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朝历史上的汉人皇后(故乡大同的5位皇后2位皇妃)

上集,我们调阅古籍,倾心考证,得出结论:辽国萧谐里女儿萧耨斤,成为皇太后之后,家族腾飞崛起。在辽代中期以后,牢固占据皇后位,控制皇权。成为后族中最强大、最有势力家族。南迁应州,建皇后族家庙应县木塔,天下奇观,彰显家威,秘藏释迦摩尼佛牙舍利。应县,成为萧谐里家族的宏福之地。

辽朝历史上的汉人皇后(故乡大同的5位皇后2位皇妃)(1)

本集,我们将对契丹辽国时,故乡为大同(或归大同管辖)的5位皇后和2位皇妃,作简略介绍。

辽朝历史上的汉人皇后(故乡大同的5位皇后2位皇妃)(2)

首先需要说明,辽国时,应县,归西京道(大同)管辖。这就类似当今省与市。故乡为大同,故乡同样也为山西!所以,将契丹辽国时出自应县的皇后、皇妃,故乡归于大同,并无不妥!

唐朝,当今大同,分拆为云州和蔚州(灵丘,归蔚州)。唐末,又置应州,领金城、浑源二县。金城,即今日之应县。924年,析蔚州兴唐县,设广陵县(今广灵县)。936年,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937年,辽进占云州。

1044年,辽国改云州为西京,设西京道大同府。1048年,析云中,置大同县,为辽之陪都。辽西京道所辖:大同府,治所大同。统2州7县:弘州、德州、大同县、云中、天成、长青、奉义、怀仁、怀安县。蔚州,治蔚州,统灵仙、定安、飞狐、灵丘、广陵。应州,治金城,统金城、浑源、河阳。朔州,治善阳,统善阳、武州、宁远、马邑、神武。

辽朝历史上的汉人皇后(故乡大同的5位皇后2位皇妃)(3)

应县,唐初,归云州治。唐末,拆归应州治。辽属西京道,宋属云中路,金属西京路,元属大同路,明、清属大同府,民国改为应县。一直与大同无法分割!

辽代西京大同府,是在北魏平城和唐代‘大同军’故城原址上营建。1044年至1123年,大同作为辽国陪都西京,延续80年。到了金朝,仍然作为陪读西京。

辽朝历史上的汉人皇后(故乡大同的5位皇后2位皇妃)(4)

纵观契丹辽国,最有权势的,为以下几位太后,各有千秋:

第一位,应天太后述律平:916年,帮助丈夫耶律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国。她权势滔天,最专制,最凶残。对建立辽国,帮助最大。

第二位,承天太后萧燕燕:她是景宗耶律贤皇后,圣宗耶律隆绪母亲,也是韩德让的情人。她最有名、对辽国贡献最大。

第三位,法天太后萧耨斤:她是圣宗耶律隆绪的妾室,兴宗耶律宗真的生母。她最狠毒、最没底线、对辽国危害最大。

第四位,宗天太后萧挞里:她是兴宗耶律宗真的继后、道宗耶律洪基的生母。她倡建著名的应县释迦塔,成为本脉的皇后族家庙。

另外,契丹辽国,还有一位皇后,她没有做过太后。她最有才华,但却死得最冤。她就是道宗宣懿皇后萧观音。

以上,四位太后和一位皇后,除第一位述律平外,都与辽代大同有关。接下来,我们一一介绍。

一、辽景宗承天太后,睿智皇后萧燕燕:大同历史文化名人

辽景宗萧太后,萧绰,小名燕燕,即历史常说的萧太后。她在大同很多地方,留下历史遗迹,是公认的大同历史文化名人。尽管故乡并非大同,但作为大同历史上的重要皇后,并无问题!

