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路地名拼音的拼写(北京地名罗马化拼写的谬误)

摘要:在回顾我国地名罗马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遵循地名罗马化的基本理论和原则, 根据实际调查材料,分析了当前北京交通干道沿线指路牌与立交桥地名牌上不符合地名国际标准化拼写要求的若干谬误, 讨论了其产生背景与当前急需采取的纠正措施。

关键词:北京; 地名; 罗马化

南京路地名拼音的拼写(北京地名罗马化拼写的谬误)(1)

北京地名是北京文化的载体之一,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按照2008年奥运会独具特色的“人文奥运”理念,对传统地名与旧城改造所涉地名的保护,已被列入《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与《北京奥运行动规划》中。但是,当前北京的部分地名标识,主要是交通干道沿线的指路牌与立交桥地名牌的地名罗马化拼写形式,并不符合我国地名国际标准化的规范。在奥运会日益临近的形势下,回顾地名标准化在我国和北京的发展历程,遵循地名罗马化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来分析北京地名罗马化拼写的现状,促使政府有关部门对照相关法规迅速匡正谬误,将有助于科学地展现北京的历史人文特色与当代文化风貌。

一、地名罗马化的发展历程

对北京大街小巷的地名牌稍加注意就不难发现,大多数地名在醒目的汉字之下,还有一种以罗马字母拼写的形式,这就是在联合国推动下实现地名国际标准化(单一罗马化)的产物。为了分析当前北京地名罗马化拼写存在的谬误,有必要对某些基本概念和地名罗马化的历史加以简要说明。

作为专有名词或词组的地名,通常具有语音、字形、语义三项基本要素。从语词结构着眼,大多可以划为用来区分个体地域的“专名”与表示该地域所属类型的“通名”两部分,如“玉泉山”的“玉泉”与“山”,就分别是地名的专名和通名。地名在不同语言文字之间的相互引用,是国际交往的需要。人们一般无须了解地名的语义,但同一地名在不同语言文字系统中的读音与拼写形式却也很难一致。在读音与字形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只能致力于在不同文字系统之间求得地名书写形式的统一。

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于1953年开始酝酿实现地名拼写标准化的途径。鉴于罗马字母已经在国际间通用,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与地名专家组制定了地名“单一罗马化”的原则,即各国的地名在国际场合都只采用一种罗马字母的拼写形式。采用非罗马字母语言的国家(例如中国、韩国、日本),需要提供一种作为本国地名国际标准的罗马字母拼写形式,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地名书写的国际标准化。我国地名在不同的罗马字母文字系统中,曾长期采用从西语习惯出发设计的威妥玛式等外来拼写形式,这种拼写法并不完全符合汉语的语音特点。1958年我国公布了《汉语拼音方案》,对罗马字母的发音有了自己的规定。1977年9月在希腊雅典举行的联合国第三届地名标准化会议通过决议,“建议采用汉语拼音作为中国地名罗马字母拼法的国际标准”。1978年9月26日,国务院批转了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国家测绘总局、中国地名委员会《关于改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我国人名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的报告》。1979年6月15日,联合国秘书处下发了《关于采用汉语拼音的通知》。1982年8月1日,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出ISO-098号文件,《汉语拼音方案》从此成为世界文献工作中拼写有关中国的专门名词和词语的国际标准。在此前后,我国关于地名国际标准化书写的实施细则相继公布北京市地名办公室等部门遵循相关法规,在推动北京地名国家标准化与国际标准化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当前北京主要交通线的地名标识中随处可见的罗马化拼写谬误,只是若干行政管理部门近期制造出来的新问题。

二、衡量北京地名拼写现状的理论前提

根据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制定的原则及其在我国的具体实践,衡量北京地名罗马化拼写的现状,需要恪守下列两个理论前提。

