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一个不想走的地方 大理此心安住是故乡

大理,或许是部分人“远方的诗”,于我不是。所谓诗意,是看不到或想逃离苦难的文艺青年,面朝洱海幻想瀛洲方丈;苍山巍巍,同样遮不住城中众生的离苦。

大理一个不想走的地方 大理此心安住是故乡(1)

▲苍山神祠〔摄影:蛮书〕

像所有人的家乡,生活就是油盐柴米酱醋茶,普通至不能再普通。无从喜爱或厌恶,因为是生命一部分,既无法否定自己更不可以矫揉粉饰.

01

万物始于大理。更恰当的说法,所有人体认万物都是从生、长之地开始,逐渐累积,由近及远,上下四方为世界,往前追溯是历史。

譬如塔(Stupa/Thupa),小时候推窗北望即能看到郊外山坡上的佛图寺塔,关于塔的认知,自然以此为起点。

佛图寺塔,远观如文笔矗立,坐落重台之上;砖构,平面四方叠涩出檐,十三级;塔刹胥以铜制,中树刹杆,仰莲华、相轮、伞盖并悬链垂铎、宝顶葫芦——典型的中国密檐式塔外观。

大理一个不想走的地方 大理此心安住是故乡(2)

▲佛图寺塔〔摄影:蛮书〕

不仅佛图寺塔,小时候经常见到的古塔,崇圣寺千寻塔、弘圣寺塔、阳和塔、高兴塔以及老家的圆觉寺双塔,还有在外地见到的宾川鸡足山楞严塔、昆明慧光寺塔……目之所及,几乎全部是密檐式塔。

久而久之,“塔”的真实含义逐渐模糊,直觉和佛图寺塔相似是塔,塔就该是佛图寺塔那样(密檐式塔)。从佛图寺塔学到了“塔”,又因为心智不成熟落入古人“设下”的陷阱,很多年后才稍微理解Stupa或Thupa,Chaitya绝不仅密檐式一种形制——崇圣寺,千寻塔之南、北,两座小塔并非密檐式,童年时难以分辨,但这两座楼阁式塔在艺术、结构等诸多方面确实与密檐式塔相去不远。

借由个人经历,可以大概推测出古代云南特别偏好建设密檐式塔的其中一个原因。

云南现存古塔约一百一十座(不计算僧人墓塔和道士寿塔),其中密檐式塔九十余座,从849年昆明慧光寺塔到1934年宾川楞严塔,悠悠千年,很难说有施主、工匠对“塔”缺乏全面认识的关系。

02

博物馆启蒙,当然始于大理(下关)。那年代的博物馆,且非大馆,展览条件很是有限。

如著名的“银鎏金镶珠金翅鸟”,原物不在馆内(原物收藏于云南省博物馆),可像样的复制品也没有,仅张贴一张照片。以照片呈现的,还有楚雄紫溪山《护法明公德运碑》、昆明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等。

大理一个不想走的地方 大理此心安住是故乡(3)

▲铜鎏金副宝瓶羽人凤鸟(鸬鹚),西晋〔摄影:蛮书〕

虽说都是展板,少年时有被其中一整面墙上据说与原物大小相若的《梵像卷》影印件所震撼。

此卷古画,纸本设色敷金,全部展开约十六点四米(不计拖尾);即便影印件博物馆展厅也无法容纳,只得裁成数段平贴墙上。

《梵像卷》是盛德五年(1180年)由张胜温在云南绘出,因为卷首绘着苍山、玉带云,更具体地说,是在当时的阳苴哶城画成。

这是目前已知最早的苍山“影像”,我想张胜温一定到过洱海东南岸写生,所见苍山适与画卷大致符合。

03

阳苴哶,是存在于八至十四世纪苍山中和峰下缓坡的一座古城。阳苴哶城东半为后来的明清大理府城继承,西半即府城西墙以外部分则废弃了。

二、三十年前,出明清府城西门往苍山方向,有几层大土台;每年旧历三月十五日开始的“赶街”(北省谓“赶集”,南省谓“赶墟”、“赶场”;滇省多数地方谓“赶街”,少数谓“赶摆”)即三月街,便在大土台之上举行。

