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龙市建设规划(边陲明珠绽放新活力)
和龙市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南部,是图们江、海兰江的发源地,毗邻朝鲜咸镜北道和两江道,边境线长177.9公里,有1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2个国家级陆路口岸。和龙市是革命老区,也是全国首批33个生态示范区之一,是联合国老龄组织认定的“世界长寿之乡”“世界老年宜居宜游城市”。近年来,该市不断将创新活力注入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吉林省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致富带头人金君查看水稻晾晒情况。
“三库三平台”储备乡村人才
青瓦白墙的朝鲜族民居,金达莱造型的雅致路灯,宽敞整洁的道路 , 墙角堆叠的酱缸,宅院前苹果树梨树满是生活的味道,朝鲜族古建筑群处处是景致。三五成群的游客络绎不绝,有的谈笑着欣赏美景,有的品尝着民俗美食,悠然自得,好不惬意。一个文质彬彬的年轻人,领着一群游客,正绘声绘色地讲述着村子的故事。
这个年轻人是和龙市西城镇金达莱村党支部书记吴振镐,也是和龙市仙景台国家风景名胜区管理中心副主任。2021年,和龙市为选优配强农村干部队伍特别是村级“带头人”,以村“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下沉精锐力量,选派年轻干部到村参加换届选举任职村书记,吴振镐成为金达莱村党支部书记。
吴振镐到村任职后,第一时间摸清了村情村貌,充分挖掘村内民俗、旅游优势资源,在谋产业、立项目、促发展上下功夫,并主动与村“两委”干部一同谋划可长期发展的村级产业项目,为村域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吉林省和龙市龙城镇和兴村农户联系人入户宣传乡村振兴政策。
2021年以来,和龙市探索推行“三库三平台”模式,通过打造“年轻干部库”,搭建示范引领平台;打造“人才储备库”,搭建为民服务平台;打造“基层党员库”,搭建基层建设平台,将识才、留才、引才与日常活动相结合,依托各村级党组织常态化开展各类主题党日、环境整治等活动,严选“雏雁”,鼓励和引导各类人才留在和龙参与乡村建设,建好村级后备力量“蓄水池”,通过日常积累,逐步实现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乡村人才储备新格局。
2021年村级换届选举中,有350余名返乡创业、致富能人、退伍军人进入村“两委”,选派19名副科级干部到村任职,大专及以上学历相比上届提高46%,各类人才指标质量明显提升,为高标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夯实基层基础、汇聚人才保障,有效解决了部分村带头人队伍缺少“主心骨”的问题,进一步调动村“两委”及在村党员群众主动性、积极性。
“三产融合” 促进增收
站在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村口放眼望去,一栋栋整齐的房屋分布在道路两侧,蓝白相间的墙上画着一幅幅具有浓郁朝鲜族特色的生动墙画;沃野千里,无边稻浪,游客络绎不绝。光东村的致富带头人金君正在稻田里查看水稻长势。“鼓励我们要自己建立加工厂,提高农产品附加值。”2015年7月 16日,到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考察。在考察时的讲话为金君明确了带领全村走农业产业化、品牌化的底气和信心。
光东村地处黄金水稻带,好山、好水、好地、好气候孕育出十里飘香的稻米,在古代曾是皇家贡米,近年来又获评农业农村部水稻金奖。然而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种植方式和盲目追求产量的粗放型理念,让光东村的水稻产业难以做大做强。金君带领乡亲们成立合作社,发展有机稻米,推行“稻田养蟹”“鸭稻共生”的绿色模式。很快,水稻恢复了往日重如砂、亮如玉、溢馨香的品质。时光流转,来自光东村的“吗西达”品牌大米越叫越响亮,行销全国并出口日本、韩国等国家。
当地还依托民俗风情和绿色、有机大米品牌优势,积极发展“三产融合”,打造集农产品生产销售、民俗旅游、观光体验、风味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村田园旅游新区。同时围绕“大米”和“旅游”这两大主题,建设水上人家、水稻公园、村史馆等项目。如今,光东村依托水稻生产、大米加工发展起水田观光、民宿接待,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仅2021年一年就吸引游客50余万人次。
