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皇帝的真实境界(却穿着清朝一品官服)

顺治,名爱新觉罗·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据史书记载,顺治在公元1661年得了天花而病死,死时23周岁。不过,民间一直流传顺治当时未死,而是出家的传言。顺治是否出家,也成为清初四大疑案之一。

顺治皇帝的真实境界(却穿着清朝一品官服)(1)

直到2006年一个意外的考古发现,才解开了这个谜团。

2006年5月,北京石景山意外出土了一具干尸,但是身份不明,只写着墓主名叫“黄拙吾”,官职为康熙年间的中宪大夫。让人奇怪的是,这具干尸穿着清朝一品武官服,但留的却是明朝发式。

更让人不解的是,一品官服内竟然穿着龙袍,没错,不是四爪蟒袍,而是皇帝才能有的五爪龙袍。旁边甚至还陪葬有另一套龙袍和东珠。

根据他所生活的明末清初这个时代,查阅所有史料均查无此人。可见“黄拙吾”绝对是个化名。那么这个“黄拙吾”究竟是谁呢?不过既然穿着龙袍,那只有两种可能:皇帝或皇帝至亲。

既然生活在康熙年间,又有可能是皇帝,符合这一身份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康熙的儿子—废太子胤礽;另一个就是康熙的父亲—顺治。

不过,废太子胤礽的死亡时间是雍正二年,史料明确记载胤礽死后葬于天津黄花山。根据这一点已经可以将其排除。如果雍正真的大度到特赐一个废太子以龙袍下葬,也就没必要让他隐姓埋名,还用官服来遮盖龙袍了。而胤礽也完全没有必要留明朝发式。

那么,这个“黄拙吾”就只能是顺治了。证据有4:

1.在留发不留头的清朝,可以如此公开的留明朝发式,只有一种人:道士。顺治的确曾让僧人茆溪森为他剃度,准备入佛门,但茆溪森的师傅玉林秀以烧死茆溪森为威胁,迫使顺治剃度后未能真正出家。

此后顺治又自号“痴道人”,可见,顺治不得入佛门而成为道士是可能的。而干尸头顶没有留发痕迹,也佐证了他曾经留辫,后来才改为明朝发式。

2.“黄拙吾”的龙袍如果是皇帝所赐,获此殊荣,一定会被载入史册,光宗耀祖,何至于史书中连黄拙吾这个名字都没有。

更何况,皇帝赏赐龙袍是绝不可能同时赏两件的。那么这个龙袍就只可能是黄拙吾本来就有的。而“黄拙吾”这个名字本意是“我是被废黜的皇帝”(吾拙黄)。

顺治皇帝的真实境界(却穿着清朝一品官服)(2)

3.得益于干尸保存完好,著名刑侦专家赵成文复原了他的样貌,与康熙画像对比,相似度极高,足见有血缘关系。

4.正史中记载,顺治死后,尸体火化,葬入东陵,庙号世祖。只有开国皇帝才称“祖”,顺治虽不是清朝开国皇帝,但却是入关后的首位皇帝,称“祖”无可厚非。

但康熙的庙号却是圣祖。如果顺治真如正史所载是正常驾崩,那作为继位者的康熙,也称“祖”而不是“宗”,显然是略过了顺治。我们以唐朝为例。李渊开创唐朝,庙号高祖,李世民虽然创造了贞观之治,却也只能称其“太宗”。

综上可见,顺治并非死于天花,而是因董鄂妃之死,迷恋佛教,几度出家,遭到孝庄废黜。为了掩人耳目,清朝只得宣布他因病而死,并很快将其火化。

而至于真正的顺治此后究竟生活在哪里,有两个地方:一处是五台山,康熙曾以礼佛名义多次到此;第二处是皇城相府。不过鉴于此前清朝已经为顺治举行了葬礼,当顺治真的去世时,已经不可能再次葬入东陵,只得在石景山秘密下葬,并用一品官府遮盖来龙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