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洁身自好 把洁身自好作为第一关
古时广州有一眼令人称奇的贪泉,传说喝了贪泉的水,能使人“易心为墨”“辄使人贪”。但晋代吴隐之任广州刺史、唐代冯立任广州都督时,却反其道而行之,跑到贪泉“酌而饮之”。结果二人在职数年,均“甚有惠政”,被称赞为“处可欲之地而不改其操”。这告诉人们,洁身自好是抵挡诱惑的不二法门。
在“1·5”讲话中强调,每个领导干部都应该把洁身自好作为第一关,从小事小节上加强约束、规范自己。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战胜不了自己的人,制度设计得再缜密,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把自律看作做人、做事、做官的基础和根本。《论语》中就说,要“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古人所推崇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第一位的。领导干部只有把洁身自好作为第一关,不断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塑造,才能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从一尘不染到体无完肤,从谦虚低调到恃权妄为,从艰苦朴素到奢靡腐化……道德的堕落、灵魂的变质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贿随权集”的法则告诉我们,领导干部因为手中掌握着权力,面临的诱惑和考验比一般人要大,做到洁身自好比一般人要难。个别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发生动摇,精神家园出现荒芜,原因就在于对温水煮蛙、蚁穴溃堤失之于防,对片石破窗、滴墨染缸失之于慎,对蝇头微利、各种陷阱失之于察。当洁身自好这个第一关口被一点点撕开,则如河流冲开堤坝,一泻千里而难以阻遏。
洁身自好,是一种境界、一种追求,是一辈子的坚守。心不廉则无所不取,心无防则无所不为。有人把“廉者”分为三等: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有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有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洁身自好显然属于“不妄取者”。白居易曾作过一首《感鹤》的诗,大意是说,有一只白鹤洁身自好,从不吃腐烂之鼠,从不饮盗泉之水。有一天却欲念忽起,跳进肮脏的水池,和鸡鸭争抢起稻粱腥膻。白居易感叹道:“物心不可知,天性有时迁。一饱尚如此,况乘大夫轩。”只有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才能心有所戒、行有所止,守住底线、不碰高压线。
领导干部应经常检视心灵、洗涤灵魂,校准价值坐标,坚守理想信念,自我竖起“防火墙”,安装“杀毒软件”,把洁身自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少一些“身不由己”的开脱,多一些“我心有主”的定力,尤其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不能颠倒了公私、混淆了是非、模糊了义利、放纵了亲情,自觉做到名利面前不伸手、诱惑面前不动心,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作者单位:北部战区陆军保障部直工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