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和郑和下西洋的异同点(海上丝绸之路发生在郑和下西洋之前1600年的航海活动)

大家好,我是愤怒的拉斯,一个怀揣着航海梦却没有很多航海经历的不执业废柴律师。今天的主题是海上丝绸之路。


拉斯第一次了解航海是在初中历史课本中学到的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当时的历史老师还讲了很多课本上没有提到的故事,比如在马六甲海峡打击海盗,自卫反击俘获外国国王……这些趣事拉斯未来会单独开个专题(请原谅一个理工科固执的时间逻辑)。在大学才知道,中国在三宝太监下西洋之前1600年就已经有了航海活动。这里就不得不提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和郑和下西洋的异同点(海上丝绸之路发生在郑和下西洋之前1600年的航海活动)(1)

大汉王朝多次与当时的劲敌匈奴进行交战,逐步控制了河西走廊,通过河西走廊到达帕米尔高原,为大汉王朝打开了一条与西域各国交流的新通道。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派张骞出使西域探访各国,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张骞在出使过程中发现西域有些国家物产丰富且有意愿与汉朝建立通商关系,于是以西汉王朝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被逐步建立起来。

汉朝的丝绸在当时属于奢侈品,只有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权力财富的人才用得起,因此广受国内人民的追捧。随着陆上经商交流通道的建立,西域各国与汉朝的交流逐渐增多,对汉朝人民和丝绸的了解也多了起来。同时由于丝绸的质地好、分量轻,用于制作被褥和衣服都是极好的材料。久而久之丝绸成为了联结汉朝和西域各国的主要的贸易产品,这条经商交流通道也被称为(陆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和郑和下西洋的异同点(海上丝绸之路发生在郑和下西洋之前1600年的航海活动)(2)

陆上丝绸之路长达数万里之遥,同时古代原始交通工具效率较低,沿途国家政治局势复杂等原因,路途通常不是十分通畅,从出发到返程每次都长达数年。于是雄才伟略的汉武帝把目光转向了海洋,也就有了“海上丝绸之路”。关于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文字记载于《汉书·地理志》,从徐闻(今广东徐闻县境内)、合浦(今广西合浦县境内)出发,经南海进入马来半岛、暹罗湾、孟加拉湾,到达印度半岛南部的黄支国和已程不国(今斯里兰卡)。从地图上看,这条由东向西的航路开辟了一条印度洋航线,以当时的航海技术单程大约需要一年的时间,但载货量远远超出陆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和郑和下西洋的异同点(海上丝绸之路发生在郑和下西洋之前1600年的航海活动)(3)

经过汉唐、两宋对海上丝绸之路的不断拓展,到了明朝三宝太监下西洋时,海上丝绸之路航线已扩展至全球。清朝以后由于闭关锁国、盲目自大导致我国海权丧失,进而使海上丝绸之路衰落。2013年,我国再次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把东盟、南亚、西亚、北非、欧洲等各大经济板块的市场链串联起来,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推动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港口航运、海洋能源、经济贸易、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人文交流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一定会再次重现强汉盛唐的雄风。


今天就跟大家聊这么多,我是愤怒的拉斯,一个怀揣着航海梦却没有很多航海经历的不执业废柴律师,跪求大大们关注、收藏、点赞、转发,也期待大大们在评论区给些不伤拉斯自尊的意见建议,我们下期再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