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会感到焦虑?为什么会有焦虑
进入新世纪,人们开始逐渐更多的关注心理问题,各种专业词汇也时常出现在了人们日常交谈中,焦虑就是一个相对“热门”的话题。当然也有人会把这类心理相关的问题当成了一种“时尚”,这或许和“精神健康就是没有焦虑”的流行观念背道而驰。
焦虑算不上病,它是一种情绪,一种消极情绪,但由焦虑引发的躯体病症比如心跳加快、胸闷、呼吸不畅、失眠等,但由焦虑引起的心理病症也有很多,诸如紧张、易怒、恐慌等,根据不同起因焦虑的表现方式有很多种。
本文的部分观点来自于《焦虑的意义》一书,作者是美国存在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同时也是美国存在心理治疗的代表人物——罗洛·梅(Rollo May)。罗洛·梅将焦虑按照哲学、生物学、心理学、心理治疗师以及历史文化等层面进行分割,在不同的层面对焦虑进行剖析,以便能寻找一个整全的焦虑理论。
罗洛·梅以及其著作《焦虑的意义》
能关注心理健康当然是人们对心理问题的一种重视,也是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俗话说,百病易消,心病难医,所谓身心健康指的就是身体与心理,都需要在一定的程度范围之内才可。
哲学层面
生活中或许有人会被灵魂三问: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去哪里?给出这样的触及灵魂深处的不是别人,正是保安。本着职业态度,问出了人类2000多年来未曾有答案的问题。是的,这个层面我们并不能以单个个体来看焦虑,更多要以人类群体的方式来看待,一种集体意识下的(负面)情绪。
田立克,德裔美国人,神学家,他的父亲是牧师,在十九世纪自由主义的气氛下受教育。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担任过随军牧师,战争结束,他便开始了神学教授的生涯。因为有机会接触各种社会问题,对他的思想形成有直接的影响。
田立克对焦虑的解释是人类对非存有威胁的反应。人是自觉存在的生物,但也同时察觉到自己随时会死去。大白话就是人用着有限对抗着无限,即生命有终点,宇宙没有,在感知到人类自身脆弱时,焦虑就产生了。
田立克
这与丹麦哲学家克尔恺郭尔的对虚无恐惧可以说是异曲同工。虚无一是指在人的五感上是无法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以及味觉让自己觉得存在的证据,二是人类对未知的态度,都体现在一种无法把控现状的情况,焦虑就由此刻产生。
人类对非存有的态度也促使其对存有进行思考,当有限接近终点时,一种无意义感的威胁油然而生,这种威胁就是消极情绪,这种消极情绪随之带来的就是虚无,直面虚无焦虑也就占据了上风,随即就有了对抗。
每当看到钻石的广告语“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时,就觉得商家找到了人类集体消极情绪的移情对象,通过绑定钻石把人类的消极情绪得以弱化,使得大部分人,特别在是感性群体中达到了升华,进而认为永恒就是意义的所在,把钻石上升到另一个维度,人为赋予钻石无价的意义,使之成为人们存有的标的。
回过来再说一下克尔凯郭尔,丹麦宗教哲学心理学家、诗人,现代存在主义哲学创始者。他主张“焦虑总是被理解为朝向自由的。”自由是人格发展的目标,伴随着这份自由能力而来的便是焦虑。
克尔凯郭尔说,焦虑是人类在面对他的自由时所呈现的状态。意思就是人们在面对自身经验空缺时所产生的情绪,而一旦有所体验,这一切也就会随之烟消云散。
比如,当孩童时期的人开始学习走路,难免会有“过分谨慎与不安”,但是当习惯之后,这一切也就不复存在了。又比如,当今家长对还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的学业尤为“上心”,但鲜有家长能对初高中的孩子进行学业辅导,从哲学的角度来诠释,那就是虽然自己有了类似的体验,但经验完全不足以把控出现的状况,随之而来的就是“被自由”,面对将来可预见的“轻松”,人自身会从中感受到无意义的存在,这样的虚无感带来的就是焦虑的产生。(为了消除焦虑就容易产生过份干涉他人,而产生烦恼,这会引出另一个话题,这里不展开)