三月街场中央,一石墙合围的小院,中间露天矗立《元世祖纪功碑》。清人“元祖碑前买货来”,说的正是三月街。

大理一个不想走的地方 大理此心安住是故乡(4)

▲元世祖纪功碑〔摄影:蛮书〕

吴金鼎、曾昭燏先生在《云南苍洱境考古考古报告》中写到,三月街场附近“时见草根层下,瓦片密集成层,表示此地原有多层建筑,以本址范围甚广,材料多不胜收,故发掘二日即停工。按蒙段建都于中和峰下四百余年,则山麓有巨大建筑,自是意中事”。

二十多年来旅游兴旺,地产发达,街场开辟为民宿旅舍、花园宾馆、住宅小区,遗址几近消失。若说阳苴哶城遗迹不能再见,也未尽然。明清大理府城西北角,桃溪南岸,尚存一道东西向城墙断续绵延。

04

阳苴哶城以外,根据文献,苍洱之间还有龙尾城、大和城、三阳城、大釐城、龙口城、德源城几座古城。

大理一个不想走的地方 大理此心安住是故乡(5)

▲龙首城遗址〔摄影:蛮书〕

所谓古城,或如三阳城仅存城墙一道;或如大釐城,难以确认哪些是城的遗迹,倒是“城东”、“城南”、“城北”地名留下来;或如龙尾城,缘西洱河岸残墙筑为“洱河北路”的基础。

如是等,帮助建立起“古城”的最初概念,“墙被蒿艾,巷罗荆棘”,灰烬丘墟而已。

但说龙尾城、大和城、阳苴哶城、三阳城、大釐城、龙首城与现代城邑全无关系,却是不对。

今天的太和村(“太”通“大”,《蛮书》作“大和”,《元史》作“太和”),坐落大和城(遗址)东半。由解放后的考古及《蒙国大诏纪功碑》的位置,可以确证当时大和城内,西半为大衙、官署;其东半,自然是作坊、人家、市肆之类。

大理一个不想走的地方 大理此心安住是故乡(6)

▲太和城遗址〔摄影:蛮书〕

十四世纪,大和城毁废后,宫室倾覆,东半却得以保留并延续至今成为太和村。

类似的,明清大理府城(现代说的古城)为阳苴哶城的东半。喜洲镇,处与城东、城南、城北三村合围区域的中心,其与大釐城的关系是显然的。上关村情况也是一样,在龙首城遗址东半.

05

稍微特殊的是三阳城。三阳城附近,有银桥镇。三阳城遗址仅只残墙一道,其城址或者说三阳城的性质,现在无从得知。当代考古证明,至迟元朝,三阳城已经毁废。

银桥镇与三阳城之间的关系如何,尚待推敲,不宜简单结论银桥镇即其延续。三阳城距离银桥镇已千年,从遗址现状论其为城邑还有诸多疑点,刻舟求剑不可取。

又如洱海两岸常见的民居门楼,“泥塑、木雕、彩画、石刻、大理石屏、凸花砖和青砖组成了一座座串角飞檐、精巧花枋、重叠斗栱的独具一格建筑……”,很有特色,令人印象深刻,

大理一个不想走的地方 大理此心安住是故乡(7)

▲民居门楼(近代)〔摄影:蛮书〕

但以此比附唐朝文献“……两行门楼相对,各有牓(榜),并清平官、大军将、六曹长宅也……”的门楼就不合适。

设或要粗略描画《蛮书》中“门楼”的形象,更贴近的是敦煌石室壁画中的“门楼”。云南现存传统民居门楼的部分式样与近代以来“西风东渐”有关,想当然以为云南亘古不易并上溯《蛮书》时代着实荒谬。

06

世上任何人的家乡都在随时间而改变,有些改变源于内部,有些来自与外部的交流。

譬如大理之星回节,骠信写于第九世纪的“……不觉岁云暮,感极星回节……”及赵叔达唱和之“……河润冰难合,地暖梅先开……”,由历日推算可以确定诗作于公元895年冬至前后。

大理一个不想走的地方 大理此心安住是故乡(8)

▲火把节“戏火”〔摄影:Jean.G〕

但在明朝文献中又明确的系于火把节,约在夏至前后。“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回于天”,冬至、夏至都能在天象上观测到“星回”,从冬至到夏至的演变如何产生,今天很难明了,其来自于内部应该不谬。

