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重老人带着孙子千里寻母(老人辛苦养育一儿三女)

病重老人带着孙子千里寻母(老人辛苦养育一儿三女)(1)

文/人间纪闻录

编辑/人间纪闻录

病重老人带着孙子千里寻母(老人辛苦养育一儿三女)(2)

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为人子女应该,也必须尽到的义务。

可湖南省湘阴县的张顺清老人,一辈子辛苦养育了四个子女,老了瘫痪了不仅没等到子女们来床前尽孝,反而一个个撒手不管,甚至在寒冬腊月将她丢弃在门外。附近邻居见了都破口大骂这些子女都不配做人!

这是其中有隐情还是人性最大的恶?

病重老人带着孙子千里寻母(老人辛苦养育一儿三女)(3)

张顺清

寒风中土房门口的一张床

33年前,张顺清的丈夫因意外去世,留下她一人抚养三女一儿。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同村老实又肯干的男子冯迪华,冯迪华也是中年丧偶。此时的张顺清43岁,冯迪华48岁。

两人再婚后没有共同生育子女,冯迪华与前妻也没有孩子,所以,冯迪华就带着张顺清的四个孩子一起生活。

虽不是亲父亲,但胜似亲父亲。多年来,冯迪华将这四个孩子视如己出,子女们买房买车都有他出的一份力。特别是小女儿,张顺清带她来的时候不过2岁,几乎是冯迪华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成人之后还让她顶替了自己在学校食堂的职位。

病重老人带着孙子千里寻母(老人辛苦养育一儿三女)(4)

冯迪华

但是,这样的尽心尽力没有得到回应。

2017年,在相守走过33年后,夫妻俩都是过了古稀之年的老人,81岁的冯迪华早已退休,每月只有900元的退休工资。更不幸的是,76岁的张顺清偏瘫了,左侧肢体完全失去了知觉,每天只能躺在床上,吃喝拉撒都离不开人。冯迪华也想一直照顾妻子,但81岁的高龄终究是力不从心,两个人一个瘫一个老,总不能喝药一了百了吧。

于是,在张顺清弟弟的协调下,冯迪华拿出了4万块钱,作为以后老伴去世后的安葬费。然后由四个子女轮流照顾老母亲,而作为父亲的他愿意把自己每个月的退休工资900块都给子女,只要子女们能把母亲接过去照顾好。

病重老人带着孙子千里寻母(老人辛苦养育一儿三女)(5)

本来双方都达成了协议,可老伴被接过去还不到1年,冯迪华就看到了触目惊心的一幕:在他的小土房前,摆着一张竹床,而竹床上躺着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妻子张顺清!冬月寒天,冷风嗖嗖,看着重症瘫痪的妻子在家门口瑟瑟发抖,冯迪华心疼又生气的哭了出来。

“你怎么这个样子啊!我的清妹子!你怎么睡在这里啊,清妹子!”

病重老人带着孙子千里寻母(老人辛苦养育一儿三女)(6)

看到冯迪华痛苦地哭泣,张顺清的脸上也尽是委屈和无奈,她很想给丈夫擦眼泪,但无奈无法动弹。

数九寒天,张顺清就在这个毫无遮挡的土房门口睡了醒,醒了睡,她甚至都不记得自己在这门口睡了多久,只知道是她的大女婿天还没亮,就把她扔在了门口,然后人就消失不见了。

母亲已经瘫痪得无法动弹,没人照顾就没法吃饭,不能下床,大女婿为何如此狠心,将无行动能力的老母亲丢在门口不管不顾,本来协议好的事,又突然变卦了呢?

病重老人带着孙子千里寻母(老人辛苦养育一儿三女)(7)

久病床前无孝子

见冯迪华门前有如此大动静,隔壁邻居都赶来看,知情的人更是指责张顺清的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大逆不道,毫无人性!

冯迪华作为丈夫的确是有照顾老伴的责任,但已经81岁的人,也已经到了需要别人照顾的时候,他还怎么能顾得到一个瘫痪的人呢?要说照顾母亲责任最大的还是张顺清的四个子女,赡养老人是他们无法推卸的义务,也是作为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没有太多精力照顾的冯迪华都已经出钱了,为何这些子女们还是要把母亲送回来呢?