克尔凯郭尔
雷音霍尔德·尼布尔,美国神学家,对他而言,人类的每一项行为都牵涉到某些焦虑因素,之所以产生焦虑一方面是因为人类像动物一样有局限,存在就有一定的必然和偶然;另一方面人类拥有自由,不像动物局限在一个环境中,随时有冒险的可能。人因为既有局限又有自由,既受到限制又面对无限,所以是焦虑的。
自由与有限并存让人类产生焦虑。简单来说就是即想冒险又觉得害怕,即想飞翔宇宙又担心回不了地球,即想吃又担心会胖,这种纠结情绪就是焦虑。尼布尔用神学语汇把焦虑比喻为“原罪的内在先决条件,焦虑是诱惑心态的内在描述”。
雷茵霍尔德·尼布尔
尼布尔对人的看法相当悲观,认为人性中充满着罪恶,贪婪、自私、骄傲、懒惰……,同时也认为人类的意志力薄弱,很容易被外在的诱惑所迷惑而失去原本的动力和方向,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就是人的焦虑程度体现。好比想着每天锻炼一小时,想塑造一个匀称的体型,而实际上,身体的各个部位却在一点点的松散开来,对比的差异就是焦虑积累的程度。
克尔凯郭尔也在的日记中写道:焦虑是掌控个人的陌生力量,但是我们不能撕毁自己,也没有意愿这样做;因为我们会害怕,但是我们所害怕的,正是我们渴望的。焦虑于是使人动弹不得。
不得不说,人类作为自觉存在生物,某种机制就是需要一个对立面,而它的存在正好折射出自己的存在,这似乎达成了某种胶着的共生关系,缺一不可。当马斯克在探索宇宙,努力实现移民火星时,他正在为自己制造焦虑,这也是他自我感知存在的证据,也是意义所在。在这个基础上,马斯洛的人生需求层次理论就非常符合现代社会人的价值感受了。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020年11月6日,一程序员连续多天加班后,最后在饭桌前情绪崩溃大哭。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位程序员,就应该知道现实中的他仅被焦虑所缠绕,他知道自己努力付出了很多,但他无法理解这些行为背后为了什么?他无法正视这份焦虑以及不能与之共存,感受意义对当时的他又是何为重要,厨师给了对方一个“100分”字样的同时是肯定了对方的过去,随之带给他的意义至少驱散了当下的焦虑情绪。
因此,鼓励犹如徐风,吹散的只是眼前的迷雾,远方的灯塔还是需要自己去寻找。
哲学似乎离我们生活很远,但她却渗透着我们的一切。
生物学层面恐惧和焦虑有什么差别?对人有什么影响?
恐惧有具体的害怕对象,而焦虑是没有具体对象而感受到害怕。试想一下,当一个未知的、体型巨大的生物出现在你的面前时,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形?首先出现的是惊吓,进而引出恐惧,再而是焦虑,因为你不知道是否还有什么会让你感到不适,即使你已经很清楚不会再有了,可身体和神经还是会启动防御机制,随时准备下一次惊吓。
兰迪斯与杭特的惊吓模式研究为大众澄清了防卫反应、焦虑以及恐惧在生物有机体上的浮现顺序,认为最好把惊吓定义成‘先于情绪的状态’。
尤达大师--电影《星球大战》中人物
兰迪斯与杭特不仅对成年人进行了惊吓实验,并对婴儿也进行了类似的实验,结果发现婴儿因为惊吓产生的衍生行为比常人要少,并且与年龄成正比,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儿开始用哭声或者扭头等衍生行为来回避受到的惊吓。
劳伦斯·库比——美国医学博士,认为婴儿的惊吓反应是随着婴儿与周边环境互动的增加而加强,互动越多惊吓反应也就越激烈。惊吓是人类个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落差的第一个指标,也是随着认知增加而增加的。意思是指通常人们认为的人或事以一种超出认知的方式出现,那么带来的情绪波动就是惊吓,这里应该有正面积极的,当然也有负面消极的。
库比主张,焦虑与思考过程都是来自于个人与周遭世界的落差处境,而焦虑则是先于思想的发展。
大街上的爆米花
