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海海向死而生(人生海海山山而川)

断断续续两个礼拜,在工作的夹缝中,看完了麦家的新作《人生海海》,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人生海海向死而生?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人生海海向死而生(人生海海山山而川)

人生海海向死而生

断断续续两个礼拜,在工作的夹缝中,看完了麦家的新作《人生海海》

说起来,看麦家的作品也有一些年头了,那时候《暗算》刚火,谍战小说异军突起闯入了我的视野,吸引了我很多年。后来,《解密》《风声》《刀尖》也一直看完放入书柜里,麦家的名字也就顺理成章的列入了我喜欢的作者之列。随着几年前麦家以《刀尖上行走》宣告封笔,这些年好像就真的没有再听到麦家有新作品的消息,原以为,就真的封笔了,可惜之余也在内心猜测,可能是江郎才尽吧,毕竟,又哪里真的有那么多谍战故事可写呢?加之后来,谍战小说越来越多,谍战故事愈发雷同,那份少年时代独特的喜好也慢慢淡去了。但人生总是有很多猝不及防,猝不及防的,麦家又出了新的作品。从预售开始,图书行业便到处都是《人生海海》的影子了,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引得多方关注的作品。“新经典”推过几篇介绍这本书的文章,对于“上校”和“太监”的人物设定吊足了我的胃口,加之以前对麦家的喜爱,将这本书买回家就水到渠成了。

新书上市期正巧赶上世界读书日,麦家和董卿、高晓松等好友在北京正阳门下page one书店做了一次对谈,席上,董卿动情的朗读了书中的片段,并表示:“如果麦家再上朗读者,我希望聊的话题是告别,或者说和解。”

告别,和解,像一剂猛药,一下打通了这本书的任督二脉。是啊,人生海海,无非就是与过去告别,与过往和解。和解,平息纷争,重归于好。人这一生世,多好一人,多坏一人,兴衰成败,到头来,都会希望能跟他人和解,跟自己和解,远离怨恨、憎恶,被原谅、被放过、被救赎。

故事的主线是围绕着上校写的,上校,是一个代称,是他原先的军职,在那个村子里,几乎所有人都用代号,说起上校都知道指的是谁,真实姓名,反而没有那么重要了。上校活了将近一个世纪,做过木匠,开过铺子,当过兵,国民党、军统、解放军、志愿军都当过,杀过人,也救过人,“糟蹋”过别人,也被人“糟蹋”过,担得起最耀眼的荣誉,也扛得过最肮脏的羞辱,这个人的一生世,顶别人很多辈子了吧,从经历看,这就是一个传奇的人物。更传奇的是,上校还有另外一个外号,叫太监。上校和太监,云泥之别,一个翱翔于九天,一个低微如尘泥,却偏偏指的同一个人,不可思议,不可置信,但现实却是,越是荒诞却越接近真实。

上校究竟是不是太监?这是一个迷,从故事开篇便知道的迷,一个故事里外的人都想知道的迷,但直到故事的最后一个字,你才能真正说你看到了谜底。这个谜串起了整个故事。从故事的开头,这就是全村的老老少少都想知道的一个问题,但一直慑于上校的强大而只能默默揣测,终于,机会来了,时局给了他们机会,上校因为出身和成分问题被抓了起来,抓他的人和看戏的人不仅是想批斗他,更是想亲眼看看那个地方,看看他是不是太监。终于,有人看到了,上校不是太监,但上校的“小腹”上面有字,一个谜团解开了,一个新的谜团接踵而至,上面的字究竟写了什么?唯一可能看清的人是被上校弄成了口不能言、手不能写的“小瞎子”,一时间,这个谜团成了死结,无人可知。不知情给了造谣、诽谤生长的土壤,人们的好奇心就是最好的养料。为了知道这个谜团的真相,“小瞎子”糟了一辈子的罪、最讲道理的“爷爷”成了最道德的人、沉默寡言的父亲成了一个神经兮兮的胆小鬼、“我”出走海外漂泊半生;为了守住这个谜团,上校落得家破人疯,从村子高大伟岸的守护者,变成了全村人保护的“孩童”,为了这一个影响多少人一辈子走向的秘密,真的值得吗?

