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演变过程讲解(揭开化石神秘的面纱)
1999年4月,金昌柱与工作组的专家们,又回到了人字洞。
自4月中旬开始的第3次发掘已进入了富集区,根据化石判定的哺乳动物化石的种类已经增加到七十多种,石器、骨器已增加到四十多件,一些以前从未见到过的灵长类的化石也陆续出现,似乎曙光就在眼前,眼看人字洞神秘的面纱最后就要揭开了。
这时,金昌柱与所有参与发掘的专家,都发现,用现有的常识,无法解释发掘现场各种动物化石是在按种群分布着:
乳齿象骨架和牙齿堆成一堆,马骨成堆,熊骨成一堆,貘又成一堆……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化石成堆地堆积在一起?是洪水等自然原因还是其它所不知道的动力作用?
徐钦琦先生,我国天文、气候学研究的开创者,他提出了两种假设:人字洞是一处陡峭的山体裂隙,多年的自然作用形成了天然溶洞,背靠大山,前望平原,附近有长江流过,是人类居住的极佳环境,动物便是他们猎杀的堆积场地, 但有人对200多万年前古人类是否具备这样的能力持保留态度。
徐教授提出的另外一种假设是:一次巨大的洪水,把山上的所有动物,包括人类活动遗存在内都被冲了下来,说不定还有人类,一起掉进陡峭的裂隙,无处逃生,便在人字洞形成了丰富的化石堆积。
与当时国内所有考古发现出土的石器不同,人字洞出现了一些品位很高的铁矿石,这些打击点非常清楚的石块,显然是被古人用作刮削的石器的。这一发现,引起了著名旧石器专家张森水的极大兴趣,年近古稀的老先生亲自上山采集石器。
徐钦琦先生回忆:
张先生初到人字洞考察,天天上山,但几天都没有对出土的石器表态。而他则是把现场挖出来的石块一一清理,后来石器太多了,没有安全的地方存放,他就把它们放在枕头下面。
以铁矿石作为旧石器的原料,在全世界的古人类遗址中都未曾发现过,而铁与工具的关系十分密切,在人类进人文明社会以后,铁的利用程度成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我们的古人居然在200多万年前就开始利用铁矿石了,这在专门研究石器的张老先生眼里,无疑也是一个新大陆,对研究工具的起源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直到2000年8月,这份《繁昌人字洞旧石器遗址1998年发现的人工制品》的论文才发表在《人类学学报》第三期上。它得以让我们了解当年发掘的研究成果。
对1998年发现于安徽省繁昌县人字洞旧石器遗址的非灰岩石质标本进行了初步整理,从中选出59件石制品做了分类记述,其主要结果将载于本文中。对目前性质难定的非灰岩石质标本亦作了必要的记述,以备考。这些石制品打片用锤击法,无论从石片或石核上均可见转向打法,石器的主要类型是刮削器,加工粗糙,方式多样,以向背面修理为主,单层修疤,以深宽型的居多。同时被记述的还有几件骨制品。该遗址的地质时代,依同层出土的哺乳动物化石,应归早更新世早期,可能在距今200万年前。
论文的摘要部分,肯定了人字洞发现的非灰岩石质标本为人工制品。
我们注意到,在这篇论文中,实事求是地记录了人字洞旧石器文化遗址(以下简称人字洞)发现的人工制品,通过标本展示和消息报道,由于其年代的古老和主要原料是铁矿石,这种原料生产的石制品的人工痕迹的特点前无记录,已引起各方面的关注,是与非之论见诸报端。
在这篇专业性极强的论文中,著作者列举了当时发掘的技术性的流程:
该遗址的发掘工作,严格按照考古操作规程进行。打格分方,每方为1×2m,每一水平层为0.5m,再以10cm厚的堆积为次一级水平层。挖完次级水平层堆积,绘制遗物分布平面图,接着继续往下发掘。1998年发掘的最大面积约为20m2。共发掘了9个水平层,相当于地质分层的第3—4层。不同层位发现的非灰岩石质标本,目前看不出差别,故未作分层研究。发掘出土的非灰岩石质标本共575件,并从碎骨中挑
出若干件骨制品。
在发掘过程中把灰岩块排除在外,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其一,从堆积中发现灰岩角砾未见清楚的打击痕迹;其二,灰岩块是本洞所产的,颇难说清楚其性质,其余岩石大多系外部来源,故应特别予以关注。从堆积中发现的非灰岩石质标本,经初步鉴定,包括铁矿石、硅质泥岩、硅质灰岩、燧石、石英砂岩、片麻岩、石英和玛瑙(仅有1件,磨圆度良好)等。经多次调查,除硅质泥岩和硅质灰岩在遗址所在的癞痢山上大约在海拔120米以下的山坡上可见到,在人字洞东面略高于发掘堆积的山坡上偶尔可找到小块的铁矿石外,其余的岩块目前未在本山发现,尚需深入调查。 在所发现的非灰岩石质标本中最多的是大小不等的铁矿石块,在人工石制品中占52.5%,占性质待定者的90.5%。
而发现的铁矿石是后来争议最大的一个话题。当时人字洞发现的铁矿石质地至少有3种:
其一是质较疏松的鲕状铁矿石;其二是质较细的、颜色略深的铁矿石;其三是质细呈棕色的、类似燧石质的铁矿石。
经初步调查,在距遗址约5公里的长垄山上有铁矿石矿,海拔310m。铁矿石产地海拔虽高于遗址,但中间隔有几道山梁和沟,因此可排除被水搬运入洞的可能性, 已发现的这类标本的表面痕迹(见后)也支持上述看法。从该遗址地层里出土的非灰岩石质标本,约有三分之一表面没有磨蚀痕迹,岩面保存原貌,边棱锐利;约有60% 有轻度磨蚀的痕迹,在鲕状铁矿石的凸出部略变光,其他铁矿石和岩石边棱稍变钝;
只有少数几件标本磨蚀程度较重或严重,如P.006号原料为质较细的铁矿石,边棱变得圆钝,呈烧熔状,发油脂光泽,它们是物理、化学风化还是水流冲磨的结果目前难以肯定,尚待研究。就不同种类的岩石表面的磨蚀程度而言,硅质泥岩多无磨蚀痕迹,其他岩石,特别是硅质岩类,磨蚀程度则有轻有重,无磨蚀者少。总之,从大多数标本表面痕迹看,没有经水流长期搬运留下的痕迹,更无因急流发生碰撞的标本,故可排除因这种动力搬运入洞的可能性。
这些标本从堆积物顶面向下220cm处开始出土,在发掘区内的分布是不均衡的,主要分布于西偏南的地区,即发掘方A列向西偏南各方, B列向东偏北各方发现数量不多,前者亦以两端靠岩壁的发掘方比较密集。
对这批材料的处理存在一定难度,即作为主要原料的铁矿石,它的人工打击痕迹是否不同于其它岩石无现行资料可作比较,但我们考虑,既是以石击石的生产,应有其共性,用人工石制品最基本的要素(张森水, 1999)来鉴定它们,不会离实际太远。另外,我们已做了一点打击铁矿石的试验,对它的打击痕迹有些了解,但自感不充分,因此,将那些虽有一个或多个裂面、打击点不明显的标本暂不列入人工制品,
仅将那些打击点清楚、具有人工初级产品特点和有连续修疤或细疤的列为人工制品,计59件,对未列入的约90%的非灰岩石质标本也予以扼要的记述,以备考。此外, 在大量出土的碎骨中,找到若干件骨制品,将择要予以报道,以便窥其文化概貌。
【梦想的天花板之七十五 浮生之45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