大街上爆米花的巨大声响,往往是声响之后,身体产生防卫反应,然后再去寻找声响来源,甚至判断声响的缘由,这就是所谓的焦虑先于思想的发展。然而生活中还有人很喜欢惊恐、恐怖题材的电影,剧情的每一次落差之间,身体不由自主产生焦虑感,让一部分人感受“极佳”,这些至少说明并不是落差的存在就能给人体造成不适而发展为焦虑,而是需要达到每个人所能承受临界点才有可能,甚至产生焦虑还需要惊吓之后的思考在内。同样的声响来自于爆米花或者煤气罐爆炸,又或者是天体陨石的爆炸,似乎对人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一方面是认知程度,另一个就需要引入祖母细胞假说。
杰罗姆·莱特文,美国认知心理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祖母细胞假说的提出者,认为在人脑中存在一个或一组神经细胞,当某些特定的概念如你的祖母头像出现时,这个或这组细胞就会激活,且这个概念并不仅限于人。如果把这个概念拓展开来,那就是并非图像能激活,行为、言语等其他人类行为信息也都有可能被激活。
地球上的生物基本都怕火,早起的人类为了在夜间抵御野兽的攻击,就非常依赖火的存在,至此,现在的人类哪怕是婴儿,似乎对火都不会产生恐惧,这样的现象也出现在了倭黑猩猩身上,而这需要多少年的族群经验才能将这个认知刻画在基因中呢?另一方面,人类对蛇的态度就没有那么温和了,虽然各地文化还对蛇赋予了更为神秘的色彩,但是完全不妨碍人类对蛇产生恐惧。
这是为什么?
比较合理的解释就是祖母细胞假说。人类长期活动所积累的经验都有被身体所记忆,认为蛇的出现对人是一种生存威胁,当同样的东西或者行为再次出现时,那些过往的经验就会被激活,看上去就像是个体自己经历过那般。谁都没有零距离接触过蛇,但是恐惧的产生确实是一致的,需要的是同类向你展示面对蛇的时候的情绪表达,仅此而已。
美国一只倭黑猩猩会生火做饭
上述是人类从南方古猿到今天,500万年以上的发展,生存至今的人类所拥有的集体机体记忆,那么如果是个体的短期经历,也能产生一样的焦虑么?
科特·戈德斯坦,德裔美籍神经病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机体论心理学的主要创始者,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一战期间,担任德国一家大型精神病医院的主任,因而有机会观察到那些脑部受损的士兵。
他认为焦虑是有机体在灾难情绪下的主观经验,当有机体无法匹配环境要求时,人就会陷入灾难状态,由于大脑皮质的损伤,人无法区分环境对自身的影响,怀疑自己存在的一切,感受威胁对自己的紧迫感,这是一种实质性的经验反馈。
科特·戈德斯坦
而戈德斯坦也以一种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帮助有机体有损伤的人摆脱灾难情绪,比如会要求折叠衣物或者摆放整齐物品,减少对外部环境的关注来缓解情绪上的紧迫感。然而有机体无损伤的情况下,本身也有保障机制,强迫症就是一种。
强烈而过分的强迫症会要求有机体对某些细节持过多的关注,以便消除环境对自身的影响,这些潜在的灾难情绪有时候并在于当下,而是在于之后的环境变化,从这个角度出发,思考又似乎先于焦虑。好比小孩子当意识到要完成家庭功课的时候,事前的洗手会显得格外费时间、异常地认真仔细,对于并不想经历做功课的他,这些举止就是在回避他认为的灾难,或许这也是心理因素导致生理病变的缘由所在吧。
总体来看,焦虑对于有机体而言是经验的集成体现,又体现在有机体对环境的适应性上,而惊吓模式是两者与焦虑之间的媒介,环境无一时刻不在变化,有机体的任何一个变化都是对此作出的应对措施,并且这还是一个充分必要条件。
心理层面
身心健康除了身体之外,心理因素也是尤为重要的。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他主张人的过去会影响现在和未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感觉,要想抚平当下你的心理创伤,就需要找到过往的不愉快的经历,抚平那段经历才能让你从现在的心理阴影中走出来。相比戈德斯坦的研究,这似乎跳出了环境对有机体的实质影响,是一种单纯的心理影响。
