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心事少年梦 少年心事当拿云
他一直在思考,要做一个怎样的大学生。
每天走在校园里,不是在上下课,就是在为了生活琐事奔波。期中考试专业课拿了多少分?课后作业怎么写?哪家馆子好久没去了?哪个班的哪个同学谈恋爱了?这是每天围绕在他耳边的话题。这样的生活似乎还算充实,只是平淡了些。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在不经意间过着。但是,少年一直有着拿云心事。
他一直希望着,能早点走出象牙塔,看看这个社会更真实的样子,甚至能为之做些什么,只是他还年轻、幼稚、无知。他只是一无所有的大学生,有怀投笔而无路请缨。他只得将自己的心事藏起来,藏在每天的琐事里,藏在每天忙碌的学业,藏在他心里的最深处。但是他一直在为自己的心事努力着,学习着,积淀着。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了“守望支教队”。他才知道学院有这样一支心系着乡村教育事业的队伍,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去大荔县的范家中心小学支教。而这个团队当中还有一部分人会去从事调研工作,去了解社会,了解真实的乡村基层。他知道,这就是他想做的。
准备、面试,准备、面试,不懈的努力终于使他成为了这个团队的一员,进入了他心仪的调研组。
少年的“伟大征途”,开始了第一步。在出征前,他为每一次和组员的讨论做足了准备。面对收集的满满的一堆资料,他信心十足地做好了规划:一是为教育扶贫提出对策,二是要为当地旅游资源的整合提供自己的方案。他深信着,自己一直以来的知识积累与沉淀能让他有所作为。出征前,他带了一个做笔记的本子,在扉页上写着:每一步,脚踏实地。当他结束了调研的工作以后,面对本子上满满的笔记,他应该会很有满足感吧。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梦洁 摄
但是他很快被无情的破了一盆冷水。
调研的活动范围并没有他所想象的那么大,当地的贫困情况并没有他想的那么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并不能解决很多的问题……一个又一个现实困境接踵而至,狠狠地打击着他当初雄心勃勃的规划和构想,现在,他只能不断的妥协。
他觉得有些头晕目眩了,他突然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来这里干什么的,也不知道自己之前苦心孤诣,挑灯夜战做出来的方案、整理的那些资料到底是为了什么,更不知道他自己为了有朝一日实现自己的心事所做过的一切积淀和努力是为了什么。晚上结束一天的任务,他坐在地上,仰望星空。他好希望自己能拥抱那片天,穿过那朵云,到达天空的最远处,看看那颗最闪亮的星究竟长着什么模样。望着繁星、月亮和黑云交织的夜空,他觉得宇宙好浩瀚,自己好渺小。
一天,有一天,调研的路很长,他和队员们走了很远。到达时,已经是中午,火辣的太阳晒着华原村火红的屋顶。回望来时的漫漫长路路,他只能悻悻的擦擦汗。这时候,一辆面包车在他们面前停下。
“走嘛?”司机说。
大家疲倦的脸立刻恢复了光彩。“这天这么晒,你们离那个中心小学很远,不好回去吧”。正当我们疑惑的时候,他接着说:“我知道你们,你们是西安外国语大学过来支教的嘛,我家孩子每年都去,这回我给你们帮帮忙。”就这样,我们坐着村民的车,一路满载着欢声笑语,回到了学校。从此,当地村民的淳朴与热情就深深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任天琪正在与雷北村村史馆站长对话。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梦洁 摄
另一天,我们找到了镇政府,当地的村干部热情的招待了我们。当地文化综合服务站的站长和团干部,开着车带我们来到了范家镇雷北村。我们参观了雷北村村史馆,走了雷北之路,了解到了雷北村的发展历程和辉煌的历史成就。
过去的雷北村,地处渭北旱原,贫穷落后,十年九旱,“吃水比油难”是这里的真实的写照,甚至曾有“来人宁愿管顿饭,不舍让杯水”的说法。
1971年,以已放老书记张有耀为代表的村领导班子,敢天下人为先,想前人不敢想,干出了前人不敢干的事情。雷北村人民自力更生,自筹资金,苦战118天,建成了关中东部黄河西岸第一个抽水站,把黄河滩地下水引上了108米的黄土高原。此后,雷北村又修筑了8公里长的渠道,使三千亩塬上早地变成了水浇田。紧接着又开展了平整土地大会战,移动36万多方土,填平了十三条沟壑,平整土地两千多亩。如今的雷北村,巷道整齐、房屋造型新颖、美丽宜居,过去的那种贫穷困苦的痕迹已经很难再见到了
而在其间,有多少苦涩?多少心酸?多少牺牲?在雷北村村史馆里,不仅记录着辉煌的成就,也通过一张张老照片记录着当年的艰苦条件,以及那一个个为了雷北村建设牺牲的人的名字。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在广袤无垠的渭北平原上,一群一穷二白的村民,靠着自己的双手,靠着对改变命运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实现了这样惊天动地的改造。并不是什么勃勃的雄心,也不是什么心怀天下的济世情怀,只不过是简简单单的一种愿望——希望日子能够变好。自此,黄沙变成了良田,破房变成了美居,贫困变成了富足,痛苦变成了美满。当地的冬枣在全国知名,通过冬枣种植和贩卖,家家都过上了好日子。这样的情景,怎能不让人感到开心呢?
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他逐渐的明白了,少年心事当拿云,但是雄心壮志不应该是空中楼阁,而应该结合实际,这也正是支教和社会调研的真正目的和真谛。当地实际情况究竟是怎样的需要什么,自己实际能做些什么,这都不是自己空想出来的,而是靠自己的走访、调查,一点点调研出来的;在调研的过程中,能学到什么,能知道自己缺乏什么,进而不断的反省自己,提升自己,这才是最重要的,最根本的。当代的大学生正需要这样走出课堂,认识自己,探寻社会的真谛。
整理好心情,他和组员们结合自己的能力,结合当地的实际,修改了自己的调研,经过一番努力,上交了报告。心怀对支教调研经历的感激,他踏上了回程的路。回程的那一天,他翻看自己笔记本,看到上面满满的笔记,他很满足。
调研组成员任天琪在认真记录调研数据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梦洁 摄
少年心事当拿云。现在,他知道自己该成为一个怎样的大学生了。(通讯员 任天琪)
来源:中国青年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