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随形雕 明代竹雕自在观音

明代竹雕自在观音

自在观音又名观音菩萨或观自在菩萨。塑造年代宋,地点山西平遥双林寺,自在观音原名“水月观音”。她一改佛教造像直立或打坐的成规,右腿曲蹲,左脚轻踏荷叶,重心落在左胯,右手微抬微翘,左手为支撑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其姿态出色地突现了观音流畅的线条和优美的身段。人们于是忘却了她本来的名字,亲切地称她自在观音。自在观音,至于称观世自在者,观世界形能自在无碍,对苦恼众生能自在拔苦与乐。观世音,亦译“光世音”、“观世自在”、“观自在”,是阿弥陀佛的左胁侍,西方三圣之一。她以大悲大慈为德性,据称遇难者只要念诵其名号,观音菩萨就会及时“普救众生苦难”。有很多观世音,成为无处不在的菩萨。

本尊自在观音第一次的髹漆工艺为大漆打底后在底漆上涂金粉,即金装佛像。在传世过程中,底漆特别是金粉层逐渐脱落,于是便有了第二次涂装,除脸部外均涂以松石粉色,应该为彩衣观音,这在木尊上随处可见。由于又过去了许多的时间,彩衣色也开始脱落,便有了第三次涂装。第三次似乎是涂装朱漆大漆,只因年代和保存之原因,颜色巳难辩。观察本尊观音,至少共四层涂装,黑漆层、金粉层、松石粉层、朱漆层,四层相叠明晰。第二次松石粉层和第三次涂装朱漆(最外层)形成明显细小漆断并脱落,可能是每次涂装都是直接在原有面上涂装,因直接髹漆和涂金粉或松石粉装是较容易脱落的,于是就成目前的状态。

明代汉观音雕象一般都有二个装藏,头背各一,本尊观音整体漆层和竹体保存完好,是否有装藏尚无法确见。

明代观音发髮、缨络、服饰飘逸之大波折、开脸身形皆回归禅宗追求(一切人皆有佛性),这些基本的时代特征本尊观音表现明显,特别是发髮和辫子、大手大脚更显突出。辩子是将成束的头发编织而成的发型,辫梢编成三至五缕的辫式出现在五代、宋、元、明。

竹雕断面。老件竹雕因竹丝硬度密度比竹肉大,经上百年以上风化、热胀冷缩及湿度变化,使竹丝断面的点突出竹肉相当明显,岁月越久落差越大,以15倍以上放大镜看老竹雕竹丝的突出点,根据时间不同,分别呈晶莹透明及半透明状,形如鱼卵,色如琥珀,如是明末以前老竹雕,其竹丝顶端往往呈破裂凹陷状。

雕刻凹面。老件竹雕雕刻凹面色泽与表面接近,有自然包浆,竹丝断面的点突出竹肉,外露的侧面竹丝会较浮出,竹肉会收缩成细条状沟槽。竹雕重量。老件竹雕除了以上特征外,因经百年以上脱水,上手时感觉比重较轻。

本尊观音取竹根部精雕而成,查资料可知,此类以竹为材的观音造像极为少见,而且体量达43cm高、底经17cm更是罕见,因年代久远失重,手感很轻很轻。

观音随形雕 明代竹雕自在观音(1)

观音随形雕 明代竹雕自在观音(2)

观音随形雕 明代竹雕自在观音(3)

观音随形雕 明代竹雕自在观音(4)

观音随形雕 明代竹雕自在观音(5)

观音随形雕 明代竹雕自在观音(6)

观音随形雕 明代竹雕自在观音(7)

观音随形雕 明代竹雕自在观音(8)

观音随形雕 明代竹雕自在观音(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