辽朝历史上的汉人皇后(故乡大同的5位皇后2位皇妃)(5)

萧绰(953年-1009年),小字燕燕,契丹族,辽朝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她摄政期间,辽朝进入最鼎盛时期。是皇后族重臣萧思温之女。出自契丹拔里氏之少父房皇后家族。

969年,辽景宗耶律贤继位后,选为贵妃。五月,立为皇后。十一月起,因耶律贤身体多病,国事由萧绰执掌。970年五月,萧思温遇刺身亡。九月,查国舅萧海只、萧海里为首恶,皆伏诛。971年末,生辽圣宗耶律隆绪。

976年二月,耶律贤诏集史馆学士,此后凡记录皇后之言,亦称‘朕’暨‘予’,并‘着为定式’。萧绰地位,升到与皇帝等同。在默许下,辽国日常政务,都由萧绰独立裁决。辽国军事日渐强盛,政局经济步入正轨。

982年九月,35岁的耶律贤在出猎途中,病逝于云州(大同)焦山行宫(辽国皇帝四时捺钵地)。遗诏,由耶律隆绪(12岁)继位,军国大事听皇后命。并立耶律斜珍与韩德让,为顾命大臣。萧太后面临主少国疑、宗室亲王二百余人拥兵自重、势力雄厚、局势易变的危局。十月初一,耶律隆绪尊她为皇太后。萧绰,开始27年的临朝摄政生涯。

《辽史·本纪·卷九》记载,乾亨四年‘八月,如西京。九月庚子,幸云州。甲辰,猎于祥古山,帝不豫。壬子,次焦山,崩于行在。年三十五,在位十三年。遗诏梁王隆绪嗣位,军国大事听皇后命’。

辽朝历史上的汉人皇后(故乡大同的5位皇后2位皇妃)(6)

在汉族大臣韩德让帮助下,萧太后对宗室亲王下诏:‘诸王归第,不得私相燕会’。要求王爷们各回府第自闭,禁止互相联络。并使他们失去兵权。再将各宗室亲属,召至宫中为质。稳定了政局。983年六月,耶律隆绪给萧绰上尊号‘承天皇太后’。萧太后主政期间,重用耶律斜轸、耶律休哥及韩德让。

萧绰少年时,曾许配韩德让。未及结婚,就被景宗选为妃子。辽景宗去世后,政局危急。萧太后愿与韩德让重修旧好,希望他将年幼皇帝,当成自己儿子。《宋朝事实类苑》曾记载萧绰说:“吾常许嫁子,愿谐旧好,则幼主当国,亦汝子也”。后萧绰毒杀韩德让原配妻子李氏。形成情人关系。但这并不违反契丹族风俗。

辽朝历史上的汉人皇后(故乡大同的5位皇后2位皇妃)(7)

998年十二月,韩德让被赐契丹皇族姓‘耶律’,赐名隆运,封晋王,隶属季父房。辽圣宗耶律隆绪,改叫韩德让为叔叔。韩德让并拥有私人的王宫帐、属城和万人卫队。因他没儿子,萧绰规定:皇室每一代,都要贡献一个亲王,作为韩德让后裔。

986年正月,为收复燕云十六州,宋太宗赵光义,三路出兵,对辽国发动‘雍熙北伐’。接连攻下云州、应州、寰州、朔州。

《辽史·本纪·卷十一》记载:‘三月甲戌,于越休哥奏宋遣曹彬、崔彦进、米信由雄州道,田重进飞狐道,潘美、杨继业雁门道来侵,岐沟、涿州、固安、新城皆陷’。

萧绰宣布亲征:‘乙亥,以亲征告陵庙、山川’。率耶律隆绪和韩德让,与耶律休哥协同作战。四月,萧绰与耶律隆绪,屯驻南京(今北京)北郊。

五月初三,宋曹彬军在岐沟关大败,溺死无数。残部逃奔高阳,又被冲杀,死者数万。

七月,耶律斜轸攻克朔州。在忻州宁武陈家谷口,活捉宋将杨业(戏曲中杨继业原型)。《辽史·本纪·卷十一》记载:‘秋七月丙子,枢密使斜轸遣侍御涅里底、干勤哥奏复朔州,擒宋将杨继业’。

辽朝历史上的汉人皇后(故乡大同的5位皇后2位皇妃)(8)

