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爷主要讲什么(这部早期作品的缺憾)
从《有匪》《千秋》《杀戮秀》到《穿堂惊掠琵琶声》广播剧,循着夏磊大大的声线,我往前考古到Priest的《天涯客》,又因为《七爷》是前传,连带着一起读了。
《天涯客》现在从网配转商配了,更新和制作更有保障,圆了不少小伙伴的梦吧。不知道有没有看到《七爷》转商配的一天。
看着甜甜十年前的作品,很是感慨,诙谐逗趣的文风一如既往,家国天下的情怀贯穿始终,早期作品已显其风格与抱负。
据甜甜自己的说法,《七爷》写得比较仓促,除了大框架没跑偏,其他都崩了。这应该也是《七爷》被归为长篇黑历史中“雷1.0”的原因了,但无碍喜欢这个故事和个中人物的人依旧喜欢。
图片来源于《七爷》晋江封面
1.《七爷》的缺憾《七爷》讲述了因白无常错勾魂魄,景北渊与赫连翊七世佳侣误成怨偶,第七世轮回时白无常散尽修为,送景北渊回到第一世缘起之时,后者却已大彻大悟,在助太子赫连翊登上宝座,挽江山于既倒后与巫童乌溪身退南疆的故事。
《七爷》有欠缺,前面内容有些散,在给后文铺路埋伏笔的功能性上发挥不多,大体只是按时间线,将要发生的事情叙述清楚。
场景描写上,甜甜已经将“点”,也就是某个限定环境内的人物关系和事件矛盾写得比较好了,但在面的铺设和“以点带面”上相对薄弱。
比如京城斗争我知道很激烈,但那种山雨欲来、黑云压城的压迫感、紧急感不大有,只是因背景的定调,全文隐隐透着悲意。
人物塑造上,景北渊落拓不羁,可飒可皮,承袭了甜甜笔下一如温客行、顾昀、费渡那一套我很苦但是我很潇洒、嬉笑怒骂间自有风流与风骨的基因,不讨人喜欢和心疼是不可能的。
除了这个高光人物,人物方面觉得还可以再丰富立体、情感过渡自然些。
比如理论上的男主,乌溪,直白热烈,执拗聪慧,却因为身份和性格设定的关系,在整个故事中仿若一个局外人,最大的作用就是给思虑过度的景七一个歇憩的地方,以及结局带兵救急,怒刷一波存在感。
苏青鸾,作为第一世赫连翊赐死景七的导火索,现世赫连翊寄托对景七情感的替身,就真的像个工具人。
太子党的其他核心成员贺允行和陆深,印象比较平。赫连翊作为太子,身边没有一位拥有姓名的随行,贺允行、陆深和周子舒不算的,而景七有平安、吉祥,乌溪有阿伈莱、奴阿哈,就是二殿下赫连琪都有李道长。
而且上面提到的这些主要配角们基本都是为主角服务,大部分没有自己的故事。
即使周子舒和梁九霄,前情交代也不多。我是到《天涯客》,才明白他俩之间的故事和情感性质,可能是甜甜一早就想好给子舒单独写一部,留到那里去揭晓了。
能用三言两语点出一个配角的来龙去脉、血肉思想构成和爱恨纠葛,考验的不仅是笔力,还有对故事全局的把控。
举一个例子就是《杀破狼》中的了然和尚和何荣辉,有没有觉得“人间优钵罗”和“神瓜大将军”的形象跃然眼前?
