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基础知识(基因原来可以这样解读)

在电视上,看到明星的子女,会忍不住说:哇,他们长得真像,感觉就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你可能会说,因为她遗传了父母的基因。

那什么是基因呢?

作为研究了二十多年基因的尹烨写了一本名叫《了不起的基因》,,在书中关于基因的17个主题,讲述了不可思议却使用有趣的基因,常识,探寻人类繁衍、疾病、命运背后的的奥秘。

基因的基础知识(基因原来可以这样解读)(1)

01 什么是基因

一说道基因,就会想到DNA,简单来说,就是携带遗传信的的DNA。

作者尹烨在书中说:我们的每个人的基因组大小约3Gb,意味着由30亿个碱基对构成。我们可以用扑克牌来比喻更为理解,A、T、C、G四种碱基对应扑克牌的四种花色,且A只匹配T,C只能匹配G,这四种花色两两配对形成了30亿个碱基对。

正好这30亿个碱基在我们的生殖细胞里被分为23摞,每一摞就相当于一条染色体。

我们人类正好有23对,46条,其中有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性染色体是XY即为男性,XX即为女性。

但是如果碱基在关键位置细微的不同就会发生基因的突变,很可能会出生缺陷、恶性肿瘤、或者罹患各种传染病、感染疾病。

基因的基础知识(基因原来可以这样解读)(2)

02 性别的博弈

原来世上本无性,基因自扰之。在低等生物时期,生命没有雌雄之分。

随着外界环境的复杂,生物也在不断演化。它们其中一部分从无性生殖转变为有性生殖,性别也就随着产生。

有性生殖让不同的基因高效组合,快速丰富基因的多样性,才能更好地来适应环境。

在生物世界里,生存的核心就是基因的传递。

基因是不断自我复制的机制,它决定了很多物种不是一夫一妻制——对于女性希望自己由更多的伴侣来为下一代寻找更好的基因,而男性则希望自己的基因广泛传播。

对于人类,男女性别在不同时期,是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社会属性,但当我们跨越是时空统观自然与社会的发展,就会发现男女在性别上在不断的互相博弈与选择中。

基因的基础知识(基因原来可以这样解读)(3)

03 死亡只是个程序

生与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科学家不断探索的未知领域。

当我们人死后,身体变成什么?答案是:一堆白骨。

当我们亲人在得知自己的生命在进入倒计时,会最后挣扎一次。求生的信号会不断地传送,告诉大脑:“哥儿们,再不努力,我们可能到子厚想说的话都说不了。”于是,大脑下达了最后一条指令,启动了”回光返照模式“。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我们出生后必有死去的一天,但是我们却为了离开的那一刻无憾,像夏花一样绚烂地用力生活,为了给世界留下些什么而权力打拼,让自己终生处于更好的状态。

基因的基础知识(基因原来可以这样解读)(4)

总结

基因真的很了不起,对于基因,你值得了解更多,这本《了不起的基因》将会为你开启基因的探索之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