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明智温故知新(读史明智后发制人)

春秋时期,晋、楚两国争霸,兵戎相见。两国兵力相当,本该在战场上一决雌雄。可晋文公却未战先撤,命令部队一退再退,在敌人的嘲笑和讥讽中,一再示弱。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重耳避难楚国

春秋时代,晋献公有五个儿子,因为宠爱骊姬,立为夫人,就打算改立骊姬生的奚齐做太子。但晋国早已确定申生是太子,天下都知道,没有办法变更。

不久,骊姬设计害死了申生,又怂恿献公派兵去捉另一个儿子重耳。重耳听到这个消息,流亡到了别的国家,最后来到楚国。楚成王以招待诸侯的礼节热情地接待重耳,令饱尝世态炎凉的重耳非常感动。

一次在酒宴上,楚成王问重耳:“要是公子回到晋国,做了国君,怎么报答我呢?”重耳说:“女子、玉帛您有的是,名贵的鸟羽、兽皮、象牙,原是楚国的特产,你们多余下来的这些东西,会流到晋国来。我真想不出该怎样报答您。”楚成王说:“即便如此,多少也得报答我一点啊。”重耳说:“如果托您的福,我能回到晋国去,将来晋楚两国一旦有战争,双方军队在中原相遇,我一定叫晋军‘退避三舍’(古时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舍就是退避九十里的意思);要是楚军还不肯罢兵,我只好左手拿着马鞭子和弓,右肩背着箭袋,和您较量一番了。”

读史明智温故知新(读史明智后发制人)(1)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晋文公复国图局部”和晋文公绣像。

◎退避三舍

晋献公死后,重耳回国做了国君,他就是著名的晋文公。这时,晋文公已是六十二岁的人了。他在外流亡十九年,曾周游列国,对当时社会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政治经验。归国后,君臣一心,整顿国政;奖励农业,减轻赋税和徭役,训练军队,整饬官纪,国势更加强盛了。晋文公称霸的野心也越来越大了。

此时的楚国也想称霸中原,楚成王野心勃勃,派兵攻打宋国,大军很快打到宋国都城,宋国向晋国求救。这时候晋文公已在位三年,国力日渐强盛,向外扩张、建立霸业的时机逐渐成熟。因此,大臣们都极力劝晋文公出兵,帮助宋国解围,打击楚国的威势。于是晋文公下达战争动员命令,把晋国原来的上、下两军,扩充为中、左、右三军,迅速组成了一支阵容整齐、纪律严明的队伍。先后攻下楚国同盟国卫、曹两国,并且和齐国、秦国建立联盟。

楚成王觉得这个局面对楚国很不利;同时,他也知道晋文公长期流亡在外,历经艰险,通达人情,有灵活的政治手腕,是一个很难对付的敌手,因而有些畏惧情绪,很想适可而止,寻求妥协,带兵回朝。

担任楚国主将的令尹子玉却不同意楚成王的做法,坚持要和晋国一战。他请求楚成王多给他些人马,并且对楚成王说:“我不敢说一定有把握打胜仗,但愿倾全力杀敌,因为不如此,怎能让那些畏惧敌人,有畏难情绪,搬弄是非的人们心悦诚服呢?”楚成王不愿积极支持他,只拨了一支人数很少的部队,作为补充力量。

子玉立刻带领兵马,追到晋军驻扎的地方,晋楚两军终于在中原相遇了。晋文公为了表示履行以前所作承诺,博得舆论的同情,以取得政治上的威信,同时为了避开楚军的锋锐,适应战略战术的需要,在子玉的进攻面前,严令晋军不许抵抗,向后撤退。可是有些官兵不明白晋文公的撤军意图,以为是向敌人示弱的表现,是晋国的耻辱,就说:“以君避臣(指晋文公避子玉),这是耻辱,而且楚军士气不振,为什么要撤退?”

读史明智温故知新(读史明智后发制人)(2)

为纪念“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而立的现代晋文公塑像。

晋国国卿狐偃向他们解释说:“军队作战,理直才能气壮,理曲就会士气不振。战争的胜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士气的高低。没有楚国的支援,我们就不会有今天。我们退避三舍,是为了报答楚国对我们国君的恩惠。我们国君当年在流亡楚国时,曾答应楚王在两军交战时退避三舍。如果我们背弃自己的诺言,那么,我曲楚直。况且楚国士气一向是高昂的,我们如不设法激励士气,是很难打败他们的。等我们向后撤退,楚军仍然不退兵,那么,君退臣犯,他们就理曲了。”

狐偃这一番话使一些将领们不得不信服。于是晋军按照计划,退了九十里,到达预定的战场——城濮驻扎下来。这时,齐、秦两国的军队也赶到城濮,晋军士气更加高昂。

楚国的官兵看见晋军一直退了九十里,大家都想就此罢手。纷纷向子玉建议:“晋国国君已经对您退让了,给足了我们面子,大王早就叫咱们回去,不如就此撤军吧!”子玉坚持不肯,他命令楚军继续前进,一场大战不可避免。

◎城濮之战

晋军这时拥有战车七百辆,士兵五万多人,阵容非常整齐。晋文公在出战之前,还站在城濮附近的废城垣上,进行了全军大检阅。他认为可以和楚军一战。

第二天,晋军在城濮列好阵势,等候敌人,楚国的军队也分为中、左、右三军。子玉亲自指挥中军,决战前,他骄傲地说:“今天晋国一定要亡国了。”

决战开始了,晋军将领令部属用虎皮蒙在马身上,突然向楚军右翼陈、蔡两国的军队冲去。陈、蔡两国的部队本来就没有什么战斗力,经此突然一冲,顿时一片混乱。那些驾车的战马比人更加惊恐,一见“猛虎”冲来,吓得回头就跑。结果车马兵士互相冲撞,整个队形乱作一团。晋军乘乱冲杀,楚军右翼顷刻之间溃不成军。

当晋军向楚军右翼进攻时,其上军也同楚军左翼接战,主将阵内竖起两杆大旗背敌而行,佯装后退。接着,晋下军主将也在阵后令车马拖着树枝奔跑,弄得尘土飞扬,佯装后面的晋军也在撤退,以引诱楚军。子玉求战心切,不知是计,即令左军追击,使左翼突出在前,与中军拉开了距离。晋军主将见楚左军被引诱出来,便乘机以主力从侧面横击过去,主将也立即挥师奋战,楚军左翼在晋军的夹击下大部被歼。接着,晋军从四面冲向楚军中军,楚军全线崩溃。

从此,晋国取得了在中原的霸主地位,历经磨难的晋文公终于走上了人生巅峰。

读史明智温故知新(读史明智后发制人)(3)

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个称霸的霸主,他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为彰显他的文治武功,在众多以纪念晋文公为主题的寺庙之中,山西乡宁县的晋文公庙最为著名。右下图为山西乡宁重建后的晋文公庙和寺庙原址上发掘出的古钟。

读史明智

退避三舍,表面上看,似乎是畏惧强敌,实际上却避开了在不利条件下进行决战,达到了积极防御、激励士气、争取同情的目的。同样,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若总是和别人针锋相对、寸步不让,未必有好结果。有的时候,吃亏是福,退一步海阔天空,适当的礼让更容易赢得理解和支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