没有?好吧,是我错。
《七爷》正如它的书名,好像是七爷景北渊的传记,所有的人和事都排在他之后。
瞎扯这么多,其实《七爷》挺好的,一部网络小说能让人有看下去的欲望,记住并喜欢了几个人物,还引发一些思考,我觉得就是好的。
但因为知道甜甜可以写得更好,《七爷》和她写的其他文纵向相比较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叨叨这么多。
另外,沿着她的作品,可以看到她的成长轨迹,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也非常钦佩和敬服于她十多年笔耕不辍、不断进步。
2.《七爷》与《杀破狼》《七爷》没写好,于是甜甜说等过一阵子长些见识,再重新开一篇,果然,四年多后,#杀破狼#出来了。
《杀破狼》里有很多《七爷》的影子,也填补了许多缺憾。
图片来源于《杀破狼》广播剧
《七爷》化用明代明英宗朱祁镇时期的历史,包括皇帝赫连沛的设定、征南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连游牧民族的名称“瓦格剌”都与史实“瓦剌”如此相似,守卫京城一战也参考了于谦北京保卫战的做法。
《杀破狼》中这种化用痕迹就淡化了许多,脑洞开得更大。
场景方面,《七爷》全文29万余字,主要着力在朝堂斗争,京外描写有两处,一是景七南下解决两广暴动,二是大皇子赫连钊北御瓦格剌军。
前者用几处小场景描写,举重若轻地解决了这次暴乱;后者则用几个特写镜头,给了一心夺权、枉顾国计民生的赫连钊一个高光终点,也就此交代了一场悲壮而失败的保卫战。
有亮点,但场面和格局过于局限,全景感不足,带来的压迫感和紧张感也要弱许多。同时期的后传《天涯客》也有这个问题,终极之战总觉得有所欠缺。
《杀破狼》61万字,除朝堂之外,有余力把东西南北都走了一遭,场面描写更为宏大,各个独立环境间的联动功力也更上一层楼。
全国局势和事件间的此呼彼应,随着剧情推进,极具画面感地铺展在读者面前。
人物情感渐深、情节环环相扣、形势风云变幻,推动全书渐成磅礴雄浑的气势,将读者带入其中。
比如京城之困,因为主人公们都是将士,身份便利,可以多点作战,不像《七爷》,只能在京城里做道场。
大战前,众人先在京城附近打伏击,退守京城后应内乱、解情仇、迎悍敌、御城门,除了长顾,还有皇帝李丰、了然、了痴、谭鸿飞等人,层层递进,掺揉了更为丰富、复杂的人物故事线和情感能量。
说到场面或者说单元描写,其实我最喜欢和惊艳的是《残次品》。
前半部分的内容,一个爆点追着一个爆点,大小高潮迭起,简直不让人喘气,脑子里一个劲地冒“啊啊啊啊啊!”有几处直接就泪目了。
他们绕着跃迁点的几场战役,叙事之铺排、布局之宏大,以精准之文字,直接在脑中播放了一场投资甚巨的电影,有看《三体》时那种头皮发麻的震撼感。可惜林将军回来后,节奏就放缓了,有些地方会有拖沓赘余的感觉。
话回《七爷》和《杀破狼》。
人物方面,顾昀像景七,用《杀破狼》原文来形容就是“那地痞流氓的皮肉下、杀伐决断的铁血中,泡的是一把潇潇而立的君子骨”。
济世惠民忠君的理念已经深入他们骨髓,一个顶着皇帝的多疑多心,一个掩着情伤后一地灰烬的心,豁出性命不要,也想挣得一方太平、一朝国泰民安。
这份情怀在《杀破狼》中也化入“临渊”一道的信念中:“倘若天下安乐,我等愿渔樵耕读、江湖浪迹;倘若盛世将倾,深渊在侧,我辈当万死以赴。”
这种胸怀万里河山的气度胸襟、肩挑社稷黎民的使命抱负,不仅在《七爷》《杀破狼了》中有所体现,在《镇魂》《有匪》《烈火浇愁》《残次品》等作品里都有线索,是甜甜作品里一以贯之的价值观脉络,也构建了甜甜特色的小说格局。
长庚像乌溪,少年时表现出来的是别扭倔强,心思重,跟《大哥》里的魏之远也有点像,底子却是聪敏通透。
只是乌溪相较长庚,还要多几分“呆气”,是虽心下明了却不愿曲意逢迎的“呆”,是被景七拿捏得死死的关心则乱的“呆”。
不像长庚,不时还能反击一下,尤其是正视自己的心意后,更是“反守为攻”,噎得顾侯爷没处说理儿去。虽然都喜静,长庚要更长袖善舞一些。
当然,这种像是相似,有前作的影子,而不是“就是”。
相比乌溪,长庚更立体多元,对顾昀无论是情感上的依靠,还是实现家国理想的助力上——尤其是后者——都发挥了更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作用。
从2007年的《广泽旧事》到2010年的《七爷》,再到2015年的《杀破狼》,甜甜终于在“家国天下”这个主题上实现了故事架构、剧情设计和人物塑造的相对圆满。
或许这也是《杀破狼》为什么这么多番外的原因,除晋江正文后补充的番外,甜甜的老福特上还有好几则短文是写《杀破狼》的。
甜甜应该很喜欢这个故事、这对CP吧。
她对“笔下的人物最喜欢谁”的回答是,“非要挑个最喜欢的话就是顾昀那对吧,其他人基本写完就写完了,《杀破狼》写完以后,一度还想写个类似的人、类似的CP,使出洪荒之力之力才忍住了(后来又被广播剧勾搭回去,忍不住加了一堆番外)。”
文末碎碎念:犹豫了好一阵,还是把这篇文发出来了。大部分内容是刚看完文时写的,现在回头再看,很担心会不会评议太过,但最后还是决定保留当时看文的第一感觉,只添补了一点内容。
所以,就真的是那句:解读基于个人理解,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
往期文章:
1.《默读》解读文章汇总
2.《天官赐福》解读文章汇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