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综合素质评价c等多少分(初中综合素质评测)

什么是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虽然从2018年已经开始施行,但是对家长来讲还是很陌生,这是浙江省教育厅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一环,改变了原来的招生模式,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就是“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如何理解政策,如何发现政策的要点,提高认识,拓宽孩子的升学之路,是各位家长所希望的,我们先看看政策的背景。

2018年以前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一切以分数为标准”,导致的结果也很明显,头重脚轻、五体不勤,体质羸弱,功利心态盛行,一点也不像阳光少年。

引导孩子的关键是改变学校的育人模式

评价考核的的方式改变,学校自然会乖乖跟上,老老实实的将素质教育,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而不是一切唯分数是从,从而形成良好的学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政策发布:从2018级初中新生开始实施

原来的招生模式:文化成绩

现在的招生模式:综合素质评价 文化成绩

从招生的层面讲:“综合素质评价”是一个先决条件

1.初中学生综合素质毕业评价达到4B1C及以上,且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达 到毕业要求,方可毕业;否则予以结业。

解读:“综合素质评价”达标才能毕业,否则不能参加考试,不能毕业。

2.普通高中录取,综合素质评价须达5B及以上;省一级特色示范学校和县(区)中学录取,综合素质评价须达2A3B及以上。

解读:考重高,综合素质评价的要求更高,只有品学兼优的学生,才能有机会进来。

3.考生在报考体育、艺术、科技特长生时,其相应的运动健康、艺术素养、创新实践必须达到A等;考生报考理科特色生时,其科学实验必须达到A等。

解读:特长生在自己擅长的板块,一定要早早所有建树,才能参加特长生的报考。

什么是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是培育学生良好品行、发展个性特长的重要手段,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

解读:就是将德、智、体、美、劳,除“智”以外其他板块的考核,引导学生重视板块的平衡,协同发。

包括什么内容?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共分品德表现、运动健康、艺术素养、创新实践、科学实验等五个维度

初中综合素质评价c等多少分(初中综合素质评测)(1)

评价结果

各维度学期评价结果分A、B、C三个等第,分别代表“优秀” “合格”“需努力”。学校各维度学期评价A等比例不超过本届学籍人数的35%,C等比例不超过本届学籍人数的5%,其余为B等。

解读:大家会发现评价的比例构成一个橄榄形,两端比较小,中间比较大。说明要拿A等还是有点小难度的,举例,本届人数400*35=140,只有140人能拿到。考重高的同学,不要掉以轻心。

如何评价

时间:

学期评价一般在每学期结束前进行。初三下学期和初中毕业评价一般在每年四、五月份进行

评价权重:

学期

七年级(上)

七年级(下)

八年级(上)

八年级(下)

九年级

(上)

九年级

(下)

权重

系数

0.10

0.20

0.20

0.20

0.20

0.10

评定方式

三种方式:采用民主评议、学期测评和直接认定

民主评议。包括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评议,每学期进行一次。

在学期评价中学生自评占20%、学生互评占50%、教师评价占30%。

学期测评。每学期由学校组织任课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对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科学实验等课程进行期末测试

直接认定。学生于学期中在品德、体育、艺术、科技等方面表现突出,并荣获县级及以上有关荣誉、奖项等

初中综合素质评价c等多少分(初中综合素质评测)(2)

解读:学业评测20% 比赛获奖40%,这两块占了大头,说明要拿A等,必须参加省、市、区比赛,并有一定的名次。这是比较硬性的,标准也很明确。

初中综合素质评价c等多少分(初中综合素质评测)(3)

解读:品德板块比较“虚”一些,所以评价的方式,既评定等第又写实记录,其余四个维度采用等第形式呈现。

其意在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三观,积极融入社会,平时多参加公益活动,做做义工或志愿者,与周围的同学、亲人、朋友等更好的相处,学会处事之道。

牵一发而动全身,希望这个关键点的改变,影响的不仅仅是学生,而更应该是家长,要转变原来只关注“成绩”,片面、功利的观念,升级认识,从全局上,从生命成长的角度上,给与孩子更多的关爱,走进孩子的心里,听听他们爱的心声。

明天将会推送《温州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试行)》,请家长花时间仔细看看,结合孩子的特点,提前规划,一定会有收获。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