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城北部遗址 大神庙旁起舞的阿兹特克人
站在诺大的广场上,看不见大神庙在何处。广场中央是高高矗立的墨西哥国旗,随风拍打着,旗面是世人所熟知的图案——一只老鹰站在仙人掌上衔着一条蛇。这是象征中美洲最后一个古文明阿兹克特帝国的标志性图案,而主座教堂所在位置更是帝国全盛时期的权力中心,祭拜神灵的大神庙(Temple Mayor)的原址。
摸清方位,从广场的东北角贯入,这才可见与大教堂毗邻的神庙遗址。在神庙前的空地上,一群扮作阿兹特克人的舞者正踩着鼓点有节奏地热烈起舞,他们一副原住民的山野打扮,以皮毛作衣,腰缠蛇皮,踝裹贝壳,头上高高的羽翎随之起伏,口中念念有词吟唱圣歌。据说,这些舞蹈是为庆祝丰收而跳。
不少游客被这些人奇特的装扮所吸引,不由得驻足,纷纷与之合影并施予小费;一些游客们则选择在袅袅青烟萦绕之中,被阿兹特克人用枝叶拍打身体,仿佛是驱赶厄运的古代祈福仪式,透着一股令人眩晕的神秘感。
大神庙就是阿兹特克人(Aztec)看到雄鹰衔着一条蛇站在仙人掌上的地方,这也是他们曾经四处奔走,所寻找到的神赐予的生息之地。阿兹特克帝国的特诺奇蒂特兰(Tenochtitlan)一直在此,直到1521年被西班牙人摧毁。之后,我们今日所见的神庙遗址也隐蔽了很长一段时日,中间出土过阿兹特克人供为万神之母的女神石像和阿兹特克太阳石。但得益于自1978年起的考古工作,这规模庞大的神庙遗址才得以陆续重见天日。
今天的大神庙可以说是一座博物馆,分为户外的遗址部分和室内的博物馆展出出土文物。
参观户外的遗址只能沿着指定的路线前进,刚开始的部分在室内,少量的文物作以概述和简介,让人涌起巨大的好奇心,最后会再次进入室内,博物馆主体会将整个阿兹克特帝国的祭拜文化还原。
在19世纪以前,由于活人生祭的仪式,世人对阿兹特克人的看法是未开化的蛮族,这种看法在最近两百年被彻底推翻,阿兹特克人被视为墨西哥土地的旧主,拥有相对发达的文明。自墨西哥独立后,为激发新的国家身份认同,政府大力强调阿兹特克文明的历史,以此来凸显本国文化的独立性。
阿兹克特大神庙带有七次的重建痕迹,据推测这可能因为墨西哥城建在湖中,地基不稳或经常发生水灾所致。最早的内核部分建于1325年,中央是一个平台,大约建于1400年。最初的景象是高达40米的双金字塔屹立之上,两条陡峭的台阶向上通往两座并排的神殿,红白相间的神殿供奉的是战神维奇洛波特利(Huitzilopochtli),蓝白相间的神殿供奉的是雨神特拉洛克(Tlaloc)。外围部分有鹰战士殿堂、红庙以及祭司住所等。
从废墟间寻觅往日的繁盛,蛛丝马迹显示帝国曾经的祭祀活动。阿兹克特人惯以活人生祭,战神神殿前能看见黑色牺牲石,当年献给战神的活人祭品便在石上开膛去心。而雨神神殿前则是坐卧姿的恰克莫(Chacmool)信差,人与神沟通的中介,腹部的石盘,用来放置献神的人心。这些神殿的几处墙体,仍可见鲜艳的色彩。
蛇与阿兹特克人崇拜的神灵息息相关,所以这座大神庙里处处可见蛇的形象。阿兹特克人认为蛇是强壮和万能的动物,它能在陆地、水域和丛林里自由来往,被认为是神灵和世间生命的媒介。因此蛇被认为是重生和孕育的象征。
参观完户外的神庙遗址,紧接着步入博物馆,这里展示了大量挖掘出土的文物。
首先入目的是令人震惊的头骨排列墙,这是用来纪念活祭敬献的人。因为看不懂西班牙文,所有的文物的示意只能靠猜。鹰战士是阿兹克特战士的最高阶级,一尊巨大的鹰战士陶塑,令人印象深刻。而一只石雕的鹰,背部的圆孔是用来盛放祭者的心脏。
雨神特拉洛克是中美洲供奉的主神,主管农业。蓝色代表雨水,是雨神的颜色,祭拜时常用儿童,因为阿兹克特人相信,儿童在献祭时的泪水会召唤足够的雨水灌溉庄稼。在现代人看来,的确异常残忍和难以置信。
博物馆里最大的亮点就是阿兹特克月亮女神(Coyolxauhqui)的浮雕石盘,作为万神之母的女儿,因意图杀害母亲被兄弟战神所除,而这浮雕呈现的就是她被战神攻击四分五裂的一刻。
回到神话故事的最初,原本在大神庙的脚下,放置的就是这块浮雕石盘。石盘的位置,象征着Coyolxauhqui被扔到山下。大神庙的整体象征着Coatepec山,也就是战神出生之地。
也许,在广场上起舞的阿兹特克舞者们,用热烈的舞姿颂扬的正是昔日战神的荣光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