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席是因为道不同(割席是因为道不同)

说起朋友闹掰了,评书中有一句话常用的话叫做“割袍断义,划地绝交”。一千八百年前的管宁用了一种最直接的方式,将他和华歆共同读书坐的席子用刀子从中间割开,于是从此就有了管宁割席的故事,以示道不同,不相为谋。

割席是因为道不同(割席是因为道不同)(1)

管宁主动用刀子将二人所坐的席子从中间割开

管宁与华歆实则是殊途同归

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无论是管宁还是华歆,抑或是所有的读书人莫不如此。都说盗亦有道,读书人的道似乎更高尚一些,但是如何达到光辉的顶点,却是“戏法人人会变,巧妙各有不同”。 读书人清高,但总要面对现实,于是管宁和华歆各有各的道。

历史上管宁和华歆关系应该很不错,否则就不会朝夕相处,只不过管宁似乎属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那种,华歆则不然,他似乎更喜欢笃行修齐治平,琢磨如何将读书与出世紧密结合起来。人所共知的便是那则管宁割席的故事,其中还套着一个小故事。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miǎn)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由此足见,管宁做事心无旁骛,心不随境转,管他是片金还是瓦石;华歆则不然,他见到事物首先要分析,当留则留,当弃则弃。当见到高车大马的轩冕路过时,华歆似乎更表现出刘邦于项羽的风范。什么风范呢?一是形诸于色,像项羽那样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也”,另一种就是如同刘邦那样面呈艳羡之色“大丈夫当如是也”。 管宁恪守以逸待劳的黄老之道,华歆则笃行阴阳合一之道,不以此废彼。

割席是因为道不同(割席是因为道不同)(2)

管宁更喜欢绛帐弦歌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化方式

管宁避居辽东,对黄老之道,一以贯之。他就是一面旗帜,虽然是避难,依然是众人眼中的明灯、航标和榜样。很多避难的人看到管宁到哪里就跟到哪里,“渐以成聚”,逐步成了聚落。这个时候有几件看起来非常普通的小事儿,让管宁逐渐“高大上”。

邻家有头牛跑到田里把庄稼糟蹋了一通,这对于视庄稼为性命的百姓来说那是要命的事。按照一般人早就拿起棍子将牛打一通,或者跑到牛主人家大骂一通。管宁则不然,他把牛牵到阴凉处好生饲养,牛主人见到此景,内心生起大惭愧,就如同犯罪一样。这正是管宁所盼望的,让人们从内心中有所觉悟有所改恶迁善。

管宁所居住的地方有一口井,很多人都用来汲水,因此经常出现吵闹打斗的事情。管宁是如何处理这件事儿的呢?他购置了很多打水的器具,放到井旁边,这样就方便人们更高效率地打水。于是人们互相自责,互相谦让,旬月之后,人们次第聚集在一起,成为村落。

管宁于是因势利导,开始为人们讲诗书,让人们知道礼让,这种风气普及辽东,“民化其德”。 管宁深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道理,看到有穷困潦倒的,虽然家里窘迫,也尽可能拿出一些东西来赡养他们。管宁教化众生,因材施教,见了儿子,就和他讨论“孝”的话题;见了弟弟,就和他探讨有关“悌”的话题。

割席是因为道不同(割席是因为道不同)(3)

管宁似乎是真正实践了诸葛亮所说的“不求闻达于诸侯”。管宁甘于淡泊,但是朝廷从来都没有忘记过他,从曹操到孙子魏明帝曹睿都多次征辟,管宁总是坚辞不就。那位被管宁分道扬镳的华歆自始至终都没有忘记管宁,甚至将太尉一职礼让给管宁,都不能令管宁心动。管宁避乱世而久居辽东,喜欢戴白帽子以示清高高洁如沧浪之水。杜甫曾经称赞“扁舟不独如张翰,白帽还应似管宁”;文天祥一句“或为辽东帽, 清操励冰雪'让《正气歌》永存人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