‘宋将杨继业初以骁勇自负,号杨无敌,北据云、朔数州,至是,引兵南出朔州三十里,至狼牙村,恶其名,不进;左右固请,乃行。遇斜轸,伏四起,中流矢,堕马被擒。疮发不食,三日死’。杨业绝食殉国。

‘遂函其首以献。诏详稳辖麦室传其首于越休哥,以示诸军,仍以朔州之捷宣谕南京、平州将吏。自是宋守云、应诸州者,闻继业死,皆弃城遁’。萧绰下令,割下杨业头颅,传送边关各地。辽军士气大振,收回全部疆土。

此后,宋辽两国,陷入常年战争。

1004年闰九月,萧绰与耶律隆绪,亲征大举攻宋。宋真宗赵恒在寇准等人力谏下,被迫御驾亲征。十一月,萧绰与耶律隆绪驻于澶渊。十二月,辽宋达成澶渊之盟。维持旧有疆界,宋国每年向辽国提供三十万金帛。双方结束争战,相对和平,长达百余年。

1006年,耶律隆绪给萧绰上尊号‘睿德神略应运启化承天皇太后’。1009年十一月,萧绰归政耶律隆绪。十二月,病逝于行宫,享年57岁。谥圣神宣献皇后。次年,葬乾陵。1052年,谥睿智。

戏曲《杨家将》、《雁门关》、《四郎探母》等中,作为杨家将死敌,萧太后被无限丑化。在历史上,因其铁腕政治手段和残杀政敌事件,对萧太后的评价,始终两极分化。但恰是在萧太后临朝摄政27年间,辽多次击败宋,形成军事优势,最终实现相对和平百年的‘澶渊之盟’。她完成了契丹族的汉化和封建化。重用各族大臣,使辽国国力达到最鼎盛阶段。成为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

关于萧太后对韩德让的‘宠任’。988年四月,辽朝王公贵族举行击鞠游戏,萧太后观看。大臣胡里室,冲撞韩德让的马,使他坠地。萧太后大怒,立斩胡里室。同年九月,萧太后亲自到韩德让帐中,厚加赏赐,极尽欢娱。

辽朝历史上的汉人皇后(故乡大同的5位皇后2位皇妃)(9)

宋朝方面史料,认为韩德让就是萧太后情夫。《续资治通鉴长编》载,‘萧氏与枢密使韩德让通’。《契丹国志》载,其与萧氏‘有辟阳(审食其)之幸’。984年,宋朝边臣贺令图等,向宋太宗提供情报说:‘萧氏与韩私通,遣人缢杀其妻,乃入居帐中,同卧起如夫妻,共案而食’。国事,都由萧太后与韩德让商议决定。契丹上下,对此颇有非议,但敢怒不敢言。

1008年,出使辽朝的宋使路振,在其《乘轺录》中,详细记载道:萧绰幼年时,曾许配给韩德让。后应皇室要求,嫁给辽景宗。景宗死后,韩德让受顾命掌权。萧氏为确保他效忠,请求重温旧情。让韩德让把圣宗,当儿子看。后又毒杀韩德让之妻李氏,与韩德让同居。路振还说,楚王耶律隆祐,就是韩德让与萧氏私生子。并在宴会上亲眼见到。澶渊之盟时,宋使曹利用,也目击韩、萧并坐于驼车上,与自己谈判。

萧太后,在大同地区,留下众多历史遗迹。

凤台晓月:据清朝《大同府志》所载:‘凤台,城内西北隅一名梳妆楼。相传,辽萧后居此,左右二台各高数丈,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地震圮其左,延佑间(1314-1320年),右台也圮。其后,地为凤台坊,坊也久废,无可考。旧志所谓凤台晓月也’。又载:‘梳妆楼,城西北隅,辽萧太后尝居此。址存’。

辽朝历史上的汉人皇后(故乡大同的5位皇后2位皇妃)(10)

据介绍,萧太后故居,凤台,建在城内西北大十字街。左右二台,高数丈,台上建梳妆楼。萧太后站在梳妆楼上,每月阴历初二,可赏月牙(大同)美景。凤台,在元代坍塌,但遗址保留下来。明代张徵游览,赋诗名曰《凤台晓月》。明清时,人们登上遗址,观看初二新月。凤台晓月,为大同八景之一。

