从心。

在家的时候,赞恩是以“大人”的身份来保护妹妹萨哈,他是整个社会恶劣环境的第二级受害者,他反抗的对象更多的是父母,亦或和父母一样的人。当他离家出走后,他成为这个大环境的第一级受害者,他不是要面对家庭中妹妹被送走的问题,而是要在残酷的现实中活下去,面对的是存亡大问题。

特别是赞恩成为了尤纳斯的“父母”后,他发现了自己面对社会时是软弱的、无能为力的。他被迫无奈地把约纳斯卖给了别人,如同他自己的父母将妹妹送走一样,到头来还是保护不了谁。这也是送走约纳斯后,赞恩在理发时哭泣原因。

父母养孩子的感人电影(只管生孩子而不管养的父母)(16)

但这时的无能为力,在我看来和赞恩父母的无能为力是完全不同的,因为前者是拼尽全力争取过的结果,后者则是听之任之的结果,两者性质是不同的。

合格的父母,并非是完美的父母,而是愿意为孩子付出和努力过的父母。

对于赞恩来说,至少在命运面前,他做了自己,付出了努力。也许他的存在就是为了控诉,为了告诉更多人这个世界的不公,他尝试过,也正视了命运,更重要的是他留下了自己最想留下的痕迹。

我想,长大成人后的赞恩,如果能成为父亲,肯定是一位合格的父亲,因为他明白无论处境如何,都可以尽力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而不仅仅是生命。

从这个角度来说,赞恩的“重复性伤口”,就是光进入他内心的地方。

父母养孩子的感人电影(只管生孩子而不管养的父母)(17)

本文完

感谢您的阅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