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基础知识及答题技巧(对联基本知识四)
对联联有许多独特的用字技巧,以下12种为比较常见的技巧。
(一)隐字。所谓隐字,就是有意识地将某些字隐去,从而含蓄、巧妙地表达某种意思。如: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 此联的寓意:缺一(衣),少十(食),没有东西。 (二)复字。所谓复字,就是某一个字在对联中重复出现几次。如: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三) 嵌字。所谓嵌字,就是把有关的人名、物名或其他名字嵌入对联中,使对联意中有意。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撰之联: 三强韩赵魏,九章勾股弦 其中“三强”为战国时韩、赵、魏三个强国,又隐喻科学家钱三强的名字,而“九章”为首次记载勾股定理的名著,而又为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的名字。 又如陈铭枢书赠袁雪芬的嵌字联: 雪散天女花,超离苦海, 芬洒甘露水,普济众生。 (四) 合字。所谓合字,就是把联中的某几个字合成一个字,构成字面上的对偶,同时内容也蕴含着某种含义。如: 古木枯,此木成柴; 女子好,少女更妙。
(五) 拆字。所谓拆字,就是将联中某一合体字拆成几个独体字。如: 妙人儿倪家少女,大言者诸葛一人。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联句立意新颖,用字娇嫩,将此联用于西湖这一特定景观之中,非常自然、贴切。西湖美景如在眼帘,使游人流连忘返,陶醉于山光水色之中。
(六)叠字。所谓叠字,就是人们在创作楹联时,将联中某些字叠起来使用,形成反复重叠的艺术效果。常常将叠字运用于联语创作的方法,就是叠字法。用叠字法作楹联,可以生动地表现楹联的意境,语音上和谐悦耳,节奏明朗,韵律协调,具有传情达意的形象性,因而可以增强楹联的艺术魅力,获得特定的表达效果。
叠字联将同一个字接连叠用,其势似穿珠成串,在节奏上可产生明显的音律效果。请看俞樾做的这副杭州九洞十八溪联: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高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
作者将四个形容词“重叠、曲环、高下、叮咚”进行了特殊处理,效果便发生了很大变化,感觉清澈,情景宜人。
再如大家十分熟悉的西湖联: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联句立意新颖,用字娇嫩,将此联用于西湖这一特定景观之中,非常自然、贴切。西湖美景如在眼帘,使游人流连忘返,陶醉于山光水色之中。
(七)顶针。顶针又称顶真、联珠或或蝉联,指用前一句结尾之字作为后一句开头之字,使相邻分句蝉联。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对联手法,也很能体现汉字的特色。如: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慌。—木兰诗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木兰诗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佚名题北京潭柘寺弥勒殿联) 痴则贪,贪则嗔,嗔则伤人种苦因,故知痴是苦 戒而定,定而慧,慧而悟道成师匠,当以戒为师 还有一种比较特殊也不太常见的顶针格式,叫连环格(全联相邻的分句全都顶针,且联首与联脚也顶针)。如: 善可亲近,近可闻,闻思修习即臻善 生有老病,病有死,死去活来再受生 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 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
(八) 数字。数字联即在对联中嵌入数字,使数量词在对联中有某种特殊的意义,用数量词组成的对联的作用主要有:创造形象和意境、加大对仗难度、进行数学运算、数字合称词的阐释、连续嵌入自然数等。 枯燥乏味的数字经文人之手,嵌入对联之中,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奇妙效果,令对联朗朗上口。数字联看上去只是由几个数字组成,可是却具有深藏不露的意义。数字联是我国重要文化之一。如
清代学者朱柏庐在其所著《治家格言》中有副对联言之谆谆: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济南大明湖有一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九) 歇后。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多用群众熟悉、诙谐、形象的语句。运用时可隐去后文,以前文示义,也可以前后文并列,采用这种手法制作的对联就是歇后联。
稻草扎秧--父抱子,竹篮提笋--母怀儿。
马过木桥--蹄打鼓,鸡啄铜盆--嘴敲锣。
君子之交淡如--水,醉翁之意不在--酒。
(十)同旁。就是利用偏旁、部首相同的汉字组成的巧对,有人称这类对联叫“联边”对联,“联边者,半字同文也”。同旁联大都构思精巧,联对新奇,读之饶有趣味。
清代楹联大家梁章钜《楹联丛话》中亦载有一副用“木,水”偏旁组成的对联:
“梧桐枝横杨柳树;汾河浪激泗洲滩。”
上下联一静一动,一繁一简,相辅相成。
(十一)混异。也叫“异字同音联”,就是把一个或几个字形、字义均不相同而读音相同的字,集于一联,从而使对联在读音和释义上更有趣味。
晚清重臣张之洞是一位学问贯通古今的学者。有一年他在游览黄鹤楼时撰写一对联:
洛阳桥,桥上荞,风吹荞动桥不动;
鹦鹉洲,洲下舟,水使舟流洲不流。
(十二)拟声。就是通过模拟声音以取得某种艺术效果。在我国联海中,有一些拟声对联生动形象,惟妙惟肖,甚是有趣。如下联: 相传武则天听大臣们说有一学士善对,便召见。武则天出对曰:
玉女河边敲叭梆,叭梆!叭梆!叭叭梆! 学士对曰: 金銮殿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叭梆,乐器名,因其敲出的声音为“叭梆”而名。“万岁”,文武大臣面见皇上时的呼喊声。拟声巧妙,且对仗工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