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的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孟郊的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

今晨风雨大作,与家人笑称习诵“春风得意”之作是否不妥,怎奈昨晚业已定下的习诵计划便不作修改罢。下午初雨后晴,竟风和日丽起来,也算有所契合。

登科后

唐·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白话译文:

往昔的困顿日子再也不足一提,今日金榜题名令人神采飞扬。

迎着浩荡春风得意地纵马奔驰,好像一日之内赏遍京城名花。

孟郊的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孟郊的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1)

春风得意马蹄疾

公元751年,孟郊出生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的一个小官吏家庭,家中清贫,从小性格孤僻,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他亲眼目睹了在河南的藩镇之变,763年安史之乱结束。但是当时的国家依旧动荡不安。

孟郊人到中年,先后两次赴京科考均下第,想必未免遭受当时社会上很多人的冷眼和嘲讽。唐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已经46岁的孟郊又奉母命第三次赴京科考,终于登上了进士第。放榜之日,孟郊喜不自胜,立即作此诗以表难以自抑的激动心情。

孟郊考中进士之后,并没怎么当官,直到51岁的时候,才到今江苏溧阳做县尉。但是,多年的自由孤傲使得他志比天高,做县尉也许不是他的愿望,为此,他在《懊恼》一诗中,曾愤慨地呼喊:“恶诗皆得官,好诗空抱山。”。在溧阳县尉任上,他经常在周边游山玩水,对于公务置之不理,这件事被县令报告给了上级。于是上级就另外请了临时工代替他做县尉的事情,代价扣除孟郊一半的薪水给代职之人。本身工作不高,这样生活就更加清贫,随后又维持了三年便辞职了。

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唐宪宗元和九年,郑余庆再度招他往兴元府任参军,乃偕妻往赴,行至阌乡县(今河南灵宝),暴疾而卒,葬洛阳东 。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有一种友情叫做“孟郊与韩愈”

唐德宗贞元年间,韩愈在洛中(洛阳一带)地区结识了孟郊。两位诗人一见如故,彼此都十分仰慕,很快成为志同道合的知己。他们终日结伴郊游,饮酒赋诗。孟郊生性孤僻,忧郁寡欢,少年时代曾隐居嵩山(在河南省),自称山中“居士”;后来又经常游历于洛阳一带,览物赏景,寄情抒怀。 贞元八年(792年),孟郊和韩愈一同参加科考,韩愈进士及第,而孟郊下第。孟郊固然比韩愈年长十七,写诗笔力足与韩为敌,但他命运坎坷,仕途多蹇(jiǎn),所以反倒是他因为得到韩愈的表扬推崇,才诗名大振,成为韩愈这一诗派的名士。

韩愈为了推荐孟郊而四方奔走,曾专程作《荐士》诗,为孟郊大鸣不平。盛赞孟郊的才学和品格,说他通习古今,学问渊深;写得一手好诗,笔调冷峨而才力过人;为人正直、刚强,从不去巴结权贵。同时,又深为他的不受重用而感叹:五十多岁了,才做了一个处境寒酸的小小县尉,熬到哪年是个头呢?孟郊一生穷愁潦倒,常常处在令人难以想象的困境之中。在孟郊赴任溧阳县尉之际,韩愈专程撰文《送孟东野序》对孟郊加以赞扬和宽慰,推崇亦师亦友的李翱、张籍,“其在上也奚以喜,其在下也奚以悲!”,身居高位有什么可喜的,身沉下僚有什么可悲的!同时也流露出对朝廷用人不当的感慨和不满。

唐宪宗元和初年(公元806年),孟郊的三个儿子接连病逝,他得知消息后,担心孟郊经受不住这沉重的打击,作《孟东野失子》诗,加以安慰。诗中,他假借上天的名义,一再劝说孟郊不必过分忧伤,要心胸宽广。

豆知识:

1、孟郊工诗。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孟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与韩愈并称“韩孟”。

2、“春风得意”、“走马观花”两个成语均出自此诗。

3、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愈最终官至吏部侍郎(副长官),大致相当于现中组部副部长。

4、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