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动入门级车(Aero万元级气动公路车首测)

原创:陈主任带你看穿一切

小牛电动入门级车(Aero万元级气动公路车首测)(1)

小牛电动在2019年的新品发布会上,大爆冷门地发布了运动自行车产品线——NiuAero,当中包括3款山地车和4款公路车。这是继乐视体育、骑记、野兽等互联网企业之后,又一个涉足专业运动自行车领域的非传统自行车行业公司。

之前几年,“互联网造车”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折戟沉沙;这一次,小牛会交出一份怎样的成绩单?着实吊起了吃瓜群众的瘾。

我在这场发布会之前,就已收到了一款NiuAeroRoad-03SPORT公路车(不过并不包含电子配件),并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试用。下面根据我的体验,带大家了解一下这款“小牛自行车”。

小牛电动入门级车(Aero万元级气动公路车首测)(2)

售价12999元人民币的NiuAero Road-03SPORT,是小牛公路车中的次顶级型号。考虑到顶级型号Road-09Pro有着61999元的“天价”,因此Road-03可以看作是针对主流市场的主打产品。相比于Road-09,Road-03无论是车架组设计,还是轮组套件等配置,都有较大幅度的阉割;不过也正因为如此,该型号才能便宜接近五万块。

小牛电动入门级车(Aero万元级气动公路车首测)(3)

NiuAero产品线的智能部分——包含码表、传感器和APP。也许是产品还没成熟的原因,送测车型中尚未提供。本文主要针对自行车硬件进行介绍。

 开箱篇

小牛电动入门级车(Aero万元级气动公路车首测)(4)

通常,开箱是一件不值一提的事情,不过对于NiuAero来说,我觉得有必要分析一番。以上就是我收到的大纸箱,尺寸巨大无比,以至于这台XS码的自行车可以完全不拆卸轮组和座杆就能塞进去(我把车子拿出来时就是这个状态,完全没动过)。箱内除了这台NiuAeroRoad-03,还有一个配件盒。如果一些拆掉前轮进行打包的整车品牌把自己的产品称为“99%装车”,那么NiuAero可以称为“99.9%装车”了。不过,这种打包方式好吗?我保留意见。

小牛电动入门级车(Aero万元级气动公路车首测)(5)

作为一台最小码的整车,标配的座杆为38cm长,以至于放到最低也有75.5cm的座垫高度。对于坐垫高度只有67.0cm的我,至少要把座杆锯掉8.5cm才能使用。因为这跟座杆的存在(出厂时就处于安装好的位置),装车箱的高度也不得不增加至少20cm,实际上是浪费了包装材料。

小牛电动入门级车(Aero万元级气动公路车首测)(6)

配件盒中的小配件,基本上都是反光条、铃铛等安全辅助配件,另外还有平踏以及用于调车的三根内六角。

小牛电动入门级车(Aero万元级气动公路车首测)(7)

NiuAero采用筒轴碟刹设计,两条筒轴杆没有手柄,需要用到这根随车附赠的手柄去松紧。不过这根手柄没有注明松紧方向,有一定概率会让初级用户拧爆螺纹。

装车评价

这台车从纸箱拿出来之后,会让用户感觉只要把弯把正过来,把脚踏装上,就能愉快骑行了——因为车子连气都给你打足了。但实际上车子的出厂安装程度还远远达不到这一点,其中甚至隐藏了一些非专业自行车爱好者难以察觉的隐患。以下是我发现的情况——

1,座杆太长,座垫位置无法调整到适合的高度,需要截管,强行使用过高的座高来骑行会导致运动伤害;

2,刹车控制方式是民用自行车的“左后右前”,不符合大部分专业自行车骑行者“左前右后”的控制习惯;

3,刹车线管油量很少,捏死只能带来很小刹车力,需要注油,直接上路骑行会无法有效减速;

4,前后碟片都蹭碟;

5,变速没有调准,前拨没法上大盘;

