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字组词语(口语解字)

作者:王向坤

看到标题的人,第一时间会感到很困惑,直觉的会把“荡土”在心里发音为“dàng tǔ”,并且搞不明白这是啥意思。我第一次看到的时候,也是这种感觉。

前段时间,曾读了杨遥的小说《父亲和我的时代》,里面的主人公——父亲,有一门手艺,那就是裱匠,而且还是“镇上最好的裱匠”,给人们裱家,按现在的说法就是装修屋子,这是以前当地人们收拾屋子的一种方法。现在,人们用这种方法的很少了,作为一种传统手艺,小说里的第一人称,也就是另一个主人公--父亲的儿子,产生了要把这个手艺录成视频的想法。

裱之前,需要撕掉旧顶棚,“尘土太大”,“特别荡”。当时看到之后,这是什么意思?但是,结合当时的场景,很快就想到我老家经常说的口语,荡土,荡的慌,荡了一身土,等等。不过我们的口语发音是tang,三声。荡土可以认为是尘土,非常细小,车辆碾压的路面上会有干燥的尘土,车辆经过时,带起的尘土,就是荡土。还有,常年不动的家具顶部、屋子顶棚等上面,会积累很多灰尘,搬动或打扫时,会扬起来,这也是荡土。当然,也可以作为动词使用,人在干活时,荡了一身土,就是这个意思。

荡字组词语(口语解字)(1)

网上查询“荡”这个字,有tang的发声,但其释义不太好懂;作为方言词,多用于形容空气(因粉末类物品飘荡在空气中)污浊,不清新,现河南登封一带常用词。这个好懂,但不知道是不是发tang的音。小说描写的是山西省中北部,“就是抗日战争史上夜袭阳明堡飞机场和雁门关伏击战发生的地方”,是不是发tang的音?也不好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老家曲阳那里说的口语--荡土,用字是错不了。

各地都有自己的方言、口语,在发音上有较大的差异,在同属汉语这一语种下,很多发音不同的口语、方言有着共同的汉字及含义,这是肯定的。只是我们很多时候不能比较,小说里说的地方,也不可能过去,就是有山西的朋友,去请教这个词的发音,这个还需要看场合,你关注的事情、感兴趣的焦点,别人不见得是这样,贸然问,会不合时宜。

现在的交流,人们更多的往普通话上靠近,沟通时,尽量使用别人能够容易听懂的词语。带有一定地方特色的方言、口语经常被选择性改变,导致不同地方的人之间很少有机会能听到对方的家乡话,特别是方言、口语。只有熟人之间,慢慢的会感受到人们说话中无法改变的、或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地方话,并能理解其含义。

把口语、方言对应到具体的字词,很多时候存在一定障碍。但是,在一些描写乡土、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学作品中,特别是小说里,常可见到,只要留意,就会发现这个细节。只是会有地域限制,就像荡土,这个估计明显是在北方因为干燥、多土、扬尘的一种表达,在南方多雨、湿润的地方,是不是这么说,不好确定。

对于口语、方言和字词之间的关联认知,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不确定是“荡土”之前,让我去表达,可能就会使用“淌土”,这个词在拼音里面存在组词,而“荡土”在拼音输入法里组不出词来,想把这个词打出来,就得输入“dang tu”。可是一旦知道了“荡土”,就感觉这个词比“淌土”更合适,或者说,这才是正确的。

在人们追求干净的驱使下,荡土是尽可能要避免的,从农村到城市,人们的心理都一样,只不过在城市里,荡土更不易起来,说它的人会更少。

荡字组词语(口语解字)(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