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重点工程建设(这项国家工程试点推进过半)

重庆市重点工程建设(这项国家工程试点推进过半)(1)

图为生态修复后的渝北区铜锣山矿山遗址。新华网 韩梦霖 摄

新华网重庆9月11日电(韩梦霖)被列入为2019年重庆市政府重点工作,以及重庆市委改革办2019年重点改革事项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工程试点”进展如何?日前,从有关方面获悉,试点项目各子项工程任务总体推进较好,国家绩效考核指标总体实现率超过50%,“山青、水秀、林美、田良、湖净、草绿”的治理目标初步显现。

2018年下半年,由重庆市规划自然资源局会同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申报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工程试点获国家批准。项目选择重庆主城“一岛两江三谷四山”为试点区域,将重庆主城区整体纳入修复保护试点范围,试点区域位于长江、嘉陵江汇入三峡库区的咽喉部位,对整个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具有很强的带动性、示范性。

治山,从矿山修复开始

开展矿山生态修复,提升“四山”生态环境是试点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重庆市已完成历史遗留和关闭矿山恢复治理352.3公顷。

铜锣山属于重庆主城“四山”之一,在渝北区境内铜锣山区域,这里的碎石开采活动曾经极为活跃,最多的时候有上百家采矿企业在这里开山采石。后来,渝北区对该区域采石场实施全面关闭,遗留下41个大小废弃矿坑,安全隐患突出、生态退化严重,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如今,位于铜锣山南段中部的铜锣山矿山遗址,曾经千疮百孔的山头有了别样的风景:遗留的41个露天矿坑呈“串珠状”镶嵌在铜锣山槽谷区域内,其中10余个矿坑因雨水汇集沉淀,形成了坑塘湖,湖水终年碧蓝澄澈、清冽见底。这些矿坑也被网友誉为“重庆的九寨沟”。

据渝北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王兵介绍,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作启动以后,渝北区在铜锣山矿山遗址统筹开展“山上”、“山腰”、“山下”的系统修复。“山上”重点开展矿山公园环山公路沿线国土绿化、景观步道、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山腰”重点开展废弃矿山及其影响区、矿坑水体生态修复;“山下”重点开展包括田水路林村等国土综合整治工作。

“通过生态修复调整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将生态修复与后续铜锣山国家矿山公园发展结合,形成生态修复与矿山公园建设相互促进的格局。”王兵说。

同时,渝北区还将矿山生态修复与国家矿山公园建设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相结合,提高矿山土地利用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而九龙坡区走马镇大石村采石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则通过探索将废弃矿坑作为建筑弃渣有偿回收地的方式,既消纳了建筑弃渣,又回填了矿坑,还将所得收入用作矿山治理恢复,实现了多重效益。

位于大渡口区跳磴镇拱桥村的重庆小南海水泥厂油坊石灰石矿,在治理恢复过程中积极引导督促矿山企业发挥矿山生态修复主体作用。重庆小南海水泥厂厂长邱尼丁介绍,为搞好矿山生态修复,重庆小南海水泥厂成立了专门工作小组,并将治理恢复产生的费用计入企业生产成本,委托专业机构编制土地复垦方案,目前已修复损毁土地150余亩、回填土料50万余立方米、种植乔木3000余株、种植藤蔓植物1200余株,昔日矿坑成为市民休闲漫步的好去处。

治水,从水环境综合治理开始

除了矿山恢复治理,水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也是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工程试点的重要内容之一。

近日,进入白露时节的九龙坡区跳蹬河沿岸,已经呈现一幅“蒹葭苍苍”的诗意秋景——然而就在一年多以前,作为长江一级支流的跳蹬河还是远近闻名的黑臭水体。

重庆市在九龙坡区跳蹬河岸线整治中以生态护岸,采用生物水体修复技术,有效提高水体自净效能,切实改善水体水质,在河道两岸建设公园绿地,新增景观绿化、生态护岸,打造滨河公园。此外,该区还将河道整治与智慧水务建设相结合,安装水质自动监测设备。

通过修复整治,跳蹬河新增生态绿化面积44万平方米,河底及干流生态修复面积3.4万平方米,水质标准显著提升。沉水植物覆盖率超过60%,水体景观显著提升。

整治后的跳蹬河岸线受到市民广泛欢迎,滨江步道成为不少附近居民每天健身休闲的“打卡地”。

为了更好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工作,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还发挥三维实景、遥感影像等基础数据优势,汇总工程试点数据,打造了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重庆段)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信息管理平台。

据重庆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韩列松介绍,该平台由面到点采用地理空间化的方式,对试点区7大类58大项200多个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深入剖析,实现市、区两级工程实施进度、资金使用进度、绩效完成进度的监管。

目前,平台已正式投入使用,将实现对试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精细化、可视化、透明化跟踪管理。

重庆市重点工程建设(这项国家工程试点推进过半)(2)

图为九龙坡区跳蹬河岸线的滨河步道。新华网 韩梦霖 摄

重庆市重点工程建设(这项国家工程试点推进过半)(3)

图为航拍跳蹬河河道岸线景色。新华网 发(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宣传教育中心供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