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大将胡师长原型(粟裕包围胡琏主力)

1947年5月,山东地区,孟良崮高地。绝境中的张灵甫还在不停地拨出一个又一个电话,希望有人可以救救自己。

但是,裹足不前的李天霞骗了张灵甫,他根本没有派出一个旅的兵力来救援张灵甫,反而为了打开缺口迎接这一个旅,让张灵甫最后的精锐部队损失殆尽。

粟裕大将胡师长原型(粟裕包围胡琏主力)(1)

张灵甫

5月15日下午,曾经嚣张的不可一世的整编七十四师宣告全军覆没,师长张灵甫被击毙,至今仍作为一处历史遗迹。

全歼整编七十四师让整个国民党内部都陷入了震惊之中,山东战场的各个国民党部队都开始了恐慌。

整编七十四师的迅速覆灭产生的蝴蝶效应开始逐步影响到了后来整个解放战争的走向。

然而,国民党采取所谓“中心开花”的战术全歼我军主力,孟良崮既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就在歼灭张灵甫后不久,名扬天下的粟裕就接到了另外一个考验。

粟裕大将胡师长原型(粟裕包围胡琏主力)(2)

他在南麻地区,遇到了另外一个更难缠的对手,和一个战斗力并不在七十四师之下的部队——那就是赫赫有名的国民党“土木系”的绝对主力,胡琏的整编第十一师。

这一次的碰撞,又会产生怎样的火花呢?

粟裕腾飞的一年

1947年,是粟裕真正腾飞的一年。也是从这一年开始,曾经那个被毛主席断言可以指挥百万大军的小伙子,开始真正地指挥起了大兵团作战。

粟裕的部队来到了山东解放区之后,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整合成为了华东野战军,也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华野。

粟裕大将胡师长原型(粟裕包围胡琏主力)(3)

在山东地区,粟裕先后发起了多次大战,成功地逆转了整个山东的战局。

整个局势从国民党军的疯狂进攻逐渐演变为各个部队都开始竭力避免被粟裕全歼,一切只是因为这些年粟裕的战绩实在是太过耀眼了。

莱芜战役,粟裕声东击西,成功全歼了李仙洲兵团。气得王耀武跳脚大骂:“莫说是五万个人,就算是五万头猪,让解放军抓三天三夜也抓不完!”

但是就是粟裕就是能完成这样的奇迹般的战斗,全歼了李仙洲兵团后,便是张灵甫孤军深入坦埠地区,最终被围困在孟良崮高地上。

这一战,还是粟裕果断发现了战机,生生地把张灵甫的整编七十四师从敌军的阵形中分割出来,大胆穿插,一举歼灭。

粟裕大将胡师长原型(粟裕包围胡琏主力)(4)

王耀武

如前文所讲,张灵甫的覆灭极大程度地震慑了整个国民党军的所有战斗序列。

只因这支部队的履历和战斗力都过于强悍,却依然被他们认为“战斗力低下、武器简陋”的解放军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全歼。

更关键的是,整编七十四师还处于有利地形,虽然是被大兵团围攻,但是整个华野主力也同样笼罩在一个更大的包围圈中。

在这样极度危险的情况下,陈毅、粟裕顶住了压力,成功覆灭了这支王牌部队。试问有这样的前车之鉴,还有哪支部队敢保证能在华野的围攻下全身而退?

战争很多时候更考验的是心理博弈,于是从此之后,但凡是被粟裕包围了的部队,基本就等于被宣判了“死刑”一般。

粟裕大将胡师长原型(粟裕包围胡琏主力)(5)

甚至很多时候,一旦得知自己的部队被解放军包围了,国民党军的士卒就仿佛失去了战斗力一般,任人宰割。

不得不说,孟良崮是一次极其伟大的转折。他宣告着我军拥有在敌阵中“万军取首”的能力,这种威慑力,可以极大程度地影响一支部队的士气。

但即便如此,整个战场局势中,解放军仍然是处于劣势的一方,直到那个真正的神转折出现——中原突围。他还有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称号:千里挺进大别山。

1947年6月,此时正值孟良崮战役结束后不久,刘邓大军在毛主席的指示下,率领12万大军强渡黄河,进军鲁西南,揭开了整个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但就在刘邓大军把鲁西南搅得底朝天之时,毛主席却再次下了命令,要求刘邓大军不顾一切地向南穿插,直插南京和武汉之间的大别山地区。

粟裕大将胡师长原型(粟裕包围胡琏主力)(6)