值得。对于上校来说是值得的,那是他最机密的地方,他一辈子的荣辱、起伏、罪过、疯狂的秘密。从“老保长”的口中,我们知道了真相,太过残忍的真相使得这个秘密真的值得这么多人血与泪的代价。那是上校一个人的悲怆,也是整个国家的悲怆。以个人气写国气,是麦家一贯的春秋笔法吧。

书过半程,麦家浓墨重彩的将故事烘托到高潮,也一下推向了结局。剩下的半程,就只剩下一件事了,那就是和解。事情过去几十年了,那些当事人或已深埋入土,或已历经沧桑,再来看因那个谜团引发的一切,人物的结局,读者不由得跟着作者的笔触感叹,都是命,一切都是命。战战兢兢是父亲的命、用后半生喂养上校是林阿姨的命、就连“我”的前妻,也都有她的命,用“我”父亲的话说,前妻的命就是替“我”去死,但在我这个读者看来,前妻的命就是要告诉“我”,告诉每一个人,人生海海,都得熬着活。人生海海,是一句闽南话,形容人生复杂多变但又不止这意思,它的意思是像大海一样宽广,但总的说是教人好好活而不是去死的意思。麦家说:“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气,活着才需要勇气。”当一个人把能经历的难过都经历过一遍,把所有想死的念头都熬过了,就真的没有什么能让他难过,让他走向死亡了。上校就是这样一个人,其实某种程度说,上校的结局是最好的,他能活,能天真快乐如孩童般的活着。

但还有一点,使得上校孩童般的晚年也不是那么快乐,因为上校还有一件一生都无法放下的秘密,那个影响了多少人一生世的秘密。在故事的结尾,麦家给了他笔下上校这个饱经沧桑的人物最大的慈悲。借助林阿姨赎罪的双手,赋予了那个最“肮脏”的秘密新的生命,大树的生机,灯笼的明亮,照亮了上校心中最后的阴暗,让他与自己最肮脏的过往和解了。这是作者的慈悲,也是上校的幸运。

和解,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完全的好人,每个人也有和解、被宽恕的诉求。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幸运和机会,能有这样的命能获得和解的,“爷爷”没有、“小瞎子”也没有,人要学会放下,放下是一种饶人的智慧,也是绕过自己的智慧。但可能,有的人终其一生,都没有放下,都没有与自己和解、与他人和解的机会。

或许以前看麦家的书,更多看到的是英雄主义、是舍身取义,都是大情、大义,都很大气。但这一次,不得不说,我看到了一个意外的麦家,一个新的麦家,多了更多的“小”情,更多的烟火气。这里可能少了明争暗斗的刺激谍战,却多了父子亲情的温馨;可能没有战斗激烈的大场面,却多了一丝宽恕与平和;这里没有光辉高大的英雄,却多了一份爱猫胜过生命的细腻。我想,这也是麦家与自己过往的告别与和解后的果实吧。

新书上市后,《人物》发表了一篇对麦家的采访,父亲的去世极大程度的刺激了麦家,使他深深陷入没能好好陪伴父亲的懊悔中,麦家自己说,父子亲情一直是他生命中的缺失,不论是感受父爱还是传递父爱,都是他无法弥补无法放下的遗憾。在《人生海海》中,麦家给了“我”一段父子亲情,有为了儿子甘愿自己担惊受怕的父亲,也给了“我”把上校当父亲养老送终的机会,这是麦家对“我”的成全,也是麦家给自己的成全。

说至此,这是一本好书,一本当之无愧的好书。

“人生海海,潮落之后是潮起。你说那是消磨、笑柄、罪过,但那就是我的英雄主义。”

感谢麦家,让我有机会浏览这么多人一生世的悲欢离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