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人物评价及分析(三国人物评价之曹操)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生于宦官之家陈寿的一句“莫能审其本末”,让曹操的身世神秘了一千多年,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曹操人物评价及分析?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曹操人物评价及分析(三国人物评价之曹操)

曹操人物评价及分析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生于宦官之家。陈寿的一句“莫能审其本末”,让曹操的身世神秘了一千多年。

汉朝建立之后,夏侯婴被封为汝阴侯,历经高祖、惠帝、高后(吕后)、文帝四朝,都是皇帝最信任的近臣,死后谥号文侯。他的儿子夏侯灶继承侯位,七年后去世。夏侯婴孙子夏侯赐继承侯位,三十一年之后去世。他的曾孙夏侯颇继承侯位,娶了平阳公主,因和婢女通奸,被平阳公主发现,畏罪自杀,封国也被撤销,后代子孙就在谯郡居住下来。东汉末年,到了夏侯渊这一代,夏侯家和曹家关系已经非常密切,夏侯渊娶了曹操夫人丁氏的妹妹,后来夏侯惇的儿子夏侯茂娶了曹操的女儿清河公主,夏侯渊的长子夏侯衡娶了曹操弟弟海阳哀侯的女儿,也就是说夏侯渊和曹操是“连襟”,又和曹操弟弟是“儿女亲家”,夏侯惇和曹操也是“儿女亲家”。如果曹操是夏侯氏子孙,那和夏侯渊等人就是堂兄弟,姑表、姨表、堂表亲在中国古代的确有好多联姻的。但同姓的堂兄妹联姻在民间和官方都是非常忌讳的,按照“同姓不婚”的封建传统政策,聪明如曹操是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的。

短歌行

曹操是东汉末年重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自古以来围绕曹操个人的评价便存在极大的争议,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郭沫若、翦伯赞、谭其骧等历史学家曾对曹操的评价进行过激烈的争论。传统史家多基于“正统”的立场,对曹魏的篡汉行为表示批判,刻意强调曹操性格与行事中奸诈的一面,有失公允。总体来说,曹操是一位对历史进程贡献极大但也存在明显过失的历史人物。

龟虽寿

在政治方面

(1)曹操最大的功劳是统一北方,通过讨伐董卓,收编青州兵,迎汉献帝于许昌,攻灭吕布、袁术,平定袁绍集团,终结了自黄巾之乱以来黄河流域连绵多年的战乱(2)曹操率兵征服了三郡乌丸和鲜卑,保障了边境的安宁。(3)曹操打击了东汉众多的名门豪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兼并,澄清了吏治。(4)曹操礼贤下士、用人唯贤,厉行申韩之术以法治国。

观沧海

经济方面

推行屯田制。曹操摧抑豪强,兴办屯田,不仅恢复了中原地区的生产,在定程度上还发展了生产,这诚然对人民有利。但所谓屯田制,实际上是一种用军事手段强制束缚军民在土地上进行官六私四或对半分的高度剥削的制度。不论是佃兵(军)或屯田客(民),由于他们的劳动生产得受政府设置的农官的直接管辖,身份十分低下,近乎农奴化。

在文学与思想方面

曹操尤以诗歌见长,开创了雄浑豪迈的建安诗风。建安文学的繁荣,与曹操的倡导关系甚大。曹氏提倡的“通脱”冲淡了礼法规则,直接促进了思想界玄学的兴起和文学艺术的发展,从而引起了中古社会与文化思潮的深刻变革。

陌上桑

在个人道德品质方面

曹操表现出了较为矛盾的两面。一方面,他常常开诚布公,胸怀宽广,比如他的《让县自明本志令》,道出了很多实情。对民间疾苦也多有悲悯之情,比如他所作的《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展现了他慈悲的情怀。另一方面,曹操却又反复无常,多疑、忌刻、残忍,不仅诛杀了孔融、祢衡等众多名士,在战争过程中也杀人很多,比如攻打徐州牧陶谦时,对徐州进行屠城,是曹操无可逃脱的罪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