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上的相遇)

引言

今天本文所讨论是一种外来动物狮子,是相对于中国本土动物老虎。狮子与老虎本分布在两个不同的自然分布区,后因人类的交往,在丝绸之路的枢纽彼此接近,并且作为贡物,被东西方互相馈赠。中国艺术中的狮子是一种外来动物,虽然其形象在中国被彻底改造,已经面目全非,但在千变万化之中,我们仍然不难窥见其原型和不断被人引入的外来影响。与之相映成趣的是,老虎虽是中国的本土动物,但其形象也一样受到外来影响。

沿着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上的相遇)(1)

狮子

欧美文化对狮鹰的推崇

狮子是一种外来动物,在中国只有老虎,并没有狮子。而狮子的形象在中国扎根,是在历史上经过长期改造的结果。现代欧美人特别推崇两种动物,一种是老鹰,另一种就是狮子。我们从欧美国家的国徽形象中便可略知一二。美国的国徽是圆牌上画有一个白头海雕,两只爪子分别抓着橄榄枝和一束箭;

沿着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上的相遇)(2)

美国国徽

俄罗斯的国徽是方盾上画个双头老鹰,一个脑袋朝向东方,一个脑袋朝向西方;

沿着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上的相遇)(3)

俄罗斯国徽

英国的国徽是狮子和独角兽分布在两边,环绕着圆牌,上有皇冠,左上角和右下角有三头金色行狮代表英格兰,右上角一头红色立狮代表苏格兰,左下角蓝色竖琴代表北爱尔兰。

沿着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上的相遇)(4)

英国国徽

其实欧洲人喜欢老鹰和狮子,有着古老的渊源。欧洲人以希腊、罗马文化为自己的文化渊源。在古希腊的陶瓶上的盾牌主要绘画的是老鹰、狮子和格里芬(一种老鹰和狮子合体的怪物)

沿着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上的相遇)(5)

格里芬

早期中国人眼中的狮子

中国人什么时候知道狮子这一物种的,现在看来并不好说。但至少在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已经知道狮子了。战国时期,中国古人称狮子为狻猊",是狮子在中国的早期译名,直到汉代的时候才改叫作"师子",后来才写成狮子"。

沿着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上的相遇)(6)

狻猊

在中国古代传世文献中最早提到狻猊,并对狻猊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载。

柏夭曰:'征鸟使翼,曰……,乌、鸥鸡飞八百里。名兽使足,曰……,狻猊日走五百里,野马走五百里,邛邛距虚走百里,麋走二十里。狻麑如虦猫,食虎豹。

郭璞在作注的时候指出所谓狻猊和狻麑就是狮子,来自于西域。当时在汉顺帝时期,疏勒王曾经进献过狮子。因为中国并没有狮子,只好借助中国的本土动物老虎去理解狮子。所以会产生"狻麑如虦猫"的说法,虦猫本就是毛色尚浅的老虎,没有花纹和斑点,与狮子极为类似。类似的现象还发生在马和骆驼身上,因为早期中原人只见过马,没有加过骆驼,只好通过自己目前的已知的事物去认识骆驼,才有了一句话"少所见,多所怪,睹橐驼言马肿背"。对于唐代的中国人来说,狮子是一种西方动物,而老虎则是西方的象征,。因而狮子毫无疑问被便有了老虎同样的秉性,汉长安城出土的四神瓦当,有时会用狮子代替老虎,把两者视为相似的动物。

狮子是怎样来到中国

对于外来动物狮子怎么样来到中国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在《汉书·西域传》中讲到西域的乌弋山离国有狮子这一物种。特别是班固再讲到西汉盛世,各国向中国进贡的情况时候便提到了狮子。

遭值文、景玄兽,养民五世,天下殷富,财力有余,士马强盛,故能睹犀布、玮瑁则建珠崖七郡,感枸酱、竹杖则开胖柯、越离,闻天马、蒲陶则通大宛、安息。自是之后,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于后宫,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巨象、师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囿。殊方异物,四面而至。

沿着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上的相遇)(7)

班固

这样看来,至少在西汉时期狮子已经通过西域各国进贡的方式来到中国了。由于受限史料的原因,《汉书》并没有解释狮子究竟是如何来到中国。但是在东汉时期,关于狮子是通过何种形式来到中国的,已经有了明确的记载。

初,月氏尝助汉击车师有功,是岁贡奉珍宝、符拔、师子,因求汉公主。是岁,西域长史班超击莎车,大破之。月氏国遣使献扶拔、师子。……

另外《后汉书》也提到了条支和大秦也出产狮子。

舞狮竟是舶来品

既然狮子是一种外来物种,那么舞狮会不会也是一种外来艺术,因为很多中国人也都相信舞狮是我们中国自己的传统。或许真相不是我们自己所想象那样,舞狮真的是一种舶来品。在《旧唐书·音乐志》中就有对舞狮的记载。

《太平乐》,亦谓之五方师子舞。师子鹫兽,出于西南夷天竺、师于等国。缀毛为之,人居其中,像其俯仰驯狎之容。二人持绳秉拂,为戏弄之状,各立其方色。百四十人歌《太平乐》,舞以足,持绳者服饰作昆仑象。

沿着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上的相遇)(8)

舞狮

这段史料对舞狮的究竟出自于何处讲的很清楚,舞狮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从中亚和南亚传入中国的。舞狮出自于当时中国西南方的天竺、狮子等国,而舞狮的扮演者则是昆仑奴(黑人)。舞狮可能最先传入新疆青海地区,然后才传入中原地区。

沿着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上的相遇)(9)

昆仑奴

狮子形象中国化

狮子分雌雄,主要看有没有鬣毛,雄狮有,雌狮没有。鬣毛相当于人的长发和鬓发。汉代狮子,无论雌雄,鬣毛并不突出,有些根本没有,有些虽有浅而短,很少作连鬓胡子大蓬头相。中国艺术中的狮子,分行狮和蹲狮两种。早期以狮子守阙,多以行狮夹神道两旁,左右相向,以侧面亮相;晚期以狮子守寝,多以蹲狮守四门,左右并列,以正面亮相。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以来的狮子,其形象与萨珊波斯有同步性,往往卷发,而且狗化。唐代更是这种趋势的定型期。

沿着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上的相遇)(10)

雌雄狮子

传统狮子的典型标本是清代的狮子。一对狮子,并排蹲坐,头大身子小,不论雌雄,一律卷髪。雄狮,以门的朝向而论,在门左,右脚踩纤球,表现其顽皮。雌狮,以门的朝向而论,在门右,左脚踩幼狮,表现其母爱。雌雄二狮,哪个在门左,哪个在门右,位置同汉代,但踩东西的脚位置不一样。要说一样,那也是说,来者面对门,看见狮子踩东西的脚都在内侧。雄狮踩绣球,早期没有,什么时间出现,待考。似乎早不过宋金时期。因为"绣球"一词主要流行于宋代。

正史公说

狮子、老虎都是猫科动物,但中国不产狮子,只产老虎,两者形成有趣的对比。中国艺术中的狮子是一种外来动物。虽然其形象在中国被彻底改造,已经面目全非,但在千变万化之中,我们仍然不难窥见其原型和不断被人引人的外来影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