刘伯承和邓小平

为未来的全局进攻做铺垫,调动蒋介石的机械化部队,从而产生新的战机。同样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处于山东地区的华东野战军接到了掩护中原野战军突围的任务。

陈毅、粟裕接到命令,要分出一部分兵力,牵制敌军主力,掩护刘邓大军中原突围。

就在各部队都紧锣密鼓地调动之时,敌人也不曾闲下来,经过了40多天的整备,国民党在山东地区再次集结了重兵,准备围攻粟裕的华野主力。首当其冲的,便是胡琏的整编十一师。

南麻战役爆发,惨烈的攻坚战

国民党军集结了11个整编师的兵力,在山东地区采取了立体滚筒式地逐步推进,寻找我军主力决战。此时我华东野战军由于已经分兵协助刘邓大军突围,手上可用的兵力并不多。

粟裕大将胡师长原型(粟裕包围胡琏主力)(7)

胡琏

面对如此来势汹汹的国民党军,我解放军战士依然对敌人迎头痛击,双方在鲁中地区展开了多次交手,互有胜负。

然而战场局势瞬息万变,在外线作战的刘邓大军由于战绩过于突出,老蒋惊慌之下调转枪头对准刘邓而去,留在鲁中地区的部队只剩下了四个整编师。

这四个整编师当中,以胡琏的整编十一师实力最强,此时盘踞在南麻地区。粟裕和陈毅连夜商讨后,决心一鼓作气包围整编十一师。

既能寻找机会歼灭这一支王牌部队,又能分散国军的注意力,掩护刘邓大军,可谓一举两得。

1947年7月17日夜间,粟裕指挥华野九纵、六纵、二纵,从南麻的各个方向展开对整编十一师的进攻。

粟裕大将胡师长原型(粟裕包围胡琏主力)(8)

华野七纵和渤海军区三个团,负责切断整编十一师和其他部队的联系,同时负责阻敌增援。

战斗一开始,在我军的猛冲猛打之下,敌人接连败退,外围阵地连连失守,胡琏面对这样的情况却是没有丝毫慌乱,有条不紊地指挥部队组织防御。

胡琏和他的整编十一师发明的“字母堡”,让解放军吃尽了苦头。所谓字母堡,就是在有利地形的加持下,修建大大小小的各种碉堡。

其中以某个大的碉堡作为“母堡”,周围有十几个甚至更多的小碉堡作为“子堡”,字母堡之间互相协同配合,交叉射击,防御力极强。

此时的我军手里重武器极其缺失,面对这样的坚固堡垒很难做到有效杀伤。而这种碉堡,胡琏在短短的时间内就修建了1500余座,密密麻麻地铺满了整个防御战线。

粟裕大将胡师长原型(粟裕包围胡琏主力)(9)

解放军在这样的防御下苦不堪言,战士们只能一次次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试图炸毁敌人的碉堡。

但是碉堡数量实在太多,且爆破手段单一,逐渐地,摸清了我军套路的敌人也有了极强的反爆破作战经验。

华东野战军伤亡惨重,粟裕此后回忆起南麻战役,曾表达过,这场战斗中最大的麻烦就是敌人的字母堡,实在是难以攻克,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而且这次还真的是大雨。

在前线进攻不力的同时,南麻地区下起了大雨,大雨带来的不仅是道路泥泞难以运输重武器到前线,更是引发了山洪。我解放军的三个主攻纵队几乎有被“水淹七军”的风险。

但是眼看着到嘴的肥肉不能让他这么跑了,在多次研究之下,粟裕毅然决定,要打掉整编十一师。于是战士们开始顶着暴雨和山洪,再次对国民党军的阵地发起了轮番进攻。

粟裕大将胡师长原型(粟裕包围胡琏主力)(10)

那么,国民党军到底在打什么算盘呢?已经有了孟良崮的前车之鉴,老蒋真的舍得自己的另一支王牌部队也成为粟裕的刀下亡魂吗?

当然不是!尽管我军最终取得了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但是国军的战斗水平也不是说着玩的。

此时的国军正在酝酿一个惊天计划,一旦成功,恐怕连粟裕本人都难逃一劫。7月19日起,敌人的反扑开始了。

险些成功地“中心开花”

在介绍国军反扑之前,我们先要知道的一点是,胡琏是个什么样的将军?

