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脱口秀笑果文化(段子都成笑果味)

记者 刘雨涵

《脱口秀大会5》自8月30日开播以来,就争议不断。节目在豆瓣上评分的最低值仅有4.9分,如今略微回升,也刚刚达到5分而已,和前几季7.6分、7.9分的高分相比,已经是断崖式下跌。

这其中有着综N代的衰退定律,也有领笑员与节目特质的不匹配。但是,更加需要反思的是,一家独大的笑果文化所引领的脱口秀生态,到底是不是进入了瓶颈期。

上海脱口秀笑果文化(段子都成笑果味)(1)

说起脱口秀表演,已经几乎成了笑果文化的天下。尤其是在脱口秀线上节目领域,笑果文化更是全网无竞品,一枝独秀。虽然李诞常在自家节目中吐槽“这破公司怎么还没倒闭”,在新书中称笑果文化是“一个新兴行业里独大却弱的公司”,但是坐拥《吐槽大会》和《脱口秀大会》两档王牌综艺,有着上百名签约演员,在6年时间内完成8轮融资,估值超过30亿元,笑果文化早就成为脱口秀的巨型航母,坐稳金字塔的顶端。

笑果文化形成了强大的虹吸效应,不但将许多城市的脱口秀小厂牌收编,更是将线下单口喜剧的优质厂牌单立人逐步蚕食。单立人仍将“脱口秀”称作“单口喜剧”,常年坚守线下演出阵地。但是和巨无霸的笑果文化相比,家庭作坊式的单立人难以与之抗衡。这些年来,单立人旗下的演员Rock、杨笠、小鹿、徐志胜、杨波、童漠男等先后加入笑果,逐步将单立人抽空,这让创始人石老板感觉,“就像来自巴西的足球天才们成名后加入欧洲豪门”。去年,身为单立人创始人的元老周奇墨也出走了,笑果文化为他举办了规模盛大的巡演,他也在《脱口秀大会4》上拿到了总冠军,实现了周奇墨“希望段子有一个好的归宿”的目标。

上海脱口秀笑果文化(段子都成笑果味)(2)

李诞在谈到公司发展战略时曾说,“我们喜欢这个市场只有我们。不要有第二名,不要有竞争。”笑果文化CEO贺晓曦表示,希望成为脱口秀的“唯一选择”,因为只有集中,才能拿到最好的资源。在笑果文化逐渐垄断了脱口秀的平台渠道、节目IP、人才资源之后,脱口秀到了“笑果以外的人,已经凑不出一台戏”的地步。

高度的集中化,也无可避免地带来了同质化。在这一季《脱口秀大会》中,观众们明显感觉选手们的公司内部梗越来越多了。一个是疫情遭遇梗,一个是喝酒梗,还有一个离婚梗,被反复提及,观众们觉得“偷懒又腻味”。本应该来源于丰富生活的段子,却集中产生于笑果文化这个大本营,难以提供多样和新鲜的视角。此前表现不错的邱瑞,表示自己从兼职演员转变为全职演员,并签约了笑果文化。还有去年以博士梗出圈的张骏,也在节目中宣布已经辍学,开始全职表演脱口秀。可以预见,他们也将与那些鲜活的生活经历渐行渐远,段子变得越来越“笑果味”。观众也怀念起那些骑着共享单车参加开放麦的苦哈哈的单立人演员们,发起提议“众筹给单立人开个节目吧”。

上海脱口秀笑果文化(段子都成笑果味)(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