距冯迪华的小土屋不到100米的地方,就是张顺清二女儿的家,明明近在咫尺,还对老母亲视若无睹?

病重老人带着孙子千里寻母(老人辛苦养育一儿三女)(8)

二女儿家

二女儿表示:她没有逃避照顾母亲的责任,今年上半年,老母亲就在她家里住了大半年,如今轮到大姐照顾了,是大姐和大姐夫把老母亲送回来的,与她无关。

邻居们听到二女儿如此说法,作为旁观者都气不打一处来,他们一致认为就是子女们逃避赡养责任,才会造成如今老人被弃的局面。

病重老人带着孙子千里寻母(老人辛苦养育一儿三女)(9)

张顺清二女儿

那么,这件事情的导火索,张顺清的大女儿大女婿人又在哪里呢?

当冯迪华来到5公里外的大女儿家时,家里空空如也,没见一个人影,看起来像是在躲避。附近的邻居说:张顺清的大女儿去城里儿子家照顾孙子了。为了照顾孙子抛弃母亲的人,以后还能得到子女的孝顺吗?

病重老人带着孙子千里寻母(老人辛苦养育一儿三女)(10)

寻找两个女儿无果,冯迪华带着愤怒和伤心回到了家,现在到了老伴该吃饭的时候了。因为年老瘫痪,张顺清的消化系统十分脆弱,只能以开水泡饭为食。

冯迪华端着碗,拿起勺子,颤颤巍巍的给老伴喂食,一勺、两勺...喂着喂着他又痛哭了起来。自己这个耄耋的老人本身就有心脏病,每日都要靠药续命,自己都照顾不了,还怎么能照顾一个已经全身瘫痪的人呢?

病重老人带着孙子千里寻母(老人辛苦养育一儿三女)(11)

病重老人带着孙子千里寻母(老人辛苦养育一儿三女)(12)

周围的邻居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他们表示冯迪华还年轻的时候为了张顺清一家付出了很多,两人刚结婚时他照顾这四个孩子;儿子结婚他出钱买房买车;年纪大了他带孙子,把在中学食堂的职位给了小女儿;如今81岁了还把每个月900块的退休工资给孩子照顾妻子。能做的他都做了,真的已经仁至义尽了。

看着孩子们为了甩掉瘫痪母亲,躲得躲,逃得逃,冯迪华无奈找到了张顺清的小女儿,这是他一手带大的,也是和他关系最好的。

病重老人带着孙子千里寻母(老人辛苦养育一儿三女)(13)

张顺清小女儿

小女儿给父亲倒了一杯热水,耐心劝解、轻声安慰,可冯迪华还是止不住地哭,他知道小女儿是四个孩子中最不能照顾老伴的那一个。为什么呢?

原来,小女儿有先天性心脏病和冠心病,前段时间刚换了心脏瓣膜,如今也会经常发病,发起病来手脚无力,全身还止不住地颤抖。原本是顶替了父亲的职位,可因为失去了劳动能力也没有办法再工作了。

病重老人带着孙子千里寻母(老人辛苦养育一儿三女)(14)

一个体重不到70斤,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的人,又怎么可能照顾得了瘫痪的老母亲?但即使因为身体不好不能照顾母亲,但小女儿每个月还是拿会出400块钱,作为她不能照顾母亲的补偿。

在冯迪华说出大女儿将母亲丢回给他后,小女婿主动给张顺清的子女们打起了电话,表示会把哥哥姐姐们叫到一起,来商量解决老母亲的赡养问题。

病重老人带着孙子千里寻母(老人辛苦养育一儿三女)(15)

嫁出去的老母亲,泼出去的水?

在小女婿的组织下,张顺清的四个子女聚在了一起,这也是大女儿和儿子在出此事后,第一次露面。还没等大女儿开口,那个把张顺清丢在室外的大女婿就先发制人,说出了他们不照顾老人的理由:

“我老婆也有五十五六了,她身体不好,有肩周炎,照顾不了。所以说我只能把她(张顺清)送回来。”

大女婿倒不含糊,首先自己就承认了是他把老人放在大门口的,但是,妻子有肩周炎就是他们把一个瘫痪的老人丢在寒风中,无人问津的理由吗?