首先,中国地名的罗马化并不等同于地名的英文拼写。由于历史的原因,英文在当今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已是不争的事实。即使如此,各国制定的本国地名的罗马化形式,依然并不等同于英文拼写,而英文也只是众多罗马字母文字中的一种。《汉语拼音方案》是我国根据汉语自身的语音特点制定的,汉语拼音字母与英文字母都属于罗马字母,但汉语拼音并不是像英文一样的拼音文字。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中国地名时,依据的是地名的语音,所得到的结果则是一种重形轻音、不管阴阳上去四声的书写形式,适用于在所有罗马字母系统的文字而不仅仅是英文中引用,这样就不可能也不应该以英文拼写为标准。此外,这种拼写形式是由我国法定而向外公布的,我方从“名从主人”的原则出发,是中国地名国际标准的授予者;世界各国的使用者则须“入乡随俗”,是中国地名国际标准的接受者。彼此之间的授受关系如此清楚,国人只需按照政府和联合国通过的法规行事,根本不应该在已有法定标准之外去设计中国地名的所谓英文拼写法。

其次,国家法规是地名拼写的唯一依据。联合国通过我国的地名国际标准化方案前后,我国有关部门陆续颁布了《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等法规。对北京地名的拼写而言,下列几条规定值得注意:第一,专名和通名分写,如果不是全部使用大写字母,则地名的头一个字母大写,分写为几段的地名,每一段的头一个字母大写。如“昆明湖”拼作Kunming Hu,“苏州街”拼作Suzhou Jie,“玉泉山”拼作Yuquan Shan。第二,地名中的附加形容词,一般作为专名或通名的组成部分,至于是修饰专名还是通名,可按词义或习惯拼写。如“潮白新河”拼作Chaobai Xinhe,“西三环路”拼作Xisanhuan Lu。第三,起地名作用的建筑物名称,能够区分专名和通名的,两部分应当分写。如“航天桥”拼作Hangtian Qiao。类似的规则时或略有修改,其基本精神则一直延续,成为北京市地名办公室等机构推进地名标准化的主要依据。

南京路地名拼音的拼写(北京地名罗马化拼写的谬误)(2)

三、北京地名罗马化拼写谬误的基本类型

地名标志是地名的形象化表示方式之一,其书写理应符合国家规范,在地名的罗马化拼写方面,尤其要坚持本国既定的国际标准化原则,这个问题关乎国家尊严与法律的严肃性。北京作为一个即将举办奥运会的大国首都,不仅是国内其他省市的样板,而且还代表着中国在世界面前的文化形象。从这个角度观察,大量似是而非、率意而为的英文拼法充斥在主要交通干道沿线的地名牌上,成为当前北京地名国际标准化进程中急需遏止的倒退行为。这里仅以对四环路沿线五棵松至北辰路一段的调查为例,透视当前北京在地名罗马化拼写方面发生谬误的基本类型。

第一,通名拼写大多改用英文,仅有少量符合规范的拼法未改。根据近几年的观察,在北京获得奥运会主办权后的某个时期,四环路上从五棵松至北辰路一段,立交桥上悬挂的地名标识,其通名部分的罗马化形式几乎无一例外地由原来的汉语拼音改为英文拼写,如“五棵松桥”由“WUKESONG QIAO”改为“WUKESONG Bridge”,“定慧桥”由“DINGHUI QIAO”改为“DINGHUI Bridge”之类。在沿线高高树起的指路牌上,路名的拼写也大致相同,如“永定路”由“YONGDING LU”改为“YONGDING ROAD”(ROAD或略为Rd),“苏州街”由“SUZHOU JIE”改为“SUZHOU St”。与此同时,可能是因为工作的匆忙,尚有五块符合国家法定拼写规范的指路牌:“六郎庄路-LIULANGZHUANG LU”,“定慧桥-DINGHUI QIAO”与“田村路-TIANCUN LU”,“石景山-SHIJING SHAN”与“五棵松桥-WUKESONG QIAO”,“蓟门桥-JIMEN QIAO”与“成府路-CHENGFU LU”,“四季青桥-SIJIQING QIAO”与“航天桥-HANGTIAN QIAO”,有幸成为逃过更改拼写法命运的“漏网之鱼”。此外,通名拼写分别属于汉语拼音与英文范畴的“沙窝桥-SHAWO QIAO”与“永定路-YONG-DING RD”,“四通桥-SITONG QIAO”与“万泉河路-WANQUANHE Rd”、“成府路-CHENGFU Rd”,在一块牌子上“和平共处”;健翔桥旁的“马甸桥-MADI-AN QIAO”和“志新路-ZHIXIN Rd”,两块指路牌“比邻而居”。

