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而为的人生境界(无为而无不为真的是)
两千年前,中华大地,战争连绵不断,
社会动荡不安。面对这样的局势,诸子百家纷纷提出了治国安民的方略,名家倡导礼治,儒家则主张以德治国,唯独道家老子提出无为而治。
老子作为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无为而治思想对中国的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无为而无不为”,真的是“不作为”吗?
老子是以出世之心去入世。如果看不到这一点,无法真正理解老子。
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等话,意思是我们尽量不着痕迹、不刻意地去“善利万物”。
所以利众生是老子的重要思想,这是方向。在这个方向下,忘记功利之心,不着行迹去为善,则是老子指导人们去做的事情。
故老子讲“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而这样的不着行迹,就是“无为”。
那么为什么老子的思想会被解成出世的,什么都不做的思想呢?
是因为老子讲述、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国家的管理者,他的思想是:国家管理者要尽量放弃自己的欲望,为百姓做事。这种思想后世的孟子直接传承其部分内容,就是君轻民贵的思想。
但是这种提法无道的管理者很厌恶,因此乐于让知识分子将其解释为什么都不做,这样对自己很有利。
在这种统治阶级的愿望下,历来不乏善于揣摩之人,部分知识分子取老子思想中不着痕迹、不刻意的部分,丢弃其思想中利众生,为百姓作为的部分。将老子的学说变成清谈飘逸的资料。
这样,统治者非常开心,而知识分子亦乐于讨好逢迎,这样的思想,被有意培育,老子的真正思想却愈加模糊。
直到今天,一谈老子,众人皆以为是避世无用之学。
另外,一些文人为逃避纷乱的世界,也往往取老子思想的不着痕迹、不刻意的部分,将其解释为“什么都不做才是最高明的”,为自己避世做理论根据。
比如魏晋时期这种思想盛行,大家都以为这个时期文人飘逸,实际当时政治迫害非常血腥,政权更迭直接导致很多文人被杀。
庄子也取老子思想中不着痕迹、不刻意的部分,建立自己的哲学思想,他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在自然中要完全从容相和,不刻意作为,这样的行为才和于大道。
庄子文笔精彩,为后世留下无数名言。但是,他只是对老子的前部分思想有所发展。
庄子的思想才是真正的出世之学,虽然他的学说较老子少了一大部分,但对后世的影响才真正大,甚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人的性格形成,成为各种人群的手中的喇叭,一旦失意或者想要出世,立刻提出“老庄”,实际老子是被裹挟而行,大家用的,实际是庄子的思想。
也可这样说,按照网络术语,庄子属于“歪楼”的,因为他文采太好了,讲得太精彩,所以成功地把老子的思想截掉一半。
后世文人直接继承,将老子的利众生思想淹没,变成清虚无为之至高偶像。所以,看书要看原著,看后世撰写的,多是撰写者的思想。
老子VS庄子
老子的思想是大成,于世界于自己都有益处,庄子教人放下,调适自己与自然,亦多可取。
老子告诉我们的是,尽量忘记回报,但是,未必就没有回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只是,有道之人,不在意这个回报,也不是为了获得这个回报而去做事而已。
所以说,老子是现实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的结合体,而庄子是地道的理想主义者,按照庄子的思想,人们穿上粗布衣服,逃入森林大泽,以天为被,以地为床,对生死,完全不动情感,顺从自然才好。
这样一路想下来,他自己也没有了饭吃,所以“庄周家贫”,去向监河侯借点米来吃饭,人家还不借给他,很可惜。
庄子去向监河侯借米吃饭,监河侯说,等我收了租金再借你,庄子于是给他讲故事,说来的路上我看到车辙印的水中有鱼,求我用桶水救它,我说,等我周游列国,从大河里取水再来救你吧!以此来嘲讽监河侯的做法。
所以,我们也可以从《庄子》中见到一个即是理想主义者,也为生计犯愁的文人,很是可爱。
每次读《庄子》,亦多感动,那种豁达与超然,足以令人心境开朗,对于养生之人,裨益颇多。
譬如吃菜,萝卜白菜,海参三文鱼,交替着吃,才能不腻,知道那个对自己的体质,有益自己的健康,才是高明。
不必为了辩论,整天说就是白菜是至味,其他的一概垃圾,这是未能调和之举啊。
所以,诸子百家各有渊源,又互相交织,后世每一次的思想繁荣,似乎都要追寻到那个年代,重新温习各位大师的思想,来做自己发展的资粮。
既然是做资粮,裁剪则是必须而且必要的,但是,对百家思想本来面貌与脉络的了解,也不可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