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到爆的文言文 有哪些很燃的文言文

今天终于有空全面总结了一下我国古代那些很燃的文言文,请诸君朗诵欣赏:

当然像如下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

大风起兮云飞扬”

“虽千万里,吾往矣”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

“犯强悍者,虽远必诛!”

……这一类大家都知道的,我就不说了。

成所谓 疑义相与析,奇文共欣赏也!

火到爆的文言文 有哪些很燃的文言文(1)

01、周厉王灭噩国前下达诏令:

扑伐噩侯驭方,勿遗寿幼 。”最后王师攻灭噩国,驭方被俘。“扑”字显示了西周王朝,“勿遗寿幼”四字现在读来依旧令人脊背发凉。

02、完颜亮伐南宋前曾放言:

江南惊弓之鸟,虚弦可下”,……“ 万里车书尽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 提兵百万西湖侧,立马吴山第一峰。

03.明神宗万历二十七年闰四月丙戌,以平倭诏告天下。

遂兴荐食之志,窥我内附之邦,伊歧对马之间,鲸鲵四起,乐浪玄菟之境,锋镝交加,君臣逋亡,人民离散,驰章告急,请兵往援。

朕洞知狡状,独断于心。乃发郡国羽林之材,无吝金钱勇爵之赏,必尽弁服,用澄海波。

于戏,我国家仁恩浩荡,恭顺者无困不援; 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

04.写《晋书》的房玄龄感叹:

然而扰天下如驱群羊,举二都如拾遗芥,将相王侯连颈以受戮,后嫔妃主虏辱于戎卒,岂不哀哉!

05.董卓上书东汉朝廷请求驻军洛阳除宦官:

窃闻天下所以乱逆不止者,皆由黄门常侍张让等侮慢天常之故。臣闻扬汤止沸,不如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毒。臣敢鸣钟鼓入洛阳,请除让等。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06.秦始皇《 初并天下议帝号令 》:

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07.清摄政王多尔衮命何拱薇、陈万春带信给史可法其:

“ …………今若拥号称尊,便是天有二日,俨为劲敌。予将简西行之锐,转旆东征;且拟释彼重诛,命为前导。夫以中华全力受制潢池,而欲以江左一隅兼支大国,胜负之数,无待蓍龟矣。…… ”史可法回信中写到“ 尔时南中臣民哀痛,如丧考妣,无不抚膺切齿,欲悉东南之甲,立剪凶仇。

08.杨慎在大礼仪之争中煽动群臣对抗嘉靖说:

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

09.黄巢死,时溥献其姬妾。

僖宗宣问曰:“汝曹皆勋贵子女,何为从贼?”对曰:“狂贼凶逆,国家以百万之众,失守宗祧。今陛下以不能拒贼责一女子,置公卿将帅于何地乎?

火到爆的文言文 有哪些很燃的文言文(2)

10.子夏问孔子:“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孔子:

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

11.李振屡试不第,鼓动朱温诛杀朝官,曰:

此辈自谓清流,宜投于黄河,永为浊流。

12.石勒俘虏西晋王公大臣,襄阳王司马范神色俨然凛然踞坐于原地大声呵斥诸人:

今日之事,何复纷纭!”

13.朱元璋的《示僧》: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哓哓问姓名。

14.宋太祖即位诏书:

朕长驱禁旅。往殄烽尘。旗鼓才出于国门。将校共推于天命。迫回京阙。欣戴眇躬。幼主以历数有归。寻行禅让。兆庶不可以无主。万几不可以旷时。勉徇群心。已登大宝。昔汤武革命。发大号以顺人。汉唐开基。因始封而建国。宜国号大宋。改周显德七年为建隆元年。乘时抚运。既协于讴谣。及物推恩。宜周于华夏。可大赦天下。云云于戏。革故鼎新。皇祚初膺于景命。变家为国。鸿恩宜被于寰区。更赖将相王公。同心协力。共裨寡昧。以致升平。凡百军民。深体朕意。

15.宋伐北汉,契丹遣使责问,宋太宗回复辽使:

河东逆命,所当问罪。若北朝不援,和约如故;不然,惟有战耳!

16.起义军痛斥隋炀帝:

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17.《史记》讲五帝时期强盛:

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

18.《史记》所述秦始皇功绩:

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日月所照,舟舆所载。皆终其命,莫不得意。应时动事,是维皇帝……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

19.南明《讨贼檄》

义旗迅指,誓清西北之尘;忠勇传呼,奋吐东南之气。承邀灵于天地,决无圣主不中兴;祈默祏于祖宗,岂少忠臣共光复。敢告同志,速定合谋。

20.朱由崧《登极诏》:

三灵共愤,万姓同仇。朕凉德弗胜,遗弓抱痛,敢辞薪胆之瘁,誓图俘馘之功。

21.《讨满檄文》:

星星之火,乘风燎原。川湘鄂粤之间,编户齐民,奔走呼号,一夫奋臂,万姓影从。

22.张居正《答上师相徐存斋》:

老师手扶日月,照临寰宇。

23.李植弹劾潘季驯:

昔为私党,深衔卵翼之恩,今藉恤旧,甘为跖犬之吠,摇唇鼓舌,大肆谤言。

火到爆的文言文 有哪些很燃的文言文(3)

24.章惇子孙请托于袁枢,请之对章惇传记多加文饰,袁枢答复:

子厚为相,负国欺君。吾为史官,书法不隐,宁负乡人,不可负天下后世公议。

25.元军攻克临安徐世隆上贺表:

方期四海之会同,岂许一江之限隔。捷书屡至,庆颂交驰。

26.1279年《贺平江南表》:

摧枯拉朽,破竹燎毛。小人浆食进於壶簞,君子玄黄实於筐篚。不下益州之战舰,坐受石城之降幡。万世峻功,普天同庆。

27.元人描述蒙元疆域之广:

尽地之维,迈古昔区域之广;际天所覆,无日星雨露之偏。

28.《隋书·炀帝纪上》:

方今宇宙平一,文轨攸同,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四海之中,岂无奇秀!

29.元末起义军旗号:

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

30.雍熙北伐太宗诏谕幽云吏民:

径指西楼之地,尽焚老上之庭。灌爝火之微,宁劳巨浸;折春螽之股,岂待隆车。

31.北汉平,赵昌言劝太宗趁势取幽云:

自此取幽州,犹热鏊翻饼耳!

32.武昌起义革命党人蔡济民在黎元洪躲藏房屋外所言:

黎老师在此,我等侦察确实,毋庸讳言,我等皆公之学生,今日举动,实我公平日教育之所致,对我公绝无残害之理,请公速出,主持大计,不要畏惧,不必怀疑。

33.辽太宗耶律德光俘后汉出帝石重贵时言:

孙勿忧,必使汝有啖饭之所。

34、南宋韩侂胄北伐时的檄文:

天道好还,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顺,匹夫无不报之仇。兵出有名,师直为壮,言乎远,言乎近,孰无忠义之心?为人子,为人臣,当念祖宗之愤。敏则有功,时哉勿失!

35、《孟子·公孙丑上》:

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36、《诗经·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37、骆宾王《讨武曌檄》:

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呜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虚侯之已亡。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龙漦帝后,识夏庭之遽衰。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 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 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公等或居汉地,或协周亲;或膺重寄于话言,或受顾命于宣室。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勋, 无废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指山河。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38、西汉陈汤上书汉元帝:

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39、西汉外交家傅介子向楼兰宣告:

汉兵方至,毋敢动,动,灭国矣!

40、东汉 出处不详: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41、隋文帝轻高丽:

王谓辽水之广,何如长江?高丽之人,多少陈国?朕若不存含育,责王前愆,命一将军,何待多力?慇懃晓示,许王自新耳。宜得朕怀,自求多福。

42、《战国策》: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43、《孟子·公孙丑下》:

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 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44、刘邦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45、张载 《横渠语录》: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46、孟子 《鱼我所欲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47、王勃 《滕王阁序》:

南昌(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遥襟俯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 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晨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48、杨涟《告岳武穆疏》(又有版本称“绝笔书”):

打问之时,枉处赃私,杀人献媚,五日一比,限限严旨。家倾路远,交绝途穷,身非铁石,有命而已。雷霆雨露,莫非天恩,仁义一生,死于诏狱,难言不得死所。何憾于天?何怨于人?惟我身副宪臣,曾受顾命。孔子云:“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持此一念,终可以见先帝于在天,对二祖十宗与皇天后土、天下万世矣。大笑,大笑,还大笑!刀砍东风,于我何有哉?虚存忠直肝肠,化作苌弘碧血,留为干日白虹,死且不瞑。但愿国家强固,圣德刚明,海内长享太平之福,涟即身无完肉,尸供蛆蚁,原所甘心。不敢言求仁得仁,终不作一怨尤字也,而痴愚念头,到死不改。

49、梁启超 《少年中国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50、屈原 《九歌·国殇》: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51、周武王 《牧誓》:

王曰:“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昏弃厥肆祀,弗答;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今日之事,不愆于六步、七步,乃止,齐焉。勖哉夫子!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勖哉夫子!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罴,于商郊。弗御克奔,以役西土,勖哉夫子!尔所弗勖,其于尔躬有戮。”

火到爆的文言文 有哪些很燃的文言文(4)

52、李华 《吊古战场文》:

浩浩乎平沙无垠,敻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尝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伤心哉!秦欤?汉欤?将近代欤?吾闻夫齐魏徭戍,荆韩召募。万里奔走,连年暴露。沙草晨牧,河冰夜渡。地阔天长,不知归路。寄身锋刃,腷臆谁诉?秦汉而还,多事四夷。中州耗斁,无世无之。古称戎、夏,不抗王师。文教失宣,武臣用奇。奇兵有异於仁义,王道迂阔而莫为。呜呼噫嘻!吾想夫北风振漠,胡兵伺便,主将骄敌,期门受战。野竖旄旗,川回组练。法重心骇,威尊命贱。利镞穿骨,惊沙入面。主客相搏,山川震眩,声析江河,势崩雷电。至若穷阴凝闭,凛冽海隅,积雪没胫,坚冰在须,鸷鸟休巢,征马踟蹰,缯纩无温,堕指裂肤。当此苦寒,天假强胡,凭陵杀气,以相翦屠。径截辎重,横攻士卒。都尉新降,将军覆没。尸填巨港之岸,血满长城之窟。无贵无贱,同为枯骨。可胜言哉!鼓衰兮力尽,矢竭兮弦绝,白刃交兮宝刀折,两军蹙兮生死决。降矣哉?终身夷狄。战矣哉?暴骨沙砾。鸟无声兮山寂寂,夜正长兮风淅淅。魂魄结兮天沉沉,鬼神聚兮云幂幂。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伤心惨目,有如是耶?吾闻之:牧用赵卒,大破林胡,开地千里,遁逃匈奴。汉倾天下,财殚力痡。任人而已,其在多乎?周逐猃狁,北至太原,既城朔方,全师而还。饮至策勋,和乐且闲,穆穆棣棣,君臣之间。秦起长城,竟海为关;荼毒生灵,万里朱殷。汉击匈奴,虽得阴山,枕骸遍野,功不补患。苍苍蒸民,谁无父母?提携捧负,畏其不寿。谁无兄弟,如足如手?谁无夫妇,如宾如友?生也何恩?杀之何咎?其存其没,家莫闻知。人或有言,将信将疑。悁悁心目,寝寐见之。布奠倾觞,哭望天涯。天地为愁,草木凄悲。吊祭不至,精魂何依?必有凶年,人其流离。呜呼噫嘻!时耶?命耶?从古如斯。为之奈何?守在四夷。

53、贾谊 《过秦论》: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54、范仲淹 《岳阳楼记》: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55、诸葛亮 《出师表》: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火到爆的文言文 有哪些很燃的文言文(5)

56、夏完淳 《狱中上母书》,1644年明朝灭亡,夏完淳的父亲举兵抗清失败,投江殉节:

「恶梦十七年,报仇在来世。神游天地间,可以无愧矣!」

57、李白 《与韩荆州书》希望可以用自己的才华打动韩朝宗,得到他的举荐。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皆王公大人许与气义。此畴曩心迹,安敢不尽于君侯哉!

58、欧阳修 《与高司谏书》,这封信是欧阳修看到范仲淹遭受不公,写下《与高司谏书》:

夫正直者,不可屈曲;有学问者,必能辨是非。以不可屈之节,有能辨是非之明,又为言事之官,而俯仰默默,无异众人,是果贤者耶!此不得使予之不疑也。自足下为谏官来,始得相识。侃然正色,论前世事,历历可听,褒贬是非,无一谬说。噫!持此辩以示人,孰不爱之?虽予亦疑足下真君子也。是予自闻足下之名及相识,凡十有四年而三疑之。今者推其实迹而较之,然后决知足下非君子也。

59、《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

为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若曰:嗟尔有众,明听予言!予惟天下者,上帝之天下,非胡虏之天下也;衣食者,上帝之衣食,非胡虏之衣食也;子女民人者,上帝之子女民人,非胡虏之子女民人也。  慨自满洲肆毒,混乱中国,而中国以六合之大,九州之众,一任其胡行,而恬不为怪,中国尚得为有人乎?妖胡虐焰燔苍穹,淫毒秽宸极,腥风播于四海,妖气惨于五胡,而中国之人,反低首下心,甘为臣仆,甚矣哉!中国之无人也!

60、曾国藩讨太平天国檄文:《讨粤匪檄》:

本部堂奉天子命,统师二万,水陆并进,誓将卧薪尝胆,殄此凶逆,救我被掳之船只,找出被胁之民人。不特纾君父宵旰之勤劳,而且慰孔孟人伦之隐痛。不特为百万生灵报枉杀之仇,而且为上下神祇雪被辱之憾。  是用传檄远近,咸使闻知。倘有血性男子,号召义旅,助我征剿者,本部堂引为心腹,酌给口粮。倘有抱道君子,痛天主教之横行中原,赫然奋怒以卫吾道者,本部堂礼之幕府,待以宾师。倘有仗义仁人,捐银助饷者,千金以内,给予实收部照,千金以上,专摺奏请优叙。倘有久陷贼中,自找来归,杀其头目,以城来降者,本部堂收之帐下,奏受官爵。倘有被胁经年,发长数寸,临阵弃械,徒手归诚者,一概免死,资遣回藉。在昔汉唐元明之末,群盗如毛,皆由主昏政乱,莫能削平。今天子忧勤惕厉,敬天恤民,田不加赋,户不抽丁,以列圣深厚之仁,讨暴虐无赖之贼,无论迟速,终归灭亡,不待智者而明矣。若尔披胁之人,甘心从逆,抗拒天诛,大兵一压,玉石俱焚,亦不能更为分别也。

  本部堂德薄能鲜,独仗忠信二字为行军之本,上有日月,下有鬼神,明有浩浩长江之水,幽有前此殉难各忠臣烈士之魂,实鉴吾心,咸听吾言。檄到如律令,无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