张徵在诗作《凤台晓月》中写道:世远人亡凤不来,妆台遗址半蒿莱。绿云无复金盆浴,皓月犹疑宝鉴开。风露气寒秋色暮,河山影淡曙光皑。鸡鸣几度登临处,恍若嫦娥笑共陪。

张徵面对凤台残址,旷远追思。萧太后早已不在,凤凰也不再飞来。昔日凤台和梳妆楼,长满杂草。如云长发,不再覆盖沐浴的金盆。洁白的面庞,像一面宝鉴,散发光彩。风露寒冷,秋色迟暮.山河迷茫(暗指时政昏暗),期盼曙光天下大白。凌晨多次登上凤台,恍恍惚惚,好像嫦娥与我说笑相伴。

焦山石窟寺:位于大同城西云冈石窟西侧。相传,辽代这里为辽景宗病逝的焦山行宫。萧太后在此,领辽景宗遗诏,临朝摄政!并与汉族大臣韩德让,共同开创大辽盛世。

辽朝历史上的汉人皇后(故乡大同的5位皇后2位皇妃)(11)

辽太后城:据乾隆《大同府志》载,“辽太后城,县(灵丘)西南三十里,传是萧太后所筑”。

萧后井:据乾隆《大同府志》载,“萧后井在县(天镇)四十里萧墙堡,相传萧太后驻兵于此”。

萧太后营:据乾隆《大同府志》载,“萧太后营,县(怀仁)西南二十里安银子村,相传辽太后驻兵处”。

《辽史·列传·卷一·后妃》记载:景宗睿知皇后萧氏,讳绰,小字燕燕,北府宰相思温女。早慧。思温尝观诸女扫地,惟后洁除,喜曰:此女必能成家。帝即位,选为贵妃。寻册为皇后,生圣宗。景宗崩,尊为皇太后,摄国政。后泣曰:“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奈何?”耶律斜轸、韩德让进曰:“信任臣等,何虑之有!”于是后与斜轸、德让参决大政,委于越休哥以南边事。统和元年,上尊号曰承天皇太后。二十四年,加上尊号曰睿德神略应运启化承天皇太后。二十七年崩,谥曰圣神宣献皇后。重熙二十一年,更今谥。后明达治道,闻善必从,故群臣咸竭其忠。习知军政,澶渊之役,亲御戎军,指麾三军,赏罚信明,将士用命。圣宗称辽盛主,后教训为多。

二、韩德让简介

辽朝重臣韩德让(941年-1011年)。《辽史•列传•卷十二》记载‘耶律隆运,本姓韩,名德让,西南面招讨使匡嗣之子也。统和十九年,赐名德昌。二十二年,赐姓耶律。二十八年,复赐名隆运’。

韩德让的祖父韩知古、父亲韩匡嗣,都是辽朝重要汉官。韩知古,6岁时在蓟州,被述律平哥哥欲稳所俘获。后作为述律平陪嫁人员,进入迭剌部,获得耶律阿保机赏识,官至中书令。为辽朝制度的草创,做出重大贡献。其家族,也成为辽朝世袭贵族。

韩匡嗣,因擅长医术,当差于长宁宫,伺候淳钦皇后述律平,述律平将他视为侄子。辽太宗,因其才干,特授骁卫将军,后任太祖庙详稳。969年,辽景宗即位,更重用韩匡嗣。封燕王,调任南京留守兼幽都府尹、卢龙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等职务及荣誉。979年,宋军诈降,韩匡嗣上当兵败。辽景宗欲以军法处死,皇后萧绰坚决求情,后仅受杖责。萧太后临朝后,追赠尚书令,加尚父、上柱国、检校太师。

辽景宗即位后,因祖上功德,韩德让开始做官。‘加东头承奉官,补枢密院通事,转上京皇城使,遥授彰德军节度使,代其父匡嗣为上京留守’。辽史评价:‘重厚有智略,明治体,喜建功立事’。即