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不炫耀自己的优点(空空如也的智慧)

论语不炫耀自己的优点(空空如也的智慧)(1)

你碰到过“专家”吗?

网络发达了,碰到的“专家”也多了,线上线下都是,这些人往往会就一个问题说出很多大道理来,只要怎么怎么的,然后就能怎么怎么的,一真干起来,这儿也是问题哪儿也是问题。

有句又气又好笑的话是这样说的“花了好几千听课,热血沸腾的,但我现在依然是个搬砖狗”。

你说这人不上进吧,人家也花几大千去听课,平常可是买俩包子豆浆都舍不得要的人。

说上进吧,依然原地不动。

想来想去,我觉得还是“专家”的问题。讲的东西应该都是对的,但听的对象不对,那就是错。

论语不炫耀自己的优点(空空如也的智慧)(2)

孔子说:“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这里就体现了圣人教学的智慧。空空如也,意思就是脑袋一片空白,什么都没有,是一种“空”的状态。

孔子说,普通人有问于我时,我不会去考虑问题的高雅粗鄙,不会带有任何主观意识去强加评判,我只是先耐心的听他讲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然后取一个适中的办法帮他下个结论。

论语不炫耀自己的优点(空空如也的智慧)(3)

这是非常的智慧了。

首先,一个人只有在“空”的状态下,才能听进来话,也才能摸透话里的话。如若随时是“满”的状态,那是听不进的,给人的东西往往也是带有主观意识的,一般都是“我认为该怎么怎么样”。

其次,对症下药,孔子说的“鄙夫”,可不是骂人的,指的是没什么学问,知识浅薄的,这类人他们的问题也说不出个什么智慧型,都是些生活中的家长里短。而孔子的处理方法就是,不是大道理侃侃而谈,是孔子真的无知真不懂吗?错了,他是怕别人听不懂,所以他就针对提出的问题先搞清楚,你说出的这个问题后面的来龙去脉,再结合实际情况,给出一个非常适中办法。

而我们现实的情况却是“满人”一大堆。整天故弄玄虚,“几千上万的神药,到头来不如几毛的有用”,咱就一普通感冒而已。

论语不炫耀自己的优点(空空如也的智慧)(4)

有个例子我觉得非常贴切。

在学校,学数学要从加减法到乘法到方程再到最后微积分,你没办法直接给小学生讲微积分,他会觉得如听天书,觉得你在信口开河。饭得一口一口的吃,总得讲究个循序渐进才行。

我站在我的角度给对方空讲大道理,如果超出他的理解范围,他只会觉得我不懂他:“站着说话不腰疼”“大道理谁都会讲”。

所以,空空如也,叩其两端而竭焉。这才是大智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