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安史之乱后的大藩镇拥兵自重(唐朝为何仍继续藩镇制度)

纵观古代中国历史,唐朝绝对是无可争议的最强朝代之一,除了经济发达,军事强盛外,文化方面更是对东亚、东南亚甚至是西亚都造成很大影响。而爆发于唐玄宗末年的安史之乱则被普遍认为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分界点,广义来说也对包括整个中华文明在内的开放文化转为封闭和保守。

唐代安史之乱后的大藩镇拥兵自重(唐朝为何仍继续藩镇制度)(1)

唐朝的藩镇割据之前,东汉也有过类似的军阀割据,通过这两个经典案例也等于直接告诉大家,地方性将领掌握的兵权太大,很容易就会造成拥兵自重,甚至是导致王朝覆灭的结果。不过刚刚平定叛乱的唐朝不但没有削藩,又偏偏是反其道而行之继续加设了藩镇,而且唐朝的寿命也延续了144年的历史。

唐代安史之乱后的大藩镇拥兵自重(唐朝为何仍继续藩镇制度)(2)

可是既然已经有了前车之鉴,为何唐朝还是在藩镇割据更严重的情况下延续了100多年呢?

1、增加藩镇也等于形成了彼此的制衡关系

唐朝中后期,全唐星罗棋布般的共有40多个藩镇,虽然皇室明白外重内轻的军事格局极不利于维护统治,但是朝廷又无力削藩,所以也只能是通过增加数量来分散各藩镇的兵员和实力,并以此形成相互之间的制衡。

唐代安史之乱后的大藩镇拥兵自重(唐朝为何仍继续藩镇制度)(3)

藩镇在唐朝有很大的权利,而且又是管理地方军政的重要机构,增设藩镇表面是对臣子进行封赏,实际则是在于各项资源的整合再分配,待到朝廷强盛起来再重新收复回来也不为迟。由此可见,增设藩镇形成制衡关系的办法,对当时国力衰退的唐朝来说,也是个好办法。

2、藩镇内部的权力争夺

叛乱被平定后,虽然各藩镇对朝廷仍是尊重和认可的态度,但是藩镇内部则是矛盾重重,他们可以为了利益动用一切手段,而这也等于是为后来的五代十国之乱世开了一个不好的风气。

唐代安史之乱后的大藩镇拥兵自重(唐朝为何仍继续藩镇制度)(4)

藩镇内部兵变频发,但是这些篡逆者往往又都是只看重眼前利益,讲究的是小富即安,没有人愿意冒更大的风险专门去和朝廷对着干。所以,唐朝内部并不担心各藩镇的互相勾结,因为其内部就是不稳定的,而且不同的节度使的战略方向也是不同的。

3、游牧民族的帮助

历史上,各代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间总是少不了战争,而属于匈奴后裔并作为唐朝邻国的回鹘,却与唐朝在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始终是积极方面的往来。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唐和回鹘还曾联手灭掉了薛延陀,后来回鹘的吐迷度可汗还自愿的接受了唐王朝的册封,而唐朝有难无力平叛时,回鹘也是伸出了援手。

唐代安史之乱后的大藩镇拥兵自重(唐朝为何仍继续藩镇制度)(5)

不过天下只有永恒的利益,回鹘肯定是不会白白帮忙的,回鹘负责把长安和洛阳打回来,而唐朝只要土地,至于土地上的人口和金银财宝尽归回鹘。虽然此举不异于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但好歹也是成功收回了两处失地,同时也对其他藩镇起到警示作用。

4、自身的牢固统治基础

安史之乱虽然是暴露了节度使拥兵自重,朝廷权威下降的问题,不过这也是相对而言,因为南方的藩镇节度使并不像中原一带的节度使们那样的独立,南方节度使不但听话,还源源不断的向中央输送着粮食和金钱。

唐代安史之乱后的大藩镇拥兵自重(唐朝为何仍继续藩镇制度)(6)

相对北方来说,南方的自然条件更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而且河流众多、漕运发达,而农业和商业的发展自然也是离不开中央的支持,所以南方节度使心理上对朝廷的认同感更强,朝廷在南方的统治基础自然也更为牢固。

综上所述,虽然安史之乱成为了唐朝衰弱的转折点,但是凭借着几项合理的方针政策,还是成功的做到了及时止损,而如此形势之下又能将唐朝的寿命继续延续了100多年,也实在是颇为神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