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管理五大原则(精益生产管理中常用的指标公式)

精益生产中常用的有制造周期、废品率、设备综合效率OEE、停工期、改善成效等指公式。这些指标公式有助于我们找出生产中存在的“浪费”,改善原有的生产方式。

表1,精益生产中的指标公式

用 语

详细说明

公 式

CYCLE/TIME(C/T)制造周期

每单位(所有) 工序中 1个循环的作业所需的时间。

精益生产管理五大原则(精益生产管理中常用的指标公式)(1)

TACT/TIME(T/ T) 节拍时间

制造一件物品时所需要的实际时间。

精益生产管理五大原则(精益生产管理中常用的指标公式)(2)

NECK/TIME瓶颈时间

整个工序中 1 个循环作业时间最长的工序时间。

最大的 CYCLE TIME

RATING等级

作业按标准方法进行时作业速度的快或慢的程度用数字进行换算的时间。

很快:125%;快:100%

一般:85%;慢:60%

净作业时间

作业按标准方法进行时所需的最少时间。

CYCLE

TIME×RATING(%)

运转率

生产产品所需的时间及实际生产中所用的时间之比。

精益生产管理五大原则(精益生产管理中常用的指标公式)(3)

线体平衡率(LOB)

表示作业人员之间作业要素间平衡程度的值。

精益生产管理五大原则(精益生产管理中常用的指标公式)(4)

运转损失

生产产品所需的时间和实际所用的时间之比。

精益生产管理五大原则(精益生产管理中常用的指标公式)(5)

平衡损失

作业人员之间由于作业量的不公平导致的作业要素时间的不均衡程度的比。

精益生产管理五大原则(精益生产管理中常用的指标公式)(6)

效率损失

按标准方法进行作业时需要的最少时间和与实际作业中所用的时间之差的比。

精益生产管理五大原则(精益生产管理中常用的指标公式)(7)

综合损耗

损耗的总合计。

运转损失+ 平衡损失+效率损失

综合能力

按标准方法进行作业时需要的最少时间和与实际生产所用的时间之差的比。

精益生产管理五大原则(精益生产管理中常用的指标公式)(8)

FOOL PROOF

作业人员或设备上装上无需小心作业也绝不出错地防止出错装置。

生产率

一般用产量对投入的比。

工时

人或机器能做的或已做的量用时间来表示。

标准时间

(Standard Time)

熟练程度和技能都达到平均水平的作业人员用正常速度按规定的作业条件和作业方法生产出规定质量的产品一个单位时所需要的时间。

拥有工时

拥有人员的工时。

拥有人员×正常作业时间

考勤工时

实际上没投入到作业的工时(缺勤、 休假、出差、 支援等)。

相关人员×相关时间

出勤工时

实际投入到作业的人员的工时。

拥有工时-考勤工时

追加工时

正常出勤工时以外追加作业的工时, 即加班, 特殊出勤、 接受支援等。

相关人员×相关时间

作业工时

投入到作业中的总工时。

出勤工时+追加工时

实际生产工时

作业工时中去掉损失工时, 实际投入到作业的工时。

作业工时-损失工时

标准工时

规定的生产中投入到标准时间的合计

各机型标准时间×生产量

损失工时

不属于作业人员责任范围的损耗工时(会议、 教育、 早会、 待料、 材料不良、 机械故障、 机型变更、 不良返工等)。

相关人员×相关时间

作业工时效率

生产产品所需的时间(标准时间)和实际用的时间之比。

精益生产管理五大原则(精益生产管理中常用的指标公式)(9)

实际生产工时效率

损失工时以外的纯作业时间和实际生产所用的时间之比。

精益生产管理五大原则(精益生产管理中常用的指标公式)(10)

实际生产率

生产产品所需的时间和纯生产所需的时间之比。

精益生产管理五大原则(精益生产管理中常用的指标公式)(11)

人均生产数

投入的人员数除于指定作业时间内生产产品的能力(每机型经过商讨后定标准机型)。

精益生产管理五大原则(精益生产管理中常用的指标公式)(12)

效率管理

为了减少生产要素的损耗, 用一线监督人员的指导监督来达到适当地提高并维持作业人员对作业的态度的一种管理方式。

精益生产管理五大原则(精益生产管理中常用的指标公式)(13)

精益生产管理五大原则(精益生产管理中常用的指标公式)(1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