6,牙盘的对锁螺丝没拧紧,预压环也处在原位,以至于牙盘有虚位,不锁紧就去骑行的话很可能导致曲柄脱落。

由此可见,“99.9%装车”丝毫没有降低这台车出厂后对于专业自行车技师调整的需求。没有接触过专业自行车的初学者仍然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和指导,如果直接使用出厂状态的该车,很可能因为无法正确刹车、曲柄掉落等状况发生意外。

诚然,以上问题都不是NiuAero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但如果因为装配的原因导致使用者发生意外,品牌仍然要背锅(君不见多少折叠车用户因为没锁死头管,骑车扑街而状告厂商)。因此,小牛电动要想清楚这台车要怎么卖,给谁卖?如果通过电商渠道直接销售给消费者,则需要指引购买者到专业服务点进行调试;如果交给传统的电动车渠道去销售,则必须针对经销商进行自行车产品技术培训,以确保消费者的安全了。

我的试骑是在充分调整过这台NiuAeroRoad-03之后进行的,尽可能还原其应有的使用体验。

车架篇

小牛电动入门级车(Aero万元级气动公路车首测)(8)

如大家所见,NiuAeroRoad-03是一台碟刹气动公路车,其设计师来自专业的自行车设计公司,有着丰富的运动自行车设计经验。小牛电动用了一堆原创术语,来描述该车在空气动力学方面的设计理念。单纯从车架来说,我不得不说NiuAeroRoad-03是一个好用的模具,它的各处管型都符合当今主流的气动车架设计,几何特性也十分符合这一产品定位,基本上没有犯低级错误。

小牛电动入门级车(Aero万元级气动公路车首测)(9)

截背式管型的下管,流行的三螺丝孔设计,方便用户在只安装一个水壶架时将水壶架位置下移,以增加稳定性和气动性。

小牛电动入门级车(Aero万元级气动公路车首测)(10)

被PinarelloF10等主流气动公路车证明过的前叉设计语言,轮胎宽容度亦迎合了宽胎潮流。

小牛电动入门级车(Aero万元级气动公路车首测)(11)

头管与上管、下管的接驳平顺,不过变速线的存在让下管上端不够简洁。

小牛电动入门级车(Aero万元级气动公路车首测)(12)

通过模量数值来宣传碳纤维用料品质的手法如今已经不太流行了,不过在NiuAero上仍有体现。

小牛电动入门级车(Aero万元级气动公路车首测)(13)

车架的五通位置相当粗壮,T47规格五通一般在手工钢架自行车上用的比较多,该规格能兼顾五通刚性以及曲柄轴心兼容性,同时避免压入式中轴常见的异响问题。

小牛电动入门级车(Aero万元级气动公路车首测)(14)

五通底部的走线,变速线套上了塑料管,提高防水防尘性能。

小牛电动入门级车(Aero万元级气动公路车首测)(15)

后上叉大胆应用了类似于KTMRevelatorLisse的“机翼”设计,这也是NiuAero系列产品线共同的设计语言。相比于个别品牌气动车将两侧后上叉分别直接胶合在立管上的做法,这种设计更稳健,后上叉与立管的结合更好,在极端状况下“脱臼”的风险更小。

小牛电动入门级车(Aero万元级气动公路车首测)(16)

刀剑形状的后上叉,一切为了气动;负面作用是垂直顺应性不佳,简单来说就是颠成狗。

小牛电动入门级车(Aero万元级气动公路车首测)(17)

后叉结合处设计合理,后拨变速线开孔位于后上叉下端。车架尚未针对新型Shimano后拨开发一体式尾钩。

 套件与配置

小牛电动入门级车(Aero万元级气动公路车首测)(18)

看完车架再来看配件,先从车头看起。这台XS码的NiuAero配备了一根标称Reach77mm的后掠式铝合金弯把,实际Reach大约70mm。XS和S码整车上的弯把都是400mm宽。

