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集美图92幅(懿学院五牛图赏析)

百集美图92幅(懿学院五牛图赏析)(1)

《五牛图》是目前所见最早作于纸上的绘画,纸质为麻料,具有唐代纸张的特点。图画五牛,形象不一,姿态各异,动态十足。其中一牛完全画成正面,视角独特,显示出作者高超的造型能力。作者以简洁的线条勾勒出牛的骨骼转折,筋肉缠裹,笔法老练流畅,线条富有力度和精确的艺术表现力,达到了形神兼备之境界。

画中的五头牛从左至右“一“字排开,各具状貌,姿态互异。一俯首吃草,一翘首前仰,一回首舔舌,一缓步前行,一在荆棵蹭痒。整幅画面除最后右侧有一小树外,别无其他衬景,因此每头牛可独立成章。

百集美图92幅(懿学院五牛图赏析)(2)

在技巧的运用上,画家用粗壮有力的墨线勾勒牛的轮廓,表现出牛的强健、沉稳和行动迟缓。尤其是对牛的眼睛、鼻子、蹄趾、毛须等部位的着意渲染,更凸显出牛有力劲健的筋骨和质感真实的皮毛,画面在用色上也很有特点,两头深褐色和二三头黄色,代表着最典型的牛的毛色,虽然只用了两种颜色,却给人丰富多彩的感觉。

百集美图92幅(懿学院五牛图赏析)(3)

“点睛”是牵动全局的关键,画家将牛眼适当夸大,着意刻画,使五牛瞳眸炯炯有神,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五牛皆目光炯炯,深邃传神,将牛既温顺又倔强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画者着重刻画牛的眼睛及其周围的皱纹,还用尖细劲利的笔触细心描绘了五牛眼眶边缘的睫毛,通过细节的刻画,把每头牛独具的个性加以强调,使它们鲜明地显示出各自不同的神情。观者分明能感觉到这五头牛不但有生命、有情感,而且有各自不同的内心世界,这是人格化了的五牛。

百集美图92幅(懿学院五牛图赏析)(4)

此图作为手卷式组画,以牛为表现对象。由于没有背景衬托,在构图型的安排上确实很费斟酌,要表现得非常具有特色,很不容易。画家在构图处理上通过左右对称的形式,则较为完美地处理了这一问题。他将中间一青牛画成正面形象,使青牛直接对向观众,视角独特,形成画面的中心,两面各安排两牛,呈对称形状向左右两方延伸,五头牛也可以相互紧密联系起来,五头牛既是单一的个体,相互之间又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之构成了一个非常和谐的统一整体。

百集美图92幅(懿学院五牛图赏析)(5)

五头牛虽是平行排列于画面上,但通过它们的昂首、低头、回眸左右顾盼的动态特征,使画面不显得呆板,于彼此呼应联络中而见构图的微妙变化,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构图呆板的问题,创构出了极为完美的手卷式畜牛组画的构图样式。

百集美图92幅(懿学院五牛图赏析)(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