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适合做什么厂(好山好水好产业)

来源: 湖北日报

“创造村建起了全省最大的鳜鱼繁养基地,找到属于村民自己的‘金饭碗’。”近日,黄陂区长轩岭街创造村党支部书记甘玉容高兴地告诉记者。

短短4个月时间,村里的鳜鱼育苗养殖基地,已成功实现繁育并销售优质鳜鱼苗1100万尾,今年基地可望带动村民打工收入近30万元。“村民们现在都有了信心,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山多水多良田少

创造村曾“穷”得远近闻名

乡村振兴适合做什么厂(好山好水好产业)(1)

地处黄陂北部丘陵地带的创造村

地处黄陂北部丘陵地带的创造村,毗邻黄陂“梅院泥(梅店水库、院基寺水库、泥河水库)”三大水库群中的院基寺水库。

院基寺水库在1959年动工修建,属二级水源保护区,被称为“武汉最洁净的蓄水池”。在院基寺水库下繁衍生息,是创造村村民们最大的骄傲。水库从修建至今,60余年来,一直保护着创造村“旱天不旱、雨天不涝”,为村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着充足水源。村民们还给院基寺水库取了一个很美的名字——“月亮湖”。

“好生态”是创造村最大的优势,但“山多水多地少”,也成为了创造村发展的掣肘。村里以前主要从事传统种植业,土地少收成也少,经济效益差,因此成为国家建档立卡的重点贫困村。

“以我们自家为例,全家6.8亩田和地,分散在了山上山下的20个地块上,如果靠种田过日子,真的太难了!当时村民家里几乎‘户户没余钱’,一旦遇到事情要花钱时,只能向外村的亲戚们去借,穷名声就越来越响。村民们只能外出打工,村里空心化越来越严重。”村支书甘玉容说。

在创造村驻守近6年的江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驻村工作队队长常向阳谈到第一次来到创造村的感受。“路上杂草乱生,靠近山边湿气重,村民们晚上没人敢出门。村民住的是老旧的泥砖房,猪圈、牛圈、茅坑式的土厕所紧挨着房子,沿途经过,臭气熏天。”

村里老支书杜自华还说了一件事:以前也有企业看中了创造村的山水,来谈投资,但当时进村的路被尺把高的荒草掩盖住,来考察的人一个不留神,一脚踏空滑进了路沟里。

穷村自然留不住人,创造村的村民纷纷外出打工。曾经的千人村,留在村里的人不足两百人。

“守着美丽的‘月亮湖’,我们一直想努力摆脱穷日子。”回想往日,杜自华感慨道。

山好水好生态好

好环境让村民尝到绿色生活的甜

乡村振兴适合做什么厂(好山好水好产业)(2)

基地采用全钢构智能化可拆卸鱼槽,槽底铺设隔离层,防止渗水

2015年,武汉市打响了全市脱贫攻坚战,实施5年精准帮扶计划,以“穷”闻名的创造村,被列入了名单之中。甘玉容说,这5年时间,让创造村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到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今年73岁的五保户王碧兰,是当年修建院基寺水库时搬迁下山的移民。“我就是水库的女儿,”老人身板结实、性格开朗,她说,“同样的山和水,我们创造村和以前却再也不一样了。”

“以前没有路灯,一到晚上家家户户不敢出门,既怕黑,更怕被草丛里的虫蛇伤着。”现在,村里安装了117盏太阳能路灯,覆盖了村里各个湾子。村里的垃圾、污水、旱厕得到全面治理,全村通路、通电、通水、通网,每个湾子都建起了文化广场。夜幕降临,村民们跳广场舞、沿着清澈的塘堰散步、三五成群下棋,“月亮湖”下的乡村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美丽的村湾环境,让村里的人气得到了一定恢复。一些在外打工的村民,感受到了这种变化,“还是在家里住着更舒服”。

村里的环境变好了,自然受到了不少企业的青睐。越来越多的制造和加工企业看上了这儿丰富的山水资源,也开出了大价格,想在村里建厂。如果同意,创造村村集体收入将从目前的年入13万元,翻上好几番,“这些企业往往更愿意一次性付清几十年的土地流转费,对村集体、村民都是个很大的诱惑。”驻村工作队队长常向阳介绍道。