光东村只是一个缩影。和龙市坚持规划先行 , 科学制定村庄规划,按照“以点串线、连线成片”原则,依托乡村风貌与民族风情 , 将特色农业、产业建设、休闲旅游进行整合 , 倾力打造平岗平原稻田农家、易地搬迁新居、金达莱民俗村、桑黄小镇、中药养生园、辣白菜研究所、一汽小镇、红旗河秘境、军舰山景区、古城里口岸等“三产融合”的现代化产业集中示范带,形成产业集群延伸村内产业链条,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激活边境小城发展动力。
“三种类基地” 助力乡村振兴
飘香的稻田边,书屋静谧,几名学生正在翻阅图书……好一幅悠闲、恬静的乡村图画!这是和龙市头道镇延安村研学旅游基地,每年有无数团队来此研学观光。
延安村地处平岗平原优质水稻带,当地在稻田边打造了建筑面积1290平方米的研学旅游综合基地,设有服务中心、培训中心、电子商务服务区、商务会谈区、主题餐厅、茶歇区等,并配有8间民宿、1座主题书屋。这种稻田文化学习、水稻种植收割、稻田捉蟹、绿色采摘、团建拓展等研学体验活动,很好地满足了当下城市居民日益向往田园生活的研学体验。
为助力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教学创新、社会化服务等高质量发展,和龙市深入挖掘红色历史、特色文化、专业技术,专业打造以红色教育、党史文化、乡村振兴、民俗文化为主体,集参观展陈、现场体验为主的实践教学基地;以民俗观光为主体,依托朝鲜族民族文化、民俗风情、稻田文化、边境风光,集民俗旅游、观光体验、风味餐饮、研学住宿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田园研学旅游基地;以专业技术为主体,依托特色支柱产业,将研究所、专业技术培训、观光体验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科研培训基地。
为做好培训业务,各基地的教学、直播、展陈、游览等设备齐全,并配备大、中、小等多个不同大小的学习、体验室及专业讲解人员,曾多次接待过学生教育、团队培训、实践体验等活动,为和龙后续常态化接待实践、学习、教育、培训团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同美家园” 开展示范创建
整洁的院落、干净的房间,柳洞村村民崔南顺正与她的农户联系人坐在炕上讨论今年的发展思路,谋划产业发展方向。农户联系人不断做着记录,并贴心地询问她的身体状况、子女的学业情况及目前亟须解决的困难和要求,以及对示范村创建的可行性建议。
“我们文化也不高,国家有很多好的政策,我也不懂,更不懂怎么谋划发展方向,但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单位的联系人经常到我家里来给我讲政策,帮我梳理今年可享受的政策和待遇情况。”崔南顺激动地说,“还向我们征求村子发展的建议,我虽然是农村人,但是也愿意为村里的发展出一份力。”
这个冬天,陆续下了几场大雪,不仅为村民出行带来不便,也为环境卫生带来了很多影响。在南阳村,在村里担任生态护林员的村民赵新琴,正带头用铁锹清理村部角落里机械清理不到的地方。“我这人闲不住,看着村里哪里不干净,我就帮着清理清理。村子是每天待的地方,环境好了看着心里也舒畅啊”。无论是自家的环境卫生、村部卫生清理还是村庄清洁活动,到处都能看到赵新琴的身影。“国家的好政策,这么多干部的努力,我们现在生活过得也好了,得为村里出点力啊!”
和龙市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引领作用和政府协调各方的优势,在示范村创建工作中创新开展“共同谋划示范村创建措施、共同落实示范村创建任务、共同维护示范村创建成果”的“三同美家园”实践活动,引导各级干部进村入户,与村民合力开展示范村创建。和龙市引导村民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积极参与村庄清洁、产业发展、绿化美化和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最大限度调动农民参与千村示范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动员组织村民和包保联系人开展集中式大扫除、大清洁,充分发挥在村党员、妇女组织的助推作用和 2800 余名“村务岗”人员力量,清理规范垃圾倾倒、柴草堆放、广告张贴 ;整治私搭乱建、残垣断壁、黑臭水体等问题,让村庄“水清、路平、灯明、村美”。
(作者:李琳 李元博 作者单位:吉林省和龙市乡村振兴局)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2022年第05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