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弼士的励志故事(楷模故事解玉嘉)
2022年度
全省教书育人楷模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弘扬人民教师高尚师德,营造尊师重教良好社会风尚,参照教育部做法,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在第38个教师节前组织开展了2022年度全省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
在各地各校自下而上、逐级审核推荐的基础上,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经研究决定:
安徽省淮南第二中学教师解玉嘉
被推选为2022年度全省教书育人楷模。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他的楷模故事↓↓↓
择一事,执一念,做一生。扎根教育38载,解玉嘉始终没有忘记为什么出发。他将整个生命融入平凡而又伟大的教育事业,身在春光中,心在最好处,在流年的枝头,他努力将自己站成一道风景,守望岁月,默默耕耘……——题记
1984年8月,解玉嘉带着“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的荣誉和首批学生党员的介绍信,离开六安师专生物系,走上了教育之路。他在第一本备课笔记的扉面上,工工整整地写下:“要当,就当最好的老师。”38年来,他从一线教师、班主任,到副校长,再到校长,在他的身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风范,始终如一。尽管荣誉等身,最让他骄傲的身份仍是“人民教师”。春风解意 陌上花开
“热爱教育,关爱学生”虽是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却是解玉嘉常思常新、躬身践行的一份执念和信守。在他看来,好的教育离不开爱,好的教师不能没有爱;教师的一切在于育人,育人从育心开始。因此,虽是男老师,他也有着别样的细腻。
有一年,解玉嘉接手的班级里,有个成绩一般的学生,但特别要强,很喜欢出“风头”,每当老师提问,他都要举手回答,站起来又答非所问,常常弄得满堂哄笑。于是,解老师找他商定:“当你对问题十分有把握时就举左手,没有把握时就举右手,老师好叫你。”不久,课堂上常有一只坚定、自信的左手高高地举起。解老师在札记中写道:“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需要充分的尊重、信任和关怀,只要给予关爱,他最终必能成功。”
在教育过程中,解玉嘉擅长鼓励学生,做学生情感的“催化剂”,做学生心灵的“按摩师”,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和宽容,成为助学生扬起远航的风帆,推动他们勇敢地“乘风破浪”。有一天,班级开展卫生大扫除,两个学生偷偷地溜走,恰巧被解老师发现了。他们心想肯定要挨一顿狠批,可谁知老师把他们留下来后,并没有批评他们,而是拿来水桶、拖把、扫帚,和他们一起打扫教室。结束后,解老师转身下楼,买来了烧饼,提来开水,对他们说:“快吃吧,一会儿就上晚自习了。”两个学生对这种“处理”感到很意外,也很内疚。此后的卫生大扫除,他们再没有偷过懒。
解玉嘉坚持以大爱之心长善救失,从量变到质变,持之以恒助力学生成长。有一天,一位70岁左右的老大娘,领着孙子来找解老师,请他收下这个孩子。这位老大娘告诉老师:“这孩子父母离异,他爸爸在外地打工,没人能管得住他,结果犯了事被劳教,现在没有学校收留他。”解玉嘉二话没说,就收下了这个余姓的学生。可是,没多久,他就和社会上一些不良青年打得火热,甚至将他们带到校园里闹事。解老师没有歧视他,反而经常与他促膝谈心,帮助分析、挖掘他的学习潜力,并帮他制定各个学科的奋斗目标。当他有一点点进步时,解老师立即给予肯定。此外,解玉嘉找到了该生的姑姑,把他安排在姑姑家寄住,避开那些小青年。每半个月,解老师就会去他家里家访。一个冬天的晚上,因天黑看不清路,解老师一脚踩进水沟,弄得满脚的污泥。等到了余某姑姑家,鞋子和裤角上已结了一层薄冰。余某看到这个情景,感动地说:“解老师,看我以后的行动吧!”后来,他赶上了集体的步伐,毕业会考各门功课全部合格。现在他已拥有了自己的事业,也成了解玉嘉的好朋友。
解玉嘉用心爱着学生,学生也给了他一颗颗闪亮的心。学生在感受爱的同时,也学会怎样去爱同学、爱集体、爱学校。解老师的班级有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几乎连年获得“先进班集体”的荣誉。至今,很多学生仍不忘将自己生活中的成功与挫折告诉他们的解老师,节日里的问候也从未缺席。从他们亦师亦友的相处中,能真切而深刻地感受到教育的意义。
虽然走上管理岗位,不再做班主任,但解玉嘉对学生的关怀和关爱并没有减少,他的言行也感染着身边的所有人。他致力于构建学校全方位的德育体系,“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是每一位教师对自己的要求和定位,把学校德育工作带入了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解玉嘉坚信,作为老师,把自己化为春风,静待花开,就永远走在春天里。
嘉木树庭 芳草如积