但在“绿”和“富”之间,常向阳说,村“两委”和工作队态度都很明确,“牢记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利益”。

为了增强村民们建设家乡的自信心,工作队制定了产业发展激励措施,“村里每引进一个绿色产业项目,由帮扶单位出资30万元,作为集体资产参与该项目合作,年底获得的分红,将用于困难村民和全村公共发展”。

常向阳说,近几年村民们外出打工,生活条件都好起来了,外出务工是不得已之举,总有漂泊感,所以大家从心底里也希望自己的家乡一直保持着山清水秀、令人羡慕。现在村民们的“绿水青山”意识,越来越强了。

2017年以来,创造村先后引进了花卉种植、苗木种植、食用菌等企业,每引进一家企业,村里既表达了做好“店小二”的诚意,又与企业约法三章,承诺共同履行好“创造村绿色发展契约”。企业给村里提供了打工岗位,还开展起技能培训。

天时地利人和。创造村坚守“绿色发展”口碑逐渐有了名气。

好山好水好产业

小乡村坚守绿色走上“硬核产业”路

乡村振兴适合做什么厂(好山好水好产业)(3)

技术人员和村民正在查看鳜鱼生长情况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乡村引进靠得住、能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武汉市今年开展了农业招商引资等多项推进措施。

其中,作为武汉市农业农村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之一——全省最大鳜鱼繁养项目“鑫鳜源现代生态农业园”,一直在苦苦找寻最佳投资点。

据湖北鑫鳜源农业负责人夏小平介绍,选择项目投资地时,市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根据公司提出的各项要求,带着他跑了新城区很多地方。

最后,终于在创造村“发现了这块令人惊喜的宝地”——院基寺水库不仅水质优,其山地地形还形成了天然流水落差,特别适合在此地发展现代化高效渔业。

夏小平说,创造村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首先打动了他,而公司和村里绿色发展理念的高度契合,是公司最后坚定信心落户创造村、共谋鳜鱼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定心丸。

“鳜鱼苗娇弱,对水质要求特别高,合同一签订就是30年,而且前期各方面投资很大,像创造村这样坚定绿色发展不动摇的地方,让我对这儿的优质自然资源始终保持下去充满信心。”为了保护环境,鑫鳜源所有鱼池均采用了全钢构智能化可拆卸鱼槽,槽底铺设隔离层,防止渗水。

目前,一期流转土地327亩,基地高效渔业设施建设工程已经完成,基地年鳜鱼育苗量可达3000万尾,商品鳜鱼产能20万斤,其他家鱼50亿尾,总产值近2000万元。

企业的这些绿色举动,村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谁保护我们村的环境,我们就支持谁。”村民邹国文说。

今年4月,计划总投资3亿元,全省最大鳜鱼繁养项目在创造村正式建设投产。乡村振兴注入产业活水,创造村迎来了以现代种业为核心的“硬核产业”发展之路。

创造村的生态优势,也在产业发展中逐渐彰显。今年4—8月份育苗高峰期,院基寺水库和基地紧密衔接,按照育苗期所需最佳用水量开放闸道,助力鳜鱼苗的顺利孵化。

乡村振兴适合做什么厂(好山好水好产业)(4)

创造村建起了全省最大的鳜鱼繁养基地,仅4个月时间,已实现繁育并销售优质鳜鱼苗1100万尾

汩汩清流水,滴滴润民心。有了稳定的、可持续的收入来源,让68岁的创造村村民邹友生甩开“后顾之忧”,花50万元,着手盖起了新房。邹友生说:“钱花了,心里一点也不慌,可以去基地打工接着挣,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黄陂区长轩岭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宏刚介绍,目前以创造村为中心,已带动长轩岭街、姚家集街等地周边一批水产养殖户发展。未来3年,基地将借助鳜鱼产业,带动黄陂区300多户水产养殖户发展。

华中农业大学鳜鱼种苗推广中心和易驯鳜保种繁育基地已在创造村挂牌,重点推进汉产优质新品种“翘嘴鳜华康2号”的科研和成果转化。不仅满足全市鳜鱼苗种的需求,还将扩大湖北整体名特优水产良种的生产能力。

如今,“桃花流水鳜鱼肥”的诗般美景,正在创造村铺展开来。一个集种鱼、孵化、鱼苗、成鱼和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农业园,正在加紧打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