病重老人带着孙子千里寻母(老人辛苦养育一儿三女)(16)

张顺清大女婿

接下来轮到张顺清的儿子了,他也不兜圈,表示:想要他把老母亲接过去不是不行,但有一个条件必须答应,那就是冯迪华也要跟着一起去,在他照顾母亲的时候搭把手。

感情这是让冯迪华出钱又出力啊!但冯迪华会同意吗?

病重老人带着孙子千里寻母(老人辛苦养育一儿三女)(17)

张顺清儿子

冯迪华表示:他的这个情况全村上下都知道了,心脏不好、肺不好,一个81岁的老人怎么照顾得好瘫痪的老伴,他不同意。

这时,“义愤填膺”的儿媳妇站了出来,她也要讲出她的理由:

“个人发表个人的意见,我的意见就是我是她(张顺清)儿媳,我自己一个80多岁的娘得了老年痴呆症,有个2岁的孙子要带,还喂了2只母猪,家里还有很多事要做,要干活。要是接她回去,我根本吃不消是吧。”

张顺清儿媳妇义正言辞地说,她家里也有实际困难,如果冯迪华不和母亲一起回去,那么他们一家一天都不会对母亲负责,负责不了。

病重老人带着孙子千里寻母(老人辛苦养育一儿三女)(18)

张顺清儿媳妇

再来看张顺清的儿子,一副“娶了媳妇忘了娘”的态度,媳妇说话时,他闷不吭声,问到他时,就说自己家还有一个丈母娘要照顾。

合着丈母娘要比亲生娘要亲,老年痴呆需要照顾,瘫痪就不需要照顾呗!儿子就这样的态度,也难怪周围的邻居都说他们不是人,是白眼狼!

儿媳妇说完还不够,当着众人的面又从自己口袋里拿出两瓶药,开始卖起了惨:

“我承担不了,你以为我是好人啊!我的药都是随身带着的,我脑动脉硬化发了15年了,有心肌梗赛冠心病4、5年,我怎么负责得了?”

病重老人带着孙子千里寻母(老人辛苦养育一儿三女)(19)

一个瘫痪的老人,一天三顿饭、几次上厕所,又能有多麻烦?母亲辛苦生下孩子,又拉扯长大的过程中,不知道付出了多少劳累和辛苦!儿子照顾母亲合情合理!周围的人都在苦口婆心的劝张顺清的儿子,眼看儿子也有点动情了,此时,儿媳妇又跑来插一脚:

“我们来把事情解决好吧?老人跟我们可以,先算清账,以后不再跟他(冯迪华)有任何来往,生我归我养,死归我照顾,34年算30年,一年多少钱,一次性补清给我,我把人拖回去,再与他无瓜葛,也不用去姐姐那,妹妹那,都归我承担责任,可以吧!”

说了半天,张顺清的儿媳竟是要跟冯迪华要30年的保姆费,在她看来,老两口33年的婚姻关系不过是雇佣关系,只要冯迪华给钱,她就把张顺清接走。这一说法彻底激怒了冯迪华!他上前去讨要说法,却被儿媳妇叫人把他撵了出去。

病重老人带着孙子千里寻母(老人辛苦养育一儿三女)(20)

隔壁邻居听闻张顺清儿媳要保姆费的一番话,也是气得火冒三丈,他们纷纷表示:要说当保姆,那也是冯迪华给张顺清当保姆!30多年来,张顺清不愁吃不愁喝,洗衣做饭都是冯迪华操办,冯迪华节衣缩食的对张顺清一家人好,付出了如此多,现在还要给他们保姆费,实在是太可恶!太无情了!

病重老人带着孙子千里寻母(老人辛苦养育一儿三女)(21)

附近邻居

邻居帮冯迪华出头,与张顺清的儿媳扭打了起来,场面一发不可收拾。

话已至此,不管冯迪华是否答应去照顾老伴,张顺清都是这4个子女的亲生母亲,赡养母亲难道不是他们应尽的义务吗?!

