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上病毒传播(病毒在飞机上的传播概率多大)

如果飞机上的病人打了一个喷嚏,意味着什么?

美国Ansys公司利用计算机仿真系统,模拟了喷嚏微粒在机舱中的传播过程。乘客的一个喷嚏,会将带有细菌和病毒的飞沫高速喷射到空气中。

飞机上病毒传播(病毒在飞机上的传播概率多大)(1)

虽然各大机场已启动了飞机上病毒传播(病毒在飞机上的传播概率多大)(2)登机前的体温检测,但疫情之下,在狭窄密闭的机舱空间,和陌生人共处几个小时,难免让人心存忧虑。

《生命时报》飞机上病毒传播(病毒在飞机上的传播概率多大)(3)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飞机上病毒传播(病毒在飞机上的传播概率多大)(4)关注)采访专家并综合最新研究,指导你乘坐飞机时如何避免感染。

受访专家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病科副主任医师 欧阳奕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 范志伟

北京急救中心急救专家 贾大成

本文编辑丨杨萌

病毒在飞机上如何传播?

TED的一位演讲者——17岁的哈佛学生Raymond Wang,利用用流体动力学创建了飞机上空气流动的计算模型,对飞机上的病毒传播方式给出了更详细的解释。

飞机上病毒传播(病毒在飞机上的传播概率多大)(5)

研究表明,机舱中的空气由机舱的顶部和侧边进入(蓝色箭头),然后经过高效的过滤器离开机舱(绿色箭头),有99.97%的病菌会被过滤掉。

飞机上病毒传播(病毒在飞机上的传播概率多大)(6)

而如果飞机上有人打了喷嚏,附近的空气就会呈漩涡态反复打转,然后才会从过滤器排出。

飞机上病毒传播(病毒在飞机上的传播概率多大)(7)

当中间的乘客打喷嚏时,悬浮的飞沫云在气流的带动下,会继续向旁边和后面的乘客传播。

靠窗座位感染概率小

对乘客而言,与病人同乘一架飞机,特别是坐在同排或前后两排,可能会比较危险。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坐飞机时,前三排后三排为密切接触者。

(点击查看大图)

飞机上病毒传播(病毒在飞机上的传播概率多大)(8)

(图片来源:国家地理中文网)

对于其他乘客,这种危险并不显著,因为客舱空气在横断面上循环,飞沫的播散被限制在少数几排座位。

在1月30日的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民航局飞行标准司司长朱涛介绍,飞机在设计时考虑了运行过程中的通风要求,客舱空气每2到3分钟置换一次,每小时置换20到30次。

飞机通风系统主要使空气上下流动,而非前后流动,这种循环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病毒在飞机上扩散蔓延的可能。

此外,民航局也要求飞机飞行中使用最大通气量,并增加机舱消毒频次。目前的航班普遍采用所有旅客和机组人员检查体温等预防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发病乘客飞机上病毒传播(病毒在飞机上的传播概率多大)(9)登机,从而保证其余乘客的安全。

乘机时,做到6点避免感染

疫情当前,应尽量减少出行。出行时必须采取妥善的防护措施,减少与他人的接触。

01 佩戴口罩

机场整体环境比较宽敞,只要合理佩戴医用卫生口罩,就能实现基本防护。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长途旅行最好多准备几个医用卫生口罩,以便及时更换,减少细菌滋生。

02 携带消毒用品

由于飞机上对乘客携带的物品有严格的规定,很多杀菌用品无法携带。

建议根据安检要求,随身携带含有酒精的小型免洗洗手液、消毒湿巾或棉片,以便清洁双手和可能触碰到的地方。

(点击查看大图)

飞机上病毒传播(病毒在飞机上的传播概率多大)(10)

(图片来源:中国民航报)

上机后,可以用酒精棉片或者消毒湿巾擦拭小桌板、窗户、座椅扶手等。

03 常洗手

若手上沾染了可见的污渍,必须直接用流动水洗手。使用的清洁产品,酒精含量至少要超过 60% 。

正确洗手步骤:

  • 用干净的流动水冲湿双手;

  • 使用洗手液或肥皂,并将泡沫均匀涂抹在手心、手背、指间和指甲下方;

  • 揉搓双手至少20秒;

  • 用干净的流动水反复冲洗。

04 选择靠窗座位

有研究指出,飞机上靠近过道位置的乘客离开座位频率,远高于坐在靠窗座位的乘客,同时他们的感染疾病的比例也更高。

乘机时,尽量选择靠窗的座位,并且不要在机舱内来回走动。

05 尽量隔开坐

如果选不到靠窗座位,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王斌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分散来坐,相互间隔出空位,避免吸入患者咳出的飞沫,或被其直接接触而感染疾病。

06

减少饮食

在飞机上,尽量避免摘下口罩进食。如果一定要吃,务必先清洗双手,不要用双手直接接触食物。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乘机前先确认自身身体状况。如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最好不要再乘车、乘机,以免传染他人。保护自己的同时,请为他人安全健康着想。

洗热水澡能不能抗病毒?感染科专家告诉你真相营养专家10个「居家饮食处方」,教你科学“吃”出抵抗力

@在家憋烦了的人,这6件事可以帮你再坚持一下

这件和「戴口罩」同样重要的小事,一直都被你忽视了

手机也可能是新冠病毒载体!疾控专家1分钟演示「手机消毒法」

疫情下的老年人如何避免感染?这18个建议转给爸妈看

【疫问医答】即将返岗工作的我,该如何预防感染?

疫情下的“宅”家锻炼指南,让你不出家门也能动起来

多家中医院实名推荐:7个方子有助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疫问医答】手机、超市物品、扶手……可能间接传播新型冠状病毒吗?

冠状病毒与人类“纠缠史”

【疫问医答】哪种特征的发热需要警惕?

一座一座城“封”了,别一颗一颗心“崩”了

疫情笼罩下的春节怎么过?六大呼吸科专家权威提醒

【疫问医答】一份新型肺炎轻症患者的“居家隔离指南”

漫说疫事|这个春节,我们打一场特殊的战“疫”

【疫问医答】“重大突发公卫事件一级响应”意味着什么?

爸妈,听话!预防新型肺炎,请听儿女6句劝

请扩散!面对疫情,我们有9个呼吁

【疫问医答】增强免疫力,有助于对抗新型冠状病毒吗?

除了不去武汉、戴口罩,我们还能做什么?

【记者直击】疫情中的春运回家路

汽车、火车、飞机……这份“防肺炎交通指南”助你安全回家

社评:必须向顾全大局的所有武汉市民致敬

【疫问医答】怎样分清“普通感冒”和“新型肺炎”的区别?

关于新型肺炎的13个疑问,卫健委专家给出了答案

权威解读:新型冠状病毒,是怎么从动物传染给人的?

划重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8问钟南山院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