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一个人是长寿还是短命(你是长寿还是短命)

如何看一个人是长寿还是短命(你是长寿还是短命)(1)

我们常听说

长眉毛、高前额、大耳垂...

还有手掌生命线

可以看出一个人是否健康长寿

但老实说一句

很难找到科学依据来证实耶

真假没人知道

如何看一个人是长寿还是短命(你是长寿还是短命)(2)

算命先生就说骗你十年八年

小编绝对不骗你

下面的10大特征与长寿有关

只要超过3个

多半就是健康长寿的了

如何看一个人是长寿还是短命(你是长寿还是短命)(3)

特征一:心率越慢人越长寿

在正常的心率范围内,心率越慢,人越长寿。因为心脏就像一个泵,在正常范围内,如果心率慢一点,则说明心脏功能好,身体的基础代谢率也相对较低。

想降低心率,推荐三种途径:一是常运动,使心脏功能得到锻炼;二是控制体重,肥胖会使心脏负担加重,让心率加快;三是戒烟限酒,因为吸烟与饮酒均可使静息心率加快。

如何看一个人是长寿还是短命(你是长寿还是短命)(4)

特征二:身体微胖,人越长寿

研究发现,到了老年,微胖的人骨密度较高、死亡率较低,呼吸系统疾病、骨质疏松、糖尿病的发生率也较低,并且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

如当流感、肺炎等疾病发生时,消瘦的老年人更易感染,而微胖的老年人相对较好。

如何看一个人是长寿还是短命(你是长寿还是短命)(5)

特征三:用脑越多,人越长寿

科研人员对我国秦汉以来的3088位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和思想家的寿命进行统计时发现,他们的平均寿命为65岁。要知道,我国解放前人口平均寿命只有36岁!

如何看一个人是长寿还是短命(你是长寿还是短命)(6)

特征四:性格外向,人越长寿

性格开朗的人,更容易获得长寿!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新英格兰百岁老人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性格开朗,则更易广交好友,也就更会照顾自己,因此也更容易渡过难关。

研究还发现,这些性格开朗的长寿人士不仅在社交上更胜一筹,他们的精神也更为放松,这使得他们更善于应对压力。

如何看一个人是长寿还是短命(你是长寿还是短命)(7)

特征五:肺活量大,人越长寿

肺活量可以预测寿命,这是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科学家经过长达30年的研究得出的结论。研究显示,肺活量大小和身体各系统的机能能力、新陈代谢的能力等密切相关。

提高肺活量主要靠坚持运动,适合大众的健身项目有游泳、慢跑、骑车、爬山等。不过锻炼肺活量并不一定需要剧烈运动,太极拳、做呼吸操等也可以。

如何看一个人是长寿还是短命(你是长寿还是短命)(8)

特征六:没啤酒肚,人越长寿

人到中年啤酒肚自然就出来了,不过要知道,没有啤酒肚的人会更长寿!

腹部肥胖会引发高血压、心绞痛、心梗、糖尿病等。美国衰老研究所一项研究显示,腹部肥胖的人面临的死亡风险较一般人高出20%。平时多关注腰围,男性不超过90cm,女姓不超过85cm。

如何看一个人是长寿还是短命(你是长寿还是短命)(9)

特征七:不打呼噜,人越长寿

一项历时18年的研究发现,睡觉不打呼噜的人寿命更长。严重打呼噜造成的呼吸反复停止,成为高血压、糖尿病的帮凶,甚至心梗、脑梗、肺梗死的“引爆器”。

如何看一个人是长寿还是短命(你是长寿还是短命)(10)

特征八:口味清淡,人越长寿

长寿之乡的老人,饮食整体上以清淡为主,而口味清淡的人也更容易长寿!

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90%的疾病都是由于饮食引起的。比如爱吃麻辣火锅,油重、盐重又麻又辣,还有爱吃动物内脏等,这些不良饮食习惯都易致病。

如何看一个人是长寿还是短命(你是长寿还是短命)(11)

特征九:握力越大,人越长寿

一般来说,握力常随身体机能的衰老而减弱,因此我们常说,握力反映了身体的健康状况。

英国《柳叶刀》杂志就曾刊登加拿大一项研究发现,握力减退预示着心脏病、中风等严重疾病的几率会更大,预期寿命也会随之缩短。

如何看一个人是长寿还是短命(你是长寿还是短命)(12)

特征十:绝经越晚,人越长寿

对于女人而言,绝经晚会更长寿!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最新研究证实,绝经期来得晚的女性,长寿几率更大。

如何看一个人是长寿还是短命(你是长寿还是短命)(13)

人人都向往健康长寿

并在为之努力

你达到几条?留言分享一下吧!

如何看一个人是长寿还是短命(你是长寿还是短命)(14)

如何看一个人是长寿还是短命(你是长寿还是短命)(15)

“健康顺德”微信编辑部 图文来源: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华

如何看一个人是长寿还是短命(你是长寿还是短命)(16)

在看点这里

如何看一个人是长寿还是短命(你是长寿还是短命)(1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