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多动症怎么鼓励(幼儿多动症应该怎么引导和教育)

广州六一天使儿童医院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对多动的幼儿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和教育:

1. 用爱心交换信任

陶行知先生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爱是教育的前提,信任是教育的开始。我关注着松松的一言一行,常常主动与他交流,后来我发现他其实是很喜欢老师的,和他交流得多了他也会主动与我讲话了,后来我在上课或活动时,发现他开小差乱动时,只要走到他身旁,或是微笑的与他讲,他能够马上不乱动了。

2. 用细心发现亮点

我们作为幼儿教师,要善于发现多动症儿童 “闪光点”。在教育、观察中,我发现松松是个很有礼貌的孩子,每次他需要什么东西时总是亲热的叫:“老师,我想......”而我们班其他的小朋友几乎都没有叫“老师”的习惯,而且每次我给他发水果他都要回答一声“谢谢!”而许多孩子做不到这一点,我就利用这些教育契机,表扬肯定松松的同时,也教育其他孩子要懂礼貌。

幼儿多动症怎么鼓励(幼儿多动症应该怎么引导和教育)(1)

3. 用耐心期待蜕变

多动症孩子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自控能力差,缺乏毅力,不能持之以恒,经常会出现反复动摇现象,因此多动症儿童的转化工作不是一次两次教育引导就能奏效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⑴ 与家长加强交流,我把松松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多沟通,通过家庭和幼儿园双向对他进行教育。

⑵ 教育目标要切合实际,适度。对多动孩子不应苛求过分安静,不要制定过多的清规戒律,而是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少到多。

⑶ 加强自制力的训练。在一日活动中,利用一切机会训练其自制力。松松经常把书本和玩具乱丢,不懂得归位放好,我就带他捡起来并整理好。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他扔东西的毛病也改善了很多。

⑷ 加强注意力的训练。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时影响其他同学的正常活动,因此我把他的座位 安排在 老师容易顾及的地方,在各项活动中培养他的注意力,特别是在操作活动(如折纸、系鞋带)中,督促他集中精力完成任务。逐步培养其耐心、专注的习惯。

幼儿多动症怎么鼓励(幼儿多动症应该怎么引导和教育)(2)

很难达到孩子的思想

通过两个月的家庭、幼儿园的配合教育训练,松松各方面都有了一些进步:开始去习惯集体生活,上课坐姿有所改善,动作协调性有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当然对一般幼儿来说,这些几乎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他来说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了。由于多动症幼儿的改变是需要一个很长时期的,短短两个月是不够的,但我想,只要继续配合,针对情况适时调整教育目标,相信松松会成为一个聪明、懂事的孩子。

幼儿多动症怎么鼓励(幼儿多动症应该怎么引导和教育)(3)

活跃的小男孩

幼儿多动行为的对策研究

通过对上述案例的分析,我得出了在针对幼儿多动行为的矫正过程中,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正视和分析幼儿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及所能接受的教育方式,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同时,采取适时、适度、适量的教育措施加以引导。

 2.了解、洞悉幼儿发生多动性行为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引导。切不可用训骂、讽刺等不正确的方式,一味地责罚幼儿。教师、家长应该保持平和的心态,以耐心说服、引导教育为主,采取积极正面的教育方式,从而达到矫正幼儿多动性行为的目的。

3.教给幼儿一些表达情绪的方法,帮助幼儿学习控制情绪,培养幼儿的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例如:设计专门性的情感教育活动,创设一系列的冲突情境,让幼儿实际面对这些情境做出恰当反应,对幼儿进行情绪控制的模拟和实际训练。

4.发现优点,淡化缺点。采用多鼓励、少批评的赏识教育,可有效避免多动性行为的发生。例如:平日里要善于观察,努力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找出优点,对其优点或进步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利用对其优点的鼓励来淡化不良行为习惯;

5.提高家长对幼儿多动性行为危害性的认识,力求幼儿园、家庭同步教育。例如:教师与家长应相互沟通,在帮助孩子矫正多动性行为的步伐上保持一致。父母在家里也应发挥监督作用,应经常及时反馈孩子在家庭的情况。

改善幼儿的“多动性”行为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有耐心,切不可急于求成。笔者认为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对有“多动性”行为的幼儿,都应强调充满爱和温暖的教育。特别是要注意在平时培养他们的爱心,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铲除孩子“多动性”行为产生的土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