粟裕大将胡师长原型(粟裕包围胡琏主力)(11)

胡琏

很多人对这个名字很熟悉,但是却不一定知道他全部的故事,胡琏的军事生涯从一开始就以能打硬仗而著称。

在抗日战争的淞沪会战上,战场仿佛炼狱一般,而胡琏的部队此时却钉在了最血腥、最残酷的战场之上,那就是有“血肉磨坊”之称的罗店。

胡琏和他的部队是整个罗店战役中唯一一个曾经打进并占领过罗店的部队。其战斗力之强可见一斑。

但可不要以为胡琏就只是个勇冠三军的猛将,这个人堪称是威武双全。他的指挥能力也是非常强的。

因此当这样的一个胡琏出现在南麻战役之时。解放军啃不下来整编十一师这个硬骨头,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粟裕大将胡师长原型(粟裕包围胡琏主力)(12)

粟裕也知道胡琏不好打,但是战神就是战神,他对战机的判断是非常准确的。胡琏当时的位置确实是最容易被孤立的地方,这也是战斗最开始发起的动机。

但是他没有预料到的是,这一场暴雨,大大迟滞了我军的进攻锋芒,最重要的是,重武器拉不上去,攻坚就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而敌人的目的其实也很明确,就是找到粟裕,并且干掉粟裕。

如果成功歼灭了粟裕的部队甚至生擒粟裕,那么整个国军的士气都会得到极大地鼓舞,并且再也不用担心将士们会害怕粟裕这个名字了。

因此此时国军大胆布局,引诱华东野战军来包围整编十一师,准备再一次来一次“中心开花”,这一次,国军是抱着务必成功的心态去打的。

粟裕大将胡师长原型(粟裕包围胡琏主力)(13)

此时,华东野战军所在的南麻地区外围,整编九师、二十五师、六十四师、七十五师,四个整编师的兵力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向南麻地区增援。

7月19日,国民党军出动12架飞机,对南麻地区的我军阵地进行轰炸,以缓解胡琏的压力。

攻坚打得艰难,阻击部队打得也难。看着有机会歼灭粟裕,这些曾在山东战场多多少少都吃过粟裕亏的将军们都憋着一股劲,增援力度绝非孟良崮之时可比。

七纵据险扼守清泉山、牛心崮、九顶莲花山等地区,浴血奋战,敌我双方均付出了巨大伤亡。

到了7月21日,龟缩的整编十一师居然发动了大规模的反扑,试图呼应外围增援部队,被我军顽强击退。21日晚,就在粟裕准备再次组织兵力进行总攻之时,却接到了毛主席的电报。

粟裕大将胡师长原型(粟裕包围胡琏主力)(14)

电报中,毛主席首先肯定了粟裕掩护刘邓大军所付出的努力,以及此次战斗的全部过程,指出粟裕此次战斗的发起、进攻等过程都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此次敌人明显是带着目的去拖住华东野战军,并寻找机会在外围展开一个巨大的包围圈,伺机歼灭华野主力。

此时南麻地区久攻不下,若再拖下去,就掉入了敌人的陷阱,整个华野的中枢指挥系统恐怕都要遭受灭顶之灾。

看完了毛主席的电报,粟裕眉头紧锁地看着地图,随后发布了撤退命令。

就在粟裕撤退后没多久,解放军就发现了国军在外围集结了重兵,准备包围华野的这四个纵队。如果粟裕再撤得慢一点,恐怕就真的有大麻烦了。

粟裕大将胡师长原型(粟裕包围胡琏主力)(15)

事后,粟裕也难掩对毛主席的敬佩之情,接连夸赞主席目光如炬,有独到的见解。

主席也同样爱惜粟裕的才华,表示如果不是为了掩护刘邓大军作战,华野就不会分兵,不分兵的话,就会有足够的兵力去歼灭整编十一师。

况且又遇到了极端的暴雨天气和山洪,因此拿不下南麻是正常的。并非粟裕指挥有什么问题,今后如果有同样的战机,我们仍应该抓住机会,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事实也证明了,这样的小“挫折”并没有影响战神的心态。

在后来的豫东战役、济南战役,以及那场一战定乾坤的淮海大战,都能看出粟裕还是那个粟裕,不会错过任何一个小小的机会。

南麻战役虽然我军未能完全实现战略目的,但是依然对整编十一师造成了巨大杀伤,同时调动了国军其他部队前来增援,大大减缓了刘邓大军的压力,因此,这依然是一场有价值的战斗。

伴随着千里挺进大别山的成功,解放军反攻的号角,正式响起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