南京路地名拼音的拼写(北京地名罗马化拼写的谬误)(3)

第二,通名部分的字母大小写与专名部分不统一。使用英文拼法书写地名的通名,已与我国的法规背道而驰。即使退一步只从书写形式上衡量,大多数指路牌上地名通名的字母大小写也与专名部分不一致。不论何种字母,或全部大写,或每段的字头大写,都体现着书写规范化的精神。对四环路沿线指路牌的调查显示,它们大部分保留了原来按汉语拼音字母大写的专名部分,而更改为英文拼法的通名部分,绝大多数只是字头大写,如Bridge、Road等。“中西合璧”的拼法已不可取,书写规则的杂乱进一步增添了拼写的不协调。

第三,全盘英文化的地名拼写,或歧义纷出,或不合文法。有些指路牌上地名的专名和通名全部使用英文,但同一块牌子上不同地名的拼写原则却相互矛盾,而英文拼写本身也没有准确传达出该地名在汉语中的含义。这种做法比通名由汉语拼音改用英文,在非规范化的方向上滑得更远。事实上,指路牌使用的英文只是拼写者自己所理解的英文,其试图传达的地名含义很有些“一厢情愿”的味道。例如,西四环路上的一处指路牌,在汉字的“香山”、“玉泉山”之下,分别标有英文字Fragrant Hills Park与Jade Spring Hills。前一种英文拼法尚能勉强与汉语名称的语义相通,有“香山公园”的意思;后一种则由于各个单词在英文中的一词多义,所传达出的语义不是单一的,显然不能保证与汉字的含义一致。再如,“八大处”在指路牌上被拼成Eight Sites Park,同样会因为site的多义性而令人不知所云。至于“沙窝北桥”拼为“N.SHAWO Bridge”,“西四环北路”拼为“W.4th Ring Rd.N.”之类,几乎将中国地名罗马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所有非规范化做法集于一身。不难推想,如果用这样的拼写形式进行中外交流,结果只能是“中国人听不懂,外国人不明白”。

第四,汉语拼音与外语惯用的拼写形式并存,同一指路牌上的地名却采用不同的拼写规则。某些地名在英文中有比较常用的拼写法,如“颐和园”拼为“Summer Palace”之类。当我国制定了自己的地名罗马化方案以后,外语惯用法可以在行文中以附注方式出现,地名标识上则应按照法定的汉语拼音规则拼写。而在四环线的指路牌上,同一个“颐和园路”,既有“YIHEYUAN Rd.”这样专名用汉语拼音、通名用英文缩写的拼法,也有“Summer Palace Rd”这样全部依从英文的形式。前面提到的以英文拼写“玉泉山”、“香山”的同一块路牌上,还有“火器营桥”被拼作“HUOQIYING Bridge”,三个地名既不统一于汉语拼音,也不统一于英文,暴露了执行拼写规则时的相互矛盾与随意性。

南京路地名拼音的拼写(北京地名罗马化拼写的谬误)(4)

四、谬误起因与纠正措施

当前北京地名罗马化拼写的非规范化现象,集中在交通干道沿线指路牌与立交桥地名牌上产生这些现象的根源,首先在于盲目地搞所谓“与国际接轨”。打开国门以后的部分国人,显得过于为外来的客人担忧。在地名罗马化方面,他们不仅主张用英文拼写地名的通名,还尽可能促使某些地名的专名从汉语拼音改为英文,认为如此可使外国人一目了然。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形,除了急于走向世界的良好愿望之外,也不能不说多少反映了长期处于英美强势文化压抑下的某种弱势心理。中国地名的国际标准形式既然是以汉语拼音字母来拼写的,其中无疑要包括地名的全部,即专名与通名两部分。我国按照联合国的要求制定了自己的国际标准并推向世界,拼写规则的“授予者”与“接纳者”的关系不能本末倒置。如果看不到中国地名的国际标准在国外的应用情况,仅凭一己之见做出想当然的猜测,我国法律的严肃性、联合国决议的权威性必然大打折扣。退一步讲,即使为了迎接奥运会,为什么只用英文而不理会同样属于罗马字母文字系统的国际奥委会的第一工作语言———法语的拼写形式呢?如此朝令夕改,有法不依,自我拆台,在国际上恐怕也罕觅其匹。

