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致癌物有多可怕(被列为致癌物的幽门螺旋杆菌到底是什么)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1年12月21日,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发布了第15版致癌物报告,与第14版相比,本次新增8种物质,“幽门螺旋杆菌慢性感染”首次被该报告列入人类致癌物,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幽门螺旋杆菌致癌物有多可怕?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幽门螺旋杆菌致癌物有多可怕(被列为致癌物的幽门螺旋杆菌到底是什么)

幽门螺旋杆菌致癌物有多可怕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1年12月21日,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发布了第15版致癌物报告,与第14版相比,本次新增8种物质,“幽门螺旋杆菌慢性感染”首次被该报告列入人类致癌物。

在我国,幽门螺旋杆菌平均感染率为近60%。那么,究竟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为何它被列为致癌物?感染这种细菌后致癌概率有多大?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有什么症状?需要治疗吗?它的传播途径又有哪些?如何预防?

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幽门螺旋杆菌,也叫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形、微需氧,也就是在5%左右低氧环境下生长较好的细菌。幽门螺旋杆菌能够在强酸性的胃液中存活,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可以从人体胃部被分离培养出来的微生物。1983年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检组织中成功分离。因此可以说,幽门螺旋杆菌是“定植”在人体胃部。所谓“定植”,指的是微生物或细菌,在人体一定部位定居并不断生长、繁殖后代。它们必须依靠人体不断供给营养物质,同时也对人体产生影响,比如导致感染。

那么,幽门螺旋杆菌有多普遍呢?据专家介绍,它在全球自然人群的感染率超过50%,在我国,各个地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概率有明显差异,平均感染率为59%,其中儿童的感染率平均为40%。

幽门螺旋杆菌为何被列为明确致癌物?

对于这种跟人体胃部密切相关的细菌,幽门螺旋杆菌先后被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卫生部门列为明确致癌物,意味着什么?来听听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沈琳的解读。

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就会得胃癌吗?

被列为致癌物,说明幽门螺旋杆菌跟胃癌确实有关联,但并不是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就会得胃癌。专家表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从目前的研究看,约10%到20%的感染者会出现消化道溃疡。不到1%的感染者发生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可能有癌变的风险。此外,幽门螺旋杆菌是一个大家族,有很多不同的毒株,致病性也千差万别。

多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没有明显症状

专家还指出,大多数人在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那么,一旦测出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就一定需要治疗吗?我们继续来听专家的解读。

幽门螺旋杆菌能根除吗?如何根除?

看来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并不是100%都需要去治疗,但是对于需要治疗的情况,又该如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呢?

中国科协“源新闻”专家库成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刘建湘:如果要根除的话,用各种方案,一般最开始是三联方案,现在是四联。四个药一起吃,抗生素不同的搭配,然后胃药不同的搭配 就是这样。

记者:为什么需要这种多抗菌(生)素联合起来对付它呢?

中国科协“源新闻”专家库成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刘建湘:因为它如果在胃里面,就有胃酸,等于有黏液保护着它,所以需要我们把胃里的胃酸先抑制了,然后细菌才能够有效根除。

如何预防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看了以上的介绍,我们再来给大家划划重点:首先幽门螺旋杆菌和胃癌不能直接划等号;其次,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治疗。不过这毕竟是细菌,对人体有害,想要预防,先得搞清它的传播途径。

专家告诉我们,幽门螺旋杆菌主要通过口口、粪口传播,也叫消化道传播。所谓“粪口传播”是指一些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能够在人的大便中存活,排出体外后,散播到环境中,污染了食物、衣物、水源等,就会病从口入,传染给人。

如果要远离幽门螺旋杆菌,应该养成这些习惯:

1.餐具消毒、分餐。

2.不吃生食或太烫的食物。它们会刺激胃黏膜,降低其抵抗力,从而为幽门螺旋杆菌的入侵创造条件。

3.不要“口对口”喂饭。有些老人喜欢嘴含食物喂孩子,这是非常容易传染的途径之一。

4.及时洗手、清洁口腔。

5.高危人群应定期体检。具体来说,应每2~3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