因此,基于这个想法,焦虑的探索就从孩童时代开始,并伴随着恐惧一起。与前文的惊吓模式不同,这里是相同环境下对不同个体对象的观察。
弗洛伊德
格赛尔,美国心理学家,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1906年,获得克拉克大学的心理学博士学位。1911年,他任教于耶鲁大学,并于1915年获该校医学学位。格赛尔曾对被拘禁的不同年龄的婴儿进行观察,发现十周大的婴儿反应温和,而十二周大的时候,婴儿会感受到不安,并不停地转头,到了三十周的时候,婴儿会对自己的处境大哭,这种反应就被称之为恐惧或惊慌。
这也印证了杰西尔德的说法,“孩子回应实际或潜在危险事件的倾向,端视孩子不同的发展阶段而定“。成熟度是个体回应外界危险处境的因素之一,当婴儿还没有发展出更强的知觉能力,而给予其新环境,必定会带来诸多不安情绪,而婴儿又不能很好处理这种情绪,随之而来的就是“情绪存储”,这为以后个体处理自身周围环境带来了不安的因素。
格赛尔
为此,雷恩·斯皮茨,前纽约精神分析协会副会长,对这种现象新创造了一个“八月焦虑”的名词来诠释,认为在婴儿认出和熟悉母亲之前,陌生人的出现会增加婴儿的不安情绪,这给了现今依附人格测试提供了基础,也是早期孩童时代与母亲之间的亲密关系所决定的。
黄维仁,华裔心理学家,旅美临床心理学家,被公认为婚姻问题专家,在美国被称为“爱情博士”之称。他认为依附人格主要分为四种:安全型、逃避型、焦虑型以及危险型。依附实验是将母子引入同一室内,然后母亲起身离开,来观察孩童的依附表现。
黄维仁
安全型:母亲起身时,孩童会挽留,并有不开心的表现,当母亲不在时,他独自玩耍的投入度很低,但当母亲回来之后,他便索要拥抱,之后又能投入到独自的玩耍中。
逃避型:母亲起身时,孩童并没有反应,而当母亲回来之后也无反应,但是通过观察可以认为孩童只是刻意回避了母亲行为,看上去表现平平甚至冷淡,但对于依附还是有相当渴望的。
焦虑型:母亲起身时,孩童表现出挽留,但是程度上会比安全型更加出格,甚至会有肢体“冲突”,而当母亲回来之后,孩童也是这般表现,安抚之后也无心独自玩耍,时不时看着母亲,以防止再次离开。
危险型:母亲起身时,孩童不知所措,母亲回来之后也是同样的表现,希望得到拥抱和安抚,但是身体却一直在拒绝,哭闹并不是为了得到安慰,而是恐惧的表象。
早期婴儿的经历会被投射到成年之后,不仅有机体的损伤能带来后期焦虑行为,不愉快的经历同样会,只有在每个阶段充分成长之后,才有心理健康一说,过早与陌生环境互动,会增加孩童的不安情绪,引发恐惧,恐惧之下是孩童未来可能的焦虑情绪。
“过去不可改变,未来也不能预知,不要为很久以后才发生的事担心,只要想当下要做点什么就行了”,话虽充满积极效应,但人真是不能摆脱过去而存在的,当下的烙印是过去的集成,并不随意志的改变而改变。
心理治疗师层面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瑞士心理学家,主张把人格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层。荣格认为焦虑是集体无意识的非理性力量与意象入侵到意识的心灵时,个体所作出的反应。更多的是未知带来的恐惧,需要寻找与之对应的消除手段,并因此仪式和禁忌就被发明出来,用以保护自己。
过分接受集体无意识或者不接受都对个体产生较大影响,前者会有精神病并伴随着焦虑,而后者会因此经验的贫瘠和创造力的缺乏。集体无意识的内容是原始的,包括本能和原型。它只是一种可能,以一种不明确的记忆形式积淀在人的大脑组织结构之中,在一定条件下能被唤醒、激活,这个解释似乎又和“祖母细胞”比较相似。
荣格
人不可能完全基于理性的程度上对待每一件事,荣格也认为现代西方人过度强调理性、知性的功能,误以为用理性能对抗焦虑,而现实却是被焦虑反噬。曾经的“赛先生”“德先生”就上演过这样的“剧情”。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认为焦虑问题已经包含在自卑概念当中,自卑感为神经官能症的基本动机,对于阿德勒而言,了解自卑感比了解焦虑更为重要。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根据阿德勒的学说,每个人生来就有生理自卑与不安全感,而克服自卑感就是人本身的动力所在。这种自卑感来自于各方各面,有因肥胖而自卑的,也有因社会地位自卑的,总之在社会活动中获取对他人的优越感是人的目标之一,达成的那一刻就是克服焦虑的那一刻。