小牛电动入门级车(Aero万元级气动公路车首测)(19)

80mm长的铝合金弯把,角度为7°俯装。前叉预留的长度不多,把立顶置的情况下,下方只有25mm的垫圈以及一个10mm左右的碗组。高度不够怎么办?换抬升把或者大角度仰装把立吧。

小牛电动入门级车(Aero万元级气动公路车首测)(20)

车把的走线是不符合产品定位的。根据一项经典的自行车风洞实验,一根外露的线管产生的风阻几乎和一个硕大的流线型体一样;这也是为什么当今主流的气动车都想方设法把各种线管完全隐藏。NiuAeroRoad-03显然没有像它的同门大师兄Road-09那样,考虑车架之外的气动性能组件,于是任由4根刹车/变速线“迎风飘扬”。

小牛电动入门级车(Aero万元级气动公路车首测)(21)

“气动无低配”,想要实现最佳的气动性能,你不得不选择无线电变、破风把等气动性能更好的顶级零件。万元级的NiuAeroRoad-03选用了105R7000级别的机械油碟套件,要挑手变头毛病的客户只能加预算了。

小牛电动入门级车(Aero万元级气动公路车首测)(22)

R7000前拨,出厂时尚未调整到位,这算是一款性价比极高的入门级套件。

小牛电动入门级车(Aero万元级气动公路车首测)(23)

NiuAeroRoad-03的7075-T6CNC铝合金曲柄让我感到惊喜。这款曲柄是BB386轴心规格,既轻量化又有不错的刚性,即便拿出来单卖也是一款极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价格合理的话)。

小牛电动入门级车(Aero万元级气动公路车首测)(24)

标配52-36t的“半压缩盘”,大小盘与盘爪为一体切削,与Rotor的一体式盘片结构类似,轻量化优势明显。

小牛电动入门级车(Aero万元级气动公路车首测)(25)

曲柄腿采用镂空的方式来减重,XS和S码整车上配置的曲柄腿长度为170cm。

小牛电动入门级车(Aero万元级气动公路车首测)(26)

截背式管型的碳纤维座杆,搭配金属锁头,兼顾轻量化和稳定性。座杆带有20mm的后飘,无直座杆可选。

小牛电动入门级车(Aero万元级气动公路车首测)(27)

座垫为FizikAntaresR3。考虑到座垫是因人而异的飞艇部件,就不点评其舒适性了(假如我长期使用该车的话会考虑换上SPECIALIZEDPowerArc)。

 轮组与碟刹

小牛电动入门级车(Aero万元级气动公路车首测)(28)

可能这一点不符合一些小白对于自行车气动学的理解——轮组才是一台自行车最重要的气动性能组件。关于这一点,德国气动学专家Hambini在他的博客中有详细介绍(参考链接:硬核横评:38款轮组空气动力学性能对比byHambini)。

前轮是自行车中最先接触气流的部件,而且轮组是高速转动的,轮组/轮胎顶部的有效气流速度是自行车前进速度的两倍;因此轮组产生了自行车上最主要的风阻——比车架还要大。无数轮组气动性能评测都指向一个事实——框高越高的轮组气动性能越好。而NiuAeroRoad-03上标配的这对低框铝轮,则是典型的气动性能糟糕的轮组。

如果以低框碟刹铝轮的标准来看,这对轮组仍不失为水准之作,只是它不应该出现在一台强调气动性能的破风车上。

小牛电动入门级车(Aero万元级气动公路车首测)(29)

比较经典的台式碟刹花鼓,以双侧交叉的方式来兼顾驱动和制动性能,碟片规格为六钉。花鼓也决定了轮组的编法,这对轮组采用前后24辐条的1:1编法,稳健保守。

小牛电动入门级车(Aero万元级气动公路车首测)(30)

105级别的油压卡钳,配合前后160mm的彦豪碟片,刹车性能强劲(在调整到位之后)。

小牛电动入门级车(Aero万元级气动公路车首测)(31)

