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叫我想去养老院(母亲执意要去养老院)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昔日一头青丝的母亲已是满头白发,母亲老了。

孩子心目中,永远是精神抖擞,风风火火的母亲已不再,母亲老了。

母亲喜欢一个人独居,说是自由自在。平时陪伴母亲聊天的话题,最多的是我和二个妹妹小时候的事。

一天下午,我和往常一样陪母亲聊天,母亲突然告诉我,她想去养老院生活,说那里有她的“伴”,那里才是她的“家”。

母亲习惯独自生活,不喜欢与子女生活在一起,说是一个人生活自由自在。自父亲6年前走了以后,母亲趁着腿脚尚利索,瞒着我和妹妹,一个人去看了四五家养老院。今天,母亲再次提出去养老院,虽是意料之中,还是令我感觉有点突然。

望着母亲苍老的身影,心里忽然升腾起阵阵的酸楚和愧疚。

那天晚上,我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无法入眠。孩提时期的往事一幕幕浮现在脑海中,是那样清晰,那样难忘,令我热泪盈眶。

母亲是上海本地梅陇人,17岁那年,母亲认识了邻村许家塘叫阿根的年轻人,阿根比母亲大4岁,15岁就去了上海市区一家印刷厂当学徒,后来就成为了机修技工。

一年后,母亲和阿根结了婚,母亲随阿根进了那家印刷厂当了制版挡车工。第二年,就有了我,当然,那阿根就是我的父亲了。

母亲叫我想去养老院(母亲执意要去养老院)(1)

父亲入朝前与母亲的合影

1951年5月,父亲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母亲抱着未满一岁的我送父亲去集结待发的志愿军部队。

父亲在朝鲜期间,母亲加入了共青团,不久又入了党。父亲于1956年6月复员回国,于是,我就有了二个妹妹,大妹比我小7岁,小妹比我小8岁。

父亲复员后被安排在一所小学当校长。记忆中的父亲每天早出晚归,休息天也很少休息,因为平时很少见到父亲的面,对父亲总有一种生疏感。

十岁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一天下午,父亲竟然早早的就回到了家,吃晚饭的时候,父亲突然一脸严肃的叮嘱我,说他明天要出远门了,要我在家里多帮母亲照顾好二个妹妹。我不太明白出远门是什么意思,于是朝母亲望去,母亲却转过身子抹起了眼泪。后来母亲告诉我,说是父亲被派去崇明围垦了。

父亲一走就是三年,原本就忙里忙外停不下来的母亲就更忙了。

母亲上的是常日班,早上7点半上班,下午4点下班。每天清晨4点,母亲必须要把家里的马桶拎到弄堂里,稍作休息一会,然后就是涮马桶,做早饭,接着就把二个妹妹从熟睡中拖起来穿衣、梳头、洗脸,一切搞停当后,然后就给妹妹喂早饭,接着就急急的送妹妹们去托儿所。即使忙成这样,母亲上班还常常迟到,因此,母亲在党员会议上受到了多次批评,母亲为此很是郁闷。

为了上班不迟到,起到一名党员应有的模范表率作用,母亲唯有让妹妹们再早一点起床。开始的时候二个妹妹老是哭啼不止,后来就没有声音了,原来妹妹们居然能在穿衣、梳头,洗脸时依然闭着眼睛照睡不误。只是当母亲喂她们饭的时候,总是含着饭不肯下咽,于是母亲开始大声呵斥,妹妹们常常在“哇哇”大哭声中伴随着母亲的眼泪吃完早饭。

父亲不在期间,又碰上了三年自然灾害,物资匮乏,物价飞涨,家里本就不宽裕的收入,更显拮据。母亲为了让我们少饿肚子,自己想方设法省吃俭用,即使这样,二个妹妹还是因为营养缺乏,小病不断,地段医院成了母亲的常客。期间,我也未能幸免于难,生了一场病,竟然在新华医院住了整整7天。

在那段艰辛的日子里,母亲一个人硬是以顽强的毅力带我们渡过了艰难岁月,但母亲终因长期营养不良和操劳过度,患上了贫血症,原本饱满的脸庞和红润的脸色被清瘦和暗黄色替代了 。