眼见双方又吵又打,不可开交,张顺清的儿子站出来表了态:老母亲他可以接回去,但冯迪华要把给母亲的4万块丧葬费给他,而且两人还要离婚,不然免谈。

病重老人带着孙子千里寻母(老人辛苦养育一儿三女)(22)

为爱结婚,又为爱离婚

第二天,冯迪华的小土房前又聚了一堆人。只见他颤颤巍巍的手上拿着4摞人民币,看来,冯迪华妥协了。邻居们看着他做出此举,满是心疼和无奈:

“不吃油,他们两个老人都舍不得吃油,就是为了省钱,现在没人赚钱了。”

“他在湘阴都不搭车回来,都是走路回来,就这几年都这样。”

冯迪华辛苦了一辈子,什么都舍不得,辛苦攒下了8万块钱,原本打算4万留给自己百年之后用,4万留给妻子。1年前,冯迪华就从中拿出了4万块,给到了张顺清的弟弟协商照顾妻子的事,如今协商失败,张顺清弟弟也不愿把那4万块钱还回来,冯迪华只能把留给自己的4万块拿出来,给张顺清的儿子。

病重老人带着孙子千里寻母(老人辛苦养育一儿三女)(23)

冯迪华还从柜子底下拿出了两老的结婚证,他表示只要张顺清的儿子履行承诺,他可以和妻子离婚。张顺清也说,只要不拖累丈夫,她做什么都可以。

33年前,两个人为爱结婚,33年后,两个老人又为爱离婚。眼前的场景,真是令人唏嘘!

病重老人带着孙子千里寻母(老人辛苦养育一儿三女)(24)

两天后,冯迪华按照约定,带着4万块钱来到了湘阴县妇联,准备和张顺清的儿子儿媳商量赡养问题。

可张顺清的儿媳又变卦了,她不仅要这4万块的安葬费,还要冯迪华每个月给900块的生活费,先交10个月。也就是说,冯迪华要一次性拿出49000元给她。

病重老人带着孙子千里寻母(老人辛苦养育一儿三女)(25)

陪同冯迪华前往的侄女听到这番话,简直气急了:

“张顺清有亲生儿女,我叔叔没有亲生儿女,他的工资总共就900块一个月,要是病了怎么办,谁负责?吃都没有吃的,他不就只能等死了!”

“协商的就是一次性给4万块,省的他们一没钱用又把张顺清送过来,好像我叔叔这里是个金库一样的。你看我叔叔住的房子就知道了,住的什么地方,吃的什么东西!”

冯迪华的侄女坚持只有4万元的善后费,张顺清的儿子把母亲接走,可张顺清的儿媳妇,丝毫不让步,不给49000就不行。

病重老人带着孙子千里寻母(老人辛苦养育一儿三女)(26)

冯迪华的侄女

眼见双方僵持不下的局面,妇联的工作人员尽力地做了调解,可张顺清的儿子态度坚决:

“通过政府解决我就接回来,没解决我们就不接回来,我通过法律来解决,如果是我有罪,我愿意去坐牢。”

“她是嫁出去的女,如果法律判我坐多久牢,我就坐多久牢,行吧!”

不管妇联的工作人员怎么解释和开导,张顺清儿子还是坚持要冯迪华出钱,钱不到位他们就不接。这样的儿子让老人得多寒心!

病重老人带着孙子千里寻母(老人辛苦养育一儿三女)(27)

冯迪华看不下去了,他把妇联的工作人员拉到一边,表示他愿意出这49000元,他会去借钱把这9000元补上,只要他们能照顾好妻子。

赡养父母,是每个子女都应该尽的义务,怎能以钱为条件,人性何在?

结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无论张顺清是再嫁还是改嫁,子女仍是母亲的亲生孩子,都有责任和义务赡养。

虽然如今是冯迪华的妥协才没能让一家人对簿公堂,但若张顺清的儿子真因为不赡养母亲而上了法庭,那么,他等来的一定是严厉的惩罚!是人儿女,将来也会为人父母,换个角度想,这样的做法让自己的孩子看到了会作何感受,自己未来的结局又将会是怎样?

人在做,天在看,不要因为自私自利泯灭了人性!

病重老人带着孙子千里寻母(老人辛苦养育一儿三女)(2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