轮圈还留有刹车边,搭配标称25mm宽的正新外胎,实际宽度还要再宽1~2mm。

 几何尺寸

小牛电动入门级车(Aero万元级气动公路车首测)(32)

我手上的这台NiuAero是XS码——该车型的最小码。但是这一码数就已经是375mm的Reach以及514mm的Stack,小个子用户基本上无缘使用;不过该车的XL码的尺寸倒是很照顾大个子用户。如果你的身高不够高,或者骑行姿势不够激进,NiuAero并不一定能调整到适合你的设置。

小牛电动入门级车(Aero万元级气动公路车首测)(33)

从包括Reach和Stack的各项几何数值的演进来看,NiuAero的几何几乎是照搬了SPECIALIZEDTarmacSL6从49到58码的5个尺寸;甚至连车把宽度、把立长度以及曲柄长度的演进都几乎一样。这也使得NiuAero看起来像是一台“气动版TarmacSL6”。

这种几何设置相对于主流的气动车来说都算得上是“宽松”,但其STR值(Reach和Stack的比值,1.45被认为是竞赛车和耐力车的分界)仍是竞赛型公路车的范围;对于大多数普通用户,多个垫圈、甚至抬升把都需要配备。不过NiuAeroRoad-03出厂时并没有留多少前叉舵管长度,因此部分“腰不好”的用户可能要用到仰装把立。

尽管Road-03的几何和TarmacSL6高度重合,但一些细节的不同还是让两款车有着不一样的骑乘体验。由于头管和前叉的设计差异,Road-03展现出稳定的巡航特性,但是转向相对迟钝(TarmacSL6的切弯选线精准度让人印象深刻);后上叉的造型以及和立管连接位置的差异,使得Road-03的加速和巡航都令人满意,但是更颠。

平心而论,照搬市面现有产品几何的做法争议较大,即便能让产品变得优秀也应该尽量避免。

 试骑体验

小牛电动入门级车(Aero万元级气动公路车首测)(34)

NiuAeroRoad-03的骑乘品质是跟得上市面主流产品的,并非“互联网闭门造车”那类让行业人士看笑话的产品。车架的气动优化挑不出毛病(仅限于车架),操控特性也很让我满意。足够的五通下沉让你可以在切弯时肆意压低身体,同时出弯时可以早人一步起脚;车子的巡航很稳定,松开双手也能感觉到车子能顺着直线前进,直线摇车加速时更能感觉到稳定性带来的安全感。

如果说线管带来的风阻无法“肉眼可见”,那么轮组明显的风噪则在时刻提醒你这并不是为巡航而生的产品;个人建议小牛可以出一款高配版Road-03,把气动一体把和50胖圈碳刀加上。

Road-03整车的重量为8.36KG(含脚踏,不含水壶架等外设),在爬缓坡时并不令人抓狂,踩踏平台弥补了轻量化上的不足——这台车不挑坡度,只挑路况。

小牛电动入门级车(Aero万元级气动公路车首测)(35)

车架五通以及铝合金CNC曲柄的刚性都令人满意,摇车不拖后腿;前叉和后叉也有出色的强度,重载踩踏没有引发蹭碟,个人认为车架组 曲柄完全可以用于竞赛用途,不过轮组、套件和把组的提升空间极大。

优缺点——

优点:巡航稳定,整体刚性出色,铝合金牙盘好用,制动力强;

缺点:几何与TarmacSL6重叠,把组走线凌乱,轮组风阻太大。

小结:

小牛电动在自行车领域初试啼声,立意很高。不过对于Road-03来说,只能算是一台半成品气动车。它需要融入更多自主研发的车架技术——无论是材料上还是几何设计上,需要更全面的考虑整合式内走线把组以及高框碳刀等空气动力学组件。

开头炮易,持续进步难,就看这家电动车公司在专业自行车市场上有多大的诚意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