好老师不能只有满腔热爱,还要懂教学、懂教育。凭着“要当就当最好的教师”的愿望,他参加工作后,一边虚心向老教师学习,一边如饥似渴地学习了《教学论》《当代教育心理学》《教育测量学》等专著,以及布卢姆的教育评价理论等。80年代末期,当大多数教师还满足于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方法的时候,他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开始引入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大胆进行“目标教学法”教改实验。
为了克服传统教学弊端,解玉嘉设计了一套又一套教学方案,经过比较筛选,他把最理想的方案推向课堂。每备一节课,他就要花上四五个小时。经过三年的摸索,他的教改实验一步步趋向成熟。1991年,他完成了初中生物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举办了两次大规模的讲座和一次全市公开示范课。上公开课的那一天,连教室的走廊里也挤满了前来听课的人。市教研室评价说:“解老师的目标教学,有效地克服了传统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形成,推动了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的开展”。从此,他把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学生也因此爱上生物课,成绩快速提高。
这次成功的教改尝试使他信心倍增,随后,他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引入了“过程式教学法”“探索式教学法”“发现法”“参与式教学法”“实验法”“图解法”等,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法上课。日积月累,各种教学法兼容并蓄、互相渗透,形成了他独特的教学风格。1999年秋,市教研室几位老教研员随机听了他的一节课,赞不绝口:“从这节课中,真正领略到什么是教学艺术,什么是享受!”历史教研员张鸣还没有离开教室就脱口说:“这节课听得真过瘾,令人终生难忘!”
学生们佩服解老师,喜欢解老师,也喜欢生物课。解玉嘉将他的美术专长应用于课堂教学,讲课时随讲随画,讲哪画哪,惟妙惟肖,尤其是那些细微结构,通过板画,一下子就直观起来。他的学生说:“听解老师讲课,会感到时间过得快,轻轻松松地就学到了东西。”解玉嘉在教学中一贯反对学生搞题海战术,为了能用最经济的方式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他花费了数倍的时间和精力,订阅了许多报刊杂志,研究精华,搜集信息,自己设计习题,其中很多题被各类试题库收录。他曾创下“三类”普通高中单科成绩历史纪录和同类班级第一的成绩,辅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也多次获奖:他的学生、高二年级孟杰的小论文《蜜峰可以起“死”回生》获全国第四届中学生小论文大赛全省最高奖;在华东地区“气象与健康”知识竞赛中,学生获一等奖1人,二等奖6人;在全国生物竞赛安徽赛区竞赛中,每年均有多人获得一、二、三等奖。受其影响,他的学生升入大学后,有三分之一选择了与生物相关的专业。
名师是一种资源,这种资源不仅属于学生,更属于那些正在成长的普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解玉嘉作为淮南市首批“中小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教学名师,为淮南市乃至安徽省的教师专业发展做出了贡献。他将自己的教学经验、方法和思想更为广泛地辐射,带动一大批教师成长,带领他们在教学的热土上扎根,做一棵树,育一片林,尽展所能,让课堂真正成为润泽学生生命的“芳草地”。
磨砻砥砺 玉汝于成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是先圣孔子在《论语》中对自己心目中“理想教师”形象的一种刻画。解玉嘉就是一个在“道”“德”“仁”“艺”中不断追求卓越的师者。
“学高才能为师”,这是解玉嘉一直坚信的一条真理。要当一个最好的教师,就必须不停地钻研业务、不懈进取。在教学实践中,他真切地感到做一个优秀的教师,要能够照亮别人,光靠燃烧自己是不行的,必须要用各种新知识、新理念、新方法来及时“充电”,完善自己。1991年,他考取安徽师范大学进修本科学历,经过三年的奋斗,出色地完成了学业;1999年,他又主动参加计算机培训。
繁忙的教育教学之外,他的时间、精力从哪里来?从解玉嘉的日常生活中,可以找到些答案:白天,他研究教材,备课上课;放学后就在办公室里写教学札记,积累教研素材,直到夜幕降临;晚上,他会将自己的课堂教学反思一遍,有时一个灵感跳出来,半夜里也要爬起来把它记在札记里……人们都羡慕教师的寒暑假,可假期于他而言却是最忙碌的,不是撰写科研论文、实验报告,就是外出学习交流,充实而丰富。安师大课题组指导老师来校时,老教授翻看着他30多万字的教学札记,字里行间,仿佛看见他在桌前紧锁的双眉、灯下苦读的身影,禁不住热泪滚滚。