在北京取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后,若干个“有关部门”匆忙采取行动,使英文拼法迅速遍布立交桥的地名牌与主干道的指路牌上。这样做的后果是,我国官方已经向世界公布且实行多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国际标准,由某些官方部门亲手在自己的首都把它变成了一纸空文,并为国内其他城市开了一个在地名国际标准化方面有法不依的例。当外国人来到北京后,看到这些“中西合璧”或中国人越俎代庖为他们设计的“全盘西化”的地名拼写形式,使用起来也未必如部分国人所猜想的那么便捷。抛开地名标准化原则与科学性不讲,一个最简单的问题是,假如不识汉字的外国人问路,所谓WUKESONG Bridge难道比他以大致差不多的发音念出来的汉语拼音WUKESONG QIAO更容易被普通市民听懂吗?除了个别的专门研究者之外,有几个外国人在地名的“符号意义”之外还需要了解“玉泉山”的语词含义,并需要借助于似是而非的Jade Spring Hills呢?为了方便各国游客,在旅游景点可以增加多种外文的说明牌。如果确有必要,还可以在出版物中增加地名通名的中外文对照表,而不应在改变国家既定的地名拼写规则上打主意。轻率地给业已推广多年的地名国际标准施行“外科手术”,恰恰不幸成了十足的国际玩笑。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地图集》英文版早已按照我国一系列既定的地名罗马化拼写规则推向世界时,当包括久负盛名的《泰晤士世界地图集》在内的欧美上百种地图集全面采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中国地名时,中国首都的地名又怎能倒退回用英文拼写并想当然地以为是在“与国际接轨”呢?

此外,周边国家地名罗马化的实践,不仅显示出中国地名的罗马化方案已被广泛接受,还证明了遵从本国地名的语音来确定其罗马化拼写形式的普遍性。例如,韩国1998年出版的1∶300万地图“MAP OF KOREA AND VICINITY”上,除了几处惯用的公海、海湾名称以英文拼出———“黄海”拼作“YELLOW SEA”、“朝鲜湾”拼作“Korea Bay”等之外,中国部分的地名一律按照汉语拼音拼写,如“渤海湾”作“Bohai Wan”,“山东半岛”作“Shandong Bandao”;对于韩国、朝鲜、日本的地名,也是按照朝鲜语或日语的发音拼写,而不是去搞什么英文拼法。可见,担心汉语拼音字母拼写的中国地名不利于国际交流是大可不必的。

鉴于我国的地名管理与规划、交通、公安、民政、测绘等多个部门密切相关的实际,目前首先需要有关各方增强对地名罗马化的认识,弄清地名罗马化与英文拼写的本质区别,从国家形象与法律尊严的高度看待中国地名的罗马化问题,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管理思路。其次,根据我国地名罗马化的实施规则,各方迅速统一行动,全面纠正指路牌与立交桥上所有不符合国际标准化要求的地名拼写形式,为奥运会营造和谐的文化环境。第三,坚决遏制地名的非规范化拼写可能向街巷胡同标识上的蔓延,保护来之不易的地名标准化成果。可以预期,当奥运会召开的时候,我国的地名罗马化将通过北京进一步走向世界,北京也将以历史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和谐发展给世界留下美好的印象。

我国地名译名体系的规范化问题

论盐城历史地名的挖掘与保护

重庆政区重复地名研究

两县重名的“后遗症”

南京路地名拼音的拼写(北京地名罗马化拼写的谬误)(5)

来源:《城市问题》

2005年第 4期

作者:孙冬虎

编辑:袁云

终校:陈汶灵

审订:伍晨嫣 黄海红 黄舒馨

图片来源:网络

南京路地名拼音的拼写(北京地名罗马化拼写的谬误)(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