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厉王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宋国十世不宁的原因是兄死弟及)

《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微子是纣王的庶兄。纣王淫乱朝政,微子多次进谏未果,微子出走。孔子称,微子与直谏而死的比干,不彰君之恶、装疯为奴的箕子,是殷朝“三仁”。司马迁没有评价,但对微子投降周的情景进行了描写:

周武王伐纣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於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

周武王感念其赤诚,给他松绑,“复其位如故。”后周封微子于宋,治理殷商遗民,深受爱戴,善终。

在纣王面前恐惧自身难保而逃走,对周武王又卑躬屈膝。可以说微子“识时务”,也可以说他是软骨头,是懦弱的。在这里并没有批评微子的意思,而是想说他的这种“懦弱”的基因,使他身后的宋国经历了君弱臣强,十世的不安宁一段历史。

动荡起因:兄死弟及

宣公十九年(公元前729),宣公病重,他虽然有太子与夷,可能是因为与夷年幼,就把君位传给弟弟和。并对朝臣们说:

楚厉王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宋国十世不宁的原因是兄死弟及)(1)

"父死子继,兄死弟及,天下通义也。我其立和。"

和多次谦让,最后才接受。宣公去世后,弟弟和即位,这就穆公。

实际上看似正常的传位,但宣公做得是不恰当的,宗法制的正统传承是“父死子继”,只有在没有“子”的情况下才开启“兄死弟及”的传承。但宣公有太子却传给了弟弟,埋下了祸根。

九年后穆公(前720)病重,对大司马孔父说:"先君宣公舍太子与夷,把君位让给我。我死后一定立与夷为国君。"

看看,问题马上来了,穆公也有儿子,却要把君位传给侄子。

孔父不乐意了,说:"大臣们都希望立公子冯!"

穆公拼死力争,说:"不能立冯,我不能辜负宣公。"

穆公怕自己死后留祸端,就打发儿子冯出使郑国,告诉他不要回国。

八月庚辰日,穆公去世,侄子与夷即位,这就是殇公。

有人议论说:"宋宣公真是知人善任,立自己的弟弟成就了义名,国家又回到儿子手里。"

殇公元年,卫公子州吁弑国君完,自立,想得到诸侯的支持,便派人告诉宋国君说:"冯在郑国,必有后患,卫与宋共同讨伐他。"

宋殇公一害怕冯像州吁那样杀自己,二怕卫君州吁的强硬就答应了,和卫共同攻打郑国。但军队打到郑东门,郑庄公用计分散了几个国家的兵力,使他们无功而返。但从此,郑与宋结怨。

第二年,郑国讨伐宋国,还报"东门役"的仇恨。那以后,诸侯多次来进犯宋国。

强臣杀同僚,霸人妻,怒弑君

殇公九年(公元前711),一日,大司马孔父嘉的夫人外出,路遇太宰华督。华督被眼前的美人惊呆了,双眼直勾勾地目送她离去,直至不见。世间居然有这么绝色的美女!华督色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暗下毒计,不搞到手誓不罢休。

楚厉王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宋国十世不宁的原因是兄死弟及)(2)

经过几天的筹划,华督在国中扬言说:"殇公即位十年,竟打了十一次大仗,百姓苦不堪言,这都是孔父的罪过,我要杀死孔父以安定人民。"

大司马孔父嘉掌管军事大权,也不是容易搞定的,经过了一年的时间,华督终于得手,杀死孔父,霸占了他的妻子。

殇公听说这件事很生气,就传来华督质问他。

殇公怒,遂弑殇公,而迎穆公子冯於郑而立之,是为庄公。

强臣就是这么霸道!司马迁把华督弑君、迎新君这么大的事件一笔写就,表现强臣的心狠手辣,雷厉风行。

庄公冯继位,华督自然成了宰相。十九年(公元前692),庄公去世,儿子愍公捷即位。

悍将棋盘弑君,终获醢刑

愍公十年(公元前682)夏天,宋国讨伐鲁国,在乘丘战役中,鲁国活捉了宋将南宫万。宋战后与鲁和解,请求释放南宫万,南宫万因此回归宋国。

第二年秋天,南宫万陪愍公出猎,与愍公争夺猎物,愍公大怒,辱骂南宫:"当初不是我敬重你(把你放回来),今天你就是鲁国的俘虏。"

南宫万勇武有力,痛恨愍公揭疮疤,于是操起一个棋盘弑杀愍公。

楚厉王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宋国十世不宁的原因是兄死弟及)(3)

大夫仇牧听说这件事,带着武器来问罪,南宫万迎击仇牧。打斗中,仇牧门齿磕进门板里,撞死了。

恶人自有恶人磨,南宫万又杀死了曾狂横弑君的太宰华督,改立公子游作国君。

十年后宫廷又发生弑君血案,全国震动。各位公子逃奔到萧,愍公弟弟公子御说逃奔到亳(bó)。

南宫万的弟弟南宫牛带领军队包围了亳。当年冬天,逃到萧地的公子们与地方力量联合,攻打南宫牛,并杀死了他,解救了公子御说。

众公子与公子御说回合,弑杀南宫万新立的国君公子游,改立愍公弟弟御说,这就是桓公。

失去强援的南宫万逃奔到陈国。宋国派人贿赂陈国,让陈擒住南宫万。陈国安排美女醇酒供南宫万享用。美女用醇酒灌醉了南宫万,在他呼呼大睡时,陈国人把他装进皮革袋子里,连夜送回宋国。

不可一世的南宫万醒来发现,已回到了宋国。宋国新君桓公下令,对南宫万施以醢(hǎi)刑——剁成肉酱。

对于这段动荡的历史,司马迁说:

《春秋》讥宋之乱,自宣公废太子而立弟,国以不宁者十世。

《春秋》由孔子编撰,“十世”是孔子夸张的说法,这段历史从公元前729年到公元前681年,共48年。细数来从宣公到桓公共七世,其中三位国君被大臣弑杀。孔子把动荡归结到宣公废太子立弟,但本人认为这只是表面原因,真正原因是“君弱臣强”:

“殇公怒,遂弑殇公”。太宰杀死大司马,国君连“怒”的权力都没有;南宫万因与愍公一言不和就用棋盘把后者拍死。

俗话说:“一只狼带领一群羊,能够打败一只羊带领的一群狼。”

为什么呢?前者,强者狼对羊有绝对的统御力量;后者,软弱的羊能调动哪匹狼?只有挨宰的份。

说明了做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的重要性。

当然,这种“强有力”,不是指有坚强的体魄,而是应该具备领导者的优良素质:

首先,应具备高尚的品德与思想作风,赢得人心的终究是品质。

其次,具备应有的知识。失败的领导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志大才疏,外行指挥内行,失去属下的尊重。

第三,具备领导的统御能力:识人、用人、管人;还要具备领导者个人的影响力。

“君弱臣强”的血的历史教训告诫领导者,“臣强”不可怕,可怕的是“君弱”。当好领导,自己首先要做个“强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