1997年到2000年,仅仅三年时间,解玉嘉撰写了10万余字教研论文,十余篇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其中,论文《减数分裂动态投影片的设计与制作》向14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对生物学活动课程的理论认识与思考》被中国人民大学资料中心收录。此外,《对影响学科教学渗透德育诸因素的思考》获省二等奖;《变形虫的采集、培养与观察》《水螅的网状神经系统的显示和观察》两篇论文被收录于上海教育出版社《中学生物实验大全》一书。结合生态学教学,他还撰写了六万余字的《安徽科学绿化技术》一书。学校购进了两万多元的电教设备,由于缺乏软件,使用率不高,解玉嘉便自己开发。经过多次试验,他发明了“重彩投影片制作技术”,用这一技术制作的软件,在全市自制教具展上全部获一等奖,他将这一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兄弟学校教师。他还在学生中成立科学兴趣小组,开展第二课堂活动。1994年,他的高中生物科学兴趣小组参加了安师大“秦油2号油菜超高产栽培试验”省级课题组,在《中国油料》杂志上发表了《淮南市秦油2号油菜超稀植超高产栽培试验》的科研成果,引起全校师生的鼓舞,于是后来,他又成立了物候观测科学兴趣小组。这些科研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也促进了同事们教育观念的更新。
由于解玉嘉在教研中的出色成绩,1996年市教委将“生物学活动课程的研究”课题任务交给了他。他从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入手,依据素质教育和探究式学习理论,经过两年时间,编写了《淮南市初中生物活动课指导纲要》,1998年开始在部分学校进行试用,市级研讨会上,专家给出了“方向对头,方法可行,切合淮南实际,能促进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的高度评价。2003年,年仅37岁的解玉嘉,成为安徽省最年轻的特级教师。
2003年,解玉嘉来到淮南二中,担任教学副校长。从此,二中成了他的教育理想得以继续喷薄的天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活水”便源自他连续主持的一项国家级课题、四项省级课题。其中,既有专业领域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的调查与研究》,也有专业整合的《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省一等奖),还有跨专业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研究》(省三等奖)《高中生健康心理培养的研究》(国家级优秀成果奖),更有作为省级新课程实验样本校、务实创新的《新课程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其间,他有11篇论文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
由解玉嘉主持开发的通用技术校本课程,立足实践,注重创造,获得全国首届基础教育成果三等奖,安徽省第三名,受到教育部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标组的关注。学生的设计作品、设计文本资料被教育部通用技术课标组录用为 2007年通用技术远程培训教材,部分作品设计被确定为国家通用技术装备标准。2007年9月,国家通用技术课标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在淮南二中成功举办了全国首次《中新通用技术课程电子项目设计制作教学比较研究》跨国课题研讨,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影响。
教研路上,砥砺前行。解玉嘉不断提高自己做“最好老师”的专业功底,助力提升同伴专业化水平,成为淮南教育界的楷模。
弦歌不辍 芳华待灼
三十八载教育时光,一串串荣誉,刻下了解玉嘉行走的足迹:全国模范教师,安徽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省政府督学,淮南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淮南市优秀教师,淮南市先进工作者、师德标兵,淮南市第三届“红烛杯”教育教学大赛“最佳青年教师”。2011年起,他享受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
“要当就当最好的教师,要办就办最好的教育。”2015年起,解玉嘉担任校长,把淮南二中这所江淮名校的内涵发展深度与办学品位高度,一下子推进到全新的视野,提升到新的境界。他坚持“规划引领、文化立校”的发展思路,把思想理念的引领作为校长领导力的核心要素,让独具二中个性的文化理念,逐渐内化为全校上下的思想共识,并进一步演绎为师生上下同欲的校园实践。教师们总是这样说:“在二中工作累,但心不累。”在某种程度上,淮南二中浸润人文的管理模式、和谐的师生关系、温馨的育人氛围,成为莘莘学子求知奋进、追逐梦想,众多教师倾心工作、顽强爬坡中感受幸福、收获成长的力量。
琢之磨之,砥砺深耕;踔厉奋发,玉汝于成。对于解玉嘉来说,行走在教育的路上每一秒,都是进行时。山不让尘,川不辞盈。为了那片更美丽的教育风景,他将继续且思且行,且悟且进。
★
编辑 | 左尔敏
审核 | 庞欣颖
终审 | 姚江龙
来源 | 厅师资处、教宣中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