前举之门楼,改变既有外部因素,同时也是内部技术革新、审美观念转变的结果。

除了变化,有些传统得到延续。家乡街头常见的一种米制品小食,名“饵”,片状或块状称“饵块”,条状称“饵丝”;与之对应的是糯米制成称为“糍”。两者本质相同,惟粳米、糯米之区别。

饵或糍,省内国内不少地方称“年糕”,各地既有年糕之名,很容易想到这两种食物最初与年节相关(更确切的说是冬至),只不过许多地方早已不用“饵”、“糍”之名。

《周礼·天官冢宰》,“羞笾之实,糗饵、粉糍。凡祭祀,共其笾荐羞之实。”

尤可注意的,大理之饵每天早、中、晚都有出售的仅限于普通饵块、饵丝;糍、以及一种特别印花的饵却不是,至少三十年前不是,菜市场内仅在冬至节前才会售卖——回应了许多地方称其“年糕”。

07

诚如最开始提到的,大理或云南之塔,曾予我不少误导。在家乡习得的知识,受限于生活生长环境,未必正确,需要在日后不断修正。

保留“饵”、“糍”的古称,童年时曾误会此种米、糯米制品,惟本地特产。我以为,在向外地友人介绍饵、糍之名后,不妨补充解释即年糕,简单明了。

下关西郊,斜阳峰山腰,有一座特别的庙宇“将军洞”。

有一类庙宇在洱海沿岸极多,非佛非道非耶非城隍,供奉英雄大人、日月山川、佛道诸神、忠臣良将、贤士孝子等等,统称“本主庙”。

大理一个不想走的地方 大理此心安住是故乡(9)

▲将军洞〔摄影:蛮书〕

本主庙崇拜对象即本主神不同本主庙,可能崇拜不同的本主神,也可能崇拜同一本主神;许多本主庙,可能不仅一位本主神。概言之,本主即“本境怙主”,本境或一村一城,或一县一郡。

如果仍感到难以理解,外地人士可联想“天上圣母”、“临水夫人”、“开漳圣王”、“三山国王”、“三嵕老爷”、“二仙奶奶”等等,虽然本主庙不是妈祖庙、二仙庙,多少有些模糊概念。

08

将军洞,正是下关之本主庙,主要供奉“利济将军”李宓。李宓,唐朝人,天宝十三载(754年)夏,“剑南留后李宓率兵十余万击阁罗凤,败死西洱河”(新《唐书》)。

《蒙国大诏纪功碑》则云,“三年(赞普钟三年,即天宝十三载),汉又命前云南都督兼侍御史李宓……彼弓不暇张,刃不及发,白日晦景,红尘翳天,流血成川,积尸壅水,三军溃衄,元帅沉江……”。

李宓的结局不算最坏,至少千年后还有人记着他的名。

去喜洲五台山寺的半道,中间约有十数公尺小路都是有字大理石铺筑。“……杨氏观珠……”。“……弘农郡杨公……”。“公讳定,字永安,姓赵……”。

大理一个不想走的地方 大理此心安住是故乡(10)

▲梵字碑小路〔摄影:蛮书〕

有不少写着梵文,一字不识,因此未晓何年何代所立,也不知哪一朝迁来此处做垫脚石。既写着梵文,想必非常久远。

“苍、洱之间,妙香城也……阿育王次子弘德,居苍洱,为白饭王……”(王叔武,《白古通记》缉佚)。后人多半是忘了他们,才将这些古碑置之道路。

09

死后被遗忘令人伤感,仔细想想又觉得毋需在意,究竟无人能逃过。功业再大如阿育王,现在的“妙香城”是不太可能还有人将之视作始祖,何尝不是一种忘却。

大理一个不想走的地方 大理此心安住是故乡(11)

▲洱水神祠〔摄影:蛮书〕

如果阿育王是神话中“攀附的祖先”,真正的祖先又去了哪里?或许仍在某个角落,再没有人记得他|她的名,一切经历包括秘密全部埋入苍山,功、罪则为洱河洗刷干净。

万物终于大理。除了东西南北不取周正,风景多加几重滤镜之后勉强可以接受,选为埋骨安身之所似乎不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