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偏旺要克还是泄(从五行生克看治国)

东方既白 著

五行生克体系,更是一个自成体系的方法论。按照五行之间对应的相生相克关系图例,可以从中快速地找出,某一事物阶段性的相生关系主体要素。比如,生成该事物目前状况的“祖”主体和“父”主体是谁?以及该事物将要生成的、或者是已经生成的“子”主体和“孙”主体是谁?再把这些相关联的事情、按“五步相生闭环法”的五个阶段,形成一个“五行生克的闭环”,进而按“五行生克”关系图和隔顺位相克的总原则,找出事物的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

五行偏旺要克还是泄(从五行生克看治国)(1)

五行生克,以生为主,以克为辅,和而不同,和合共生

最后,对其以整体和谐平衡、调理扶正的手法,春风化雨般的温和方式施加影响,以四两之力轻轻一拨,达到千斤之力土崩瓦解的功效,这就是五行生克另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即“化解”的功能。中国人对“化”字的运用随处可见,比如我们常讲化解问题,化解冲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化干戈为玉帛,逢凶化吉等等,都是五行这个“化解”的功能的具体应用 。

五行偏旺要克还是泄(从五行生克看治国)(2)

问题倒逼,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化干戈为玉帛

比如,关于“五行生克”的这个“化解”功能,跟我们现代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运用的“问题倒逼型”驱动机制,有异曲同工之妙。“问题倒逼型”机制,以现实发生的问题为导向,在问题倒逼的情况下,在被动或者变被动为主动的心态下,解析问题的原因,寻找对策方法,最终也能后知后觉地完成改善升级,甚至是后知而后不觉的、消极被动地完成改善升级,五行生克体系中“化解”的功能则属于该种情况。

但也要防止出现麻痹大意,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最终造成积劳成疾,积重难返,甚至尾大不掉,以致于出现难于收拾的局面。因此要综合运用“典型引领”的“融合”功能,和“问题倒逼型”的“化解”功能,坚持双驱动机制,发挥两者各有侧重,各有所长,相辅相成,互相配合的综合效能和长效运行机制,如此,将所向披靡,无往而不胜。

五行偏旺要克还是泄(从五行生克看治国)(3)

上医治未病,防病于未然,治病于无形

比如中医中一直强调的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就是“五行生克”体系中关于“融”和“化”功能最好的例证,也是综合运用“典型引领型”和“问题倒逼型”双驱动机制,最成功的典范。“上医治未病”, 当代人谓之“养生”,意思是说,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擅长防病的人,于病情发作之前就施加影响,进行调理,达到“五行生克”的整体协调和平衡,进而防病于未然,治病于无形,这就属于“典型引领型”的“融合”功能。

“中医治欲病”, 当代人谓之“保健”,于病情初起时进行调理施治,主动适当干预,则属于“典型引领型”的“融合”功能,和“问题倒逼型”的“化解”功能,兼而有之的中间态,因此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即小范围内小有名气而已;

“下医治已病”, 当代人谓之“医疗”,于病情严重之时,医生对其下针放血、动刀开颅,用药教药,属于“问题倒逼型”的“化解”功能。但也正因为其能急人之所急,救人所能必救,大家都以为其医术高明,药到病除,妙手回春,因此名气响遍全国。

五行偏旺要克还是泄(从五行生克看治国)(4)

五行生克,辨证施治,培元固本、调理扶正、大病化小,小病化了

所以,博大精深的中医,不但以“五行生克”的体系模型,为辩证施治的模型体系,还坚持以“五行生克”体系中关于“生”和“克”、“融”和“化”的综合辩证关系,为最佳的施治方案和整体辩证施治的总体关系,进而达到培元固本、调理扶正、大病化小,小病化了的整体施治效果。而且,治疗过程如“春风化雨”般更加平缓和顺,效果如“脱胎换骨”般标本兼治。

故,中医虽然在几千年前就掌握了外科手术的疗法和技巧,但并没有像现代西医那样简单粗暴地乱用滥用,因为我们中医不像西医那样只能“下医治已病”,还有“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的更好选择。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五行生克”理论体系,是目前所知文明中,团队协作和化解政治冲突最实用、最先进的理论和方法之一。

当人们因自身的阴阳属性、立场、观点不同而争执不下,甚至剑拔弩张处于冲突边缘时,大家不妨先搁置争议,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聊聊谈谈,根据各自不同的特性和优点,拉一个群,新建一个彼此相生相克,而又和谐共处的五行生克、命运共同体,生态链模型体系,进而达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化干戈为玉帛,甚至融为一体,命运与共的“亲密伙伴关系”。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故世道之乱,即人心之所乱,欲治其乱,必先治其人心。后面的章节我们就来讲讲如何通过“阴阳太极”的模型体系,通晓“平天下之理”的问题。

上一篇:从五行看“治国”方略:主动引领,融通万物,和而不同,和合共生

作者 | 东方既白

简介:十年学易,一朝悟道,独创“以易解老,以老解百家”国学和哲学研究新体系。

致力于《易经》和《道德经》系统架构体系的开创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