当然阿德勒与弗洛伊德的观点迥然不同,后者主张从个体的过往中寻找焦虑的发生的起源,而前者则更多的把关注度放在了个体的未来以及人际之间的关系中,“只有靠把个人与人性系缚在一起的连结,才能够笑容。只有心怀人道的合群者,才能无焦虑地度过一生”。
比较于弗洛伊德,阿德勒的理论则更为柔和,角度也非常具备价值,也是弗洛伊德理论“盲点”所在。
三大心理学家:阿德勒、弗洛伊德、荣格
哈里·斯塔克·沙利文,美国精神病医生和精神分析理论家、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认为焦虑即是被否定的不安。他的理论基础在于人格概念,人际现象是沙利文理论的核心,焦虑的产生是互动的结果。这一切在生命诞生之初就已经开始,之后婴儿脱离母体,就开始与母亲建立亲密关系,而当婴儿得不到重要关系人(母亲)的认可,就会产生不安情绪。这也是现在流行的话语“与母亲的关系将决定你与世界的关系”的由来吧。
卡伦·霍尼,医学博士,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说中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开辟社会心理来看待焦虑问题,由于霍尼的理论是在弗洛伊德的成就为基础发展而来,所以创造了一个新词“根本焦虑”来诠释家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敌意冲动。强调敌意与焦虑的互惠关系,认为焦虑就是被抑制的敌意冲动。
卡伦·霍尼
历史文化层面阿尔弗雷德·欧文·哈洛威尔(Alfred Irving Hallowell),宾夕法尼亚大学人类学家,认为焦虑是文化共同接受和附加在实际危险处境上的一种信仰功能。西方文化对个人竞争力要求比较高,希望个体要强壮、独立、在竞争中有压抑自己依靠他人的需求。
这主要是欧洲北部的地理以及气候环境不适合农耕,继而孕育出了维京海盗,食物来源是维京人最关注的地方,因此在冒着生命危险出海且未必有收获的情况下,掠夺成为了维京人生存的必然途径,而文化的形成使得人们更注重个体作为战斗力的需求,并非讲究战术在战斗中的作用。
相比环绕地中海地区,由于气候适宜,特别是硬质小麦被人类驯服之后,欧洲南部就开始了种植。对于维京人来说,战争掠夺土地不在话下,轻而易举,但是真要占领环地中海开始自己的农业进程,这恐怕就是痴人说梦了。因此,处于生存的边界而滋生焦虑,促使维京人崇尚暴力,并敬仰不已。
《维京》电影剧照
文化支配焦虑,这句话被广泛陈述,理解为:个体焦虑受制于他所生长的既定文化,而该文化有利处于特定的历史发展时点。
不同的文化产生不同的焦虑。
吉普赛人,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没有固定居所,过着不断迁徙的生活,依靠街头卖艺、占卜、冶金等维持生计,由于贫穷总是会和小偷、骗子等牵连在一起,由此吉普赛人被歧视以及排挤。生存方式决定了吉普赛人的文化形成,而其中的个体由于文化的束缚将产生焦虑。
《朝圣之路》电影剧照
结合不同层面的诠释,罗洛·梅给出了焦虑的定义:焦虑是因为某种价值受到威胁时所引发的不安,而这个价值则被个人认为是他存在的根本。
生活中很多问题的原点都来自于人的焦虑情绪,而焦虑是复杂的混合体,所谓没有焦虑就是精神健康这种说法也是一种认识偏差,虽然焦虑被大众认知时存在较多负面的部分,但人无论是群体的发展还是个体发展,都有焦虑作为驱力在推动。
弗洛伊德和阿德勒说过,“原始人的最初焦虑体验,是来自野生动物的威胁警示。在人类祖先发展思考能力,以及运用象征与工具来拓展保护范围方面,焦虑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史前一万年》电影剧照
经过百万年的发展历程,有些焦虑经验已经刻入到了我们人类的基因中,虽然现在的生存环境与远古迥然不同,但焦虑机制还是还是同样在起作用,这个角度来讲,焦虑是有意义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