记得小学三年级的下学期,母亲开始教会了我二件事,第一件事是生煤球炉子,第二件事是去托儿所接二个妹妹。从此,我每天3点半准时把煤球炉子拎到弄堂里生煤炉,4点钟赶去托儿所接二个妹妹回家。

有一次贪玩,竟然把生煤炉和接妹妹的事给忘记了,当突然听到母亲在弄堂里大声叫唤我的名字时,方才知道母亲已经下了班,我慌忙来到母亲面前,低着头一脸惶恐。母亲什么也没有说,转身就急急赶去了托儿所。

那天,原本4点钟下班的母亲,因为下班后参加了党员会议直到5点钟才回家。

那年代的党员会议都是不能占用工作时间的,故母亲晚下班也是常有的事。到了家里,发现我没有生煤球炉子,还把二个妹妹忘在了托儿所。母亲虽没埋怨我,但我知道母亲很不高兴。

很晚了,母亲忙着在做饭,妹妹们饿得一个劲直哭啼,而母亲只当没听见,但我几次看到母亲背过身子在偷偷的抹眼泪。

母亲叫我想去养老院(母亲执意要去养老院)(2)

年轻时期的母亲

记忆中的母亲很少有笑容,到了家里就忙里忙外忙碌个不停,但有一次,我突然见到了母亲脸上洋溢的笑容,记忆深刻,终身难忘。

记得是三年级的一次考试,我的语文和算术竟然破天荒的取得了班上前二名和前三名的好成绩,我兴奋的拿了成绩单给母亲看,母亲仔细的看着我的成绩单,灯光下,我看到了母亲脸上渐渐舒展出了笑容,那笑容竟然是那样的甜蜜、慈祥、美丽,我心里忽然涌动起来了阵阵幸福的快乐感。从此,我就常常期盼能看到母亲的笑容。

我更努力的学习,单纯的只是为了能看到母亲的笑容。

当我胳膊上第一次别上了二条杠的中队长臂章,我开心的来到母亲面前,抬起手臂让母亲看,母亲脸上立时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当我胸前第一次别上了共青团团徽,我兴奋的来到母亲面前,挺起胸脯让母亲看,母亲立时满脸笑容。……

母亲的笑容渐渐的成为了我儿时不断努力进步的动力,母亲的笑容也不断的鞭策着我在人生道路上努力进取,母亲的笑容也可以说是伴随了我整个的人生。

母亲不希望我长大后像父亲一样爱喝酒和抽烟,于是,注定了我这一辈子将和烟酒无缘。

母亲希望我长大了能成为一名国家有用之人,于是我努力学习和工作,终于成为了一名国家干部。

父亲终于结束了崇明围垦工作回到了家里,国家三年自然灾害也已结束,我已上小学六年级了,二个妹妹也已在幼儿园上大班和中班了,家里也不再显得忙乱,于是,我常常见到了母亲脸上洋溢的快乐笑容。

可惜好景不长,几个月后,父亲又被派往农村参加四清运动了。

父亲一走又是一年多,好在的是二个妹妹都已长大了,都很懂事,从不惹母亲生气、烦心,母亲虽然不改往日风风火火的模样,但脸上却多了笑容。

四清运动结束了,父亲终于又回家了,我已是一名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了,二个妹妹也已上了小学。记忆中,这段时间是家里最值得缅怀和快乐的日子。父亲常常回家吃晚饭,家里总是欢声笑语不断,母亲常常会坐在一旁静静的看着我们,满是笑容的脸上洋溢着快乐。

人的生命中,美丽的时光似乎总是短暂的,短暂到你都来不及去品赏美丽和珍惜拥有,美丽就匆匆的离你而去了,留给你的是无尽的思念和永远的记忆。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令全家始料不及的是,父亲居然成了走资派被单位关押了。很快,母亲也因为参加了保皇派而成了单位的教育对象。于是,母亲脸上的笑容不再,家里也不再有欢声笑语了。

岁月如梭,昔日母亲膝下的儿女转瞬间都已成家立业了。不久,母亲也退休了。昔日风风火火,忙的难有笑容的母亲,如今,脸上常常洋溢着快乐的笑脸。看到母亲快乐的笑容,我和妹妹们倍感温馨和欣慰。

母亲叫我想去养老院(母亲执意要去养老院)(3)

左图是母亲50岁生日,右图是母亲60岁和父亲的合影

似乎注定了母亲的笑容必定是弥足珍贵,不久,父亲因为心梗引发并发症,于是,父亲成了医院的常客,而母亲又重回到了昔日风风火火的模样,家和医院的来回奔波一度成为了母亲的主要生活。从那时起,我们又难得看到母亲脸上洋溢的笑容了。

父亲一病就是14年,14年中,母亲数年如一日,几乎是寸步不离父亲左右,尽心陪伴、照顾、护理,唯独没有自己,我和妹妹们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父亲于2013年6月走了,望着孤寂、憔悴、苍老的母亲,我和妹妹们倍感心痛。

母亲一生辛勤操劳,在她的眼里,我们就是她的天,她的地。为了我们,倾情付出,唯独没有自己。

当我们有能力试图回报母亲的时候,因为父亲生病的缘故,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母亲继续忙碌操劳,却爱莫能助。

母亲为了我们,为了父亲,没有踏出过上海一步,没有坐过火车、轮船,更没有乘过飞机。国门外的世界,对母亲来说就是一个童话里的传说。

父亲走了,望着已是白发苍苍的母亲,我满含着愧疚,动情的告诉母亲:儿子一直有一个心愿要完成;陪母亲坐一次高铁,坐一次飞机,出一次国门。

母亲答应了一个儿子梦寐以求的心愿。

2014年10月,我陪母亲坐上高铁去了杭州。

深秋的西湖,美丽如画,母亲站在西湖岸边默默环视了好一会。

“这是许仙和白娘子相遇的西湖?太美了。”母亲突然自言自语的低声说了声。

母亲叫我想去养老院(母亲执意要去养老院)(4)

陪伴母亲游杭州

夕阳下的西湖,波光粼粼,湖岸旁绿树成荫,我陪伴着母亲漫步在西湖岸边,享受着这人间美景,更享受着这温馨的浓浓母子情。

第二天上午,我带母亲去了六和塔,当走到六和塔入口处,突然看到前面有数十级的台阶,我不禁有点犹豫了,但母亲却抬脚快步登上了台阶,我劝母亲走慢点,不料母亲像淘气的孩子一样,竟然加快脚步向上登去。

晚上,我们在西湖旁的楼外楼就餐。深秋的西湖,感觉有点闷热,餐厅里人来人往,人声鼎沸。灯光下,母亲的脸庞显得有点绯红,望着母亲满脸洋溢的笑容,心里忽然涌动起了丝丝的温馨和感动。突然心里一个激灵,因为我从母亲洋溢着的笑容里,看到的是曾经熟悉的笑容:一张洋溢着童真、灿烂的笑脸,……是那样的熟悉,却又是那样的遥远,因为,那是女儿小时候带她外出游玩时常常洋溢的笑脸。我的视线不由得模糊了。

2015年5月,我和家人、妹妹一起陪母亲乘坐了飞机去了一次香港。

母亲叫我想去养老院(母亲执意要去养老院)(5)

左图是我和爱人和母亲的合影,右图是我和女儿、大妹和母亲的合影

趁着母亲身体健在,2015年10月,又乘坐了邮轮去了日本和韩国。

母亲叫我想去养老院(母亲执意要去养老院)(6)

左图是母亲在哥斯达游轮,右图是大妹与母亲合影

陪母亲坐一次高铁,坐一次飞机,出一次国门。这不仅仅是在完成一个儿子梦寐以求的心愿,更重要的是让我再一次重温和享受到了母爱的温馨和快乐。

母亲老了,不再是昔日风风火火的母亲了,但母亲的要强和对子女的爱却依然如故。

父亲走了以后,母亲不愿与儿女们住一起,哪怕小妹为母亲置换了一套三室二厅的大居室,哪怕小妹再三挽留母亲,但母亲坚持要独立居住。

我知道母亲的要强,那是因为她不愿意给我们子女添麻烦,哪怕是一丁点的麻烦。

拗不过母亲的坚持,先是在妹妹小区里为母亲租了一套房子,后来又在我居住的小区附近为母亲租了一套房子。

每次母亲入住新居,我和妹妹生怕母亲在陌生环境中感到寂寞,常常去母亲那里陪她聊天。看到母亲很快融入了小区的社交生活,看到母亲有条不紊的独居生活,特别是看到母亲时时洋溢的笑容,我们由衷的为之欣慰。

转眼间,6年过去了,母亲已近90岁高龄了。

拗不过母亲的坚持,我和二个妹妹开始在各个养老院中寻觅适合母亲的“家”。

当我们把认为合适母亲居住的“家”征求母亲意见时,母亲一听价格,立时连连摇头。我有点激动和动情的告诉母亲:妹妹们都已经60出头了,何况是我,只有看到你在舒适的“家”享受生活,我们才会有好心情。如今,你的孩子也是老人了,只有好心情我们才会有好身体。

母亲听我这么一说,方才同意入住“价格不菲”的“家”。

去年3月23日,我和二个妹妹、大外甥一起陪母亲去了一家名为“上海浦江星堡养老社区”的养老院实地勘察。

这是一家由上海某实业集团和美国峰堡管理公司合资的养老院。

母亲叫我想去养老院(母亲执意要去养老院)(7)

我和大妹、小妹及大外甥和母亲在养老院西餐厅留影

母亲很满意社区的花园环境、居住条件、公共设施,管理服务以及便捷的交通,特别是社区配置的诊所和仁济医院的绿色通道。

这是一个全新的居家式养老模式,也是建立在以“家”为传统理念的养老社区。

我和妹妹当即作出了母亲入住的决定。随即陪母亲选了一间朝南42平方米的一居室。

去年10月,母亲正式入住了养老院。入住养老院的那天,院里的工作人员和邻居们纷纷前来打招呼,令母亲倍感亲切。74岁的隔壁邻居顾先生,更是热情的为母亲介绍这介绍那。顾先生也是一个人居住,巧的是,他也是上海本地人,老家就在梅陇附近。

母亲之前借住在我附近的小区一个人独居,居住的是42平方米的一居室老公房。如今,母亲搬迁的养老院生活,居住的也是42平方米一居室。

在母亲的感觉中,新居只是换了一个小区而已,不同的是,新居条件远比原小区要好的多:整洁明亮的房间,宽敞的卫生间,没有煤气味的电磁灶,高品质的餐厅、电影院、阅览室,……更有便捷的诊所,还有聊天的茶室,可供散步的后花园,令母亲倍感安心和舒心。

每次去养老院看望母亲,看到母亲脸上洋溢的笑容,令我和妹妹们倍感欣慰。

母亲平时喜欢散步,哪怕是下雨天,母亲都会撑着伞在雨中散步。每次去看望母亲我都会陪她边散步边聊天。母亲不止一次的告诉我:她喜欢这里的生活,这里的养老条件好,特别是有许多好邻居,大家相互很关心很谈得来。

母亲叫我想去养老院(母亲执意要去养老院)(8)

陪母亲在养老院的后花园散步时顺便留个影

养老院里三餐无忧,更有中餐厅和西餐厅提供多种主食和辅食可选择。但闲不住的母亲却依然喜欢在厨房里忙碌一会。

母亲叫我想去养老院(母亲执意要去养老院)(9)

母亲喜欢用电磁灶偶尔做一下饭菜

疫情时期,全市养老院实行了全封闭管理,期间,3月24日正逢母亲90岁生日,养养老院为母亲送上了生日蛋糕和祝福,令母亲倍感温馨。

母亲叫我想去养老院(母亲执意要去养老院)(10)

母亲终于不需在三个子女之间做“候鸟式”的养老了。母亲老了、累了,是应该停下脚步,安心享受舒适的养老生活了。

2020年8月4日

母亲叫我想去养老院(母亲执意要去养老院)(11)

作者简介

秋日红叶h,实名:许国忠

退休。退休前上海阿自倍尔控制仪表有限公司任中方总经理。从小喜欢健身和文学。退休后以码字养身为乐,在网上以笔名秋日红叶刊发了多部连载长篇小说。完本长篇小说有《初恋情愫岁月朦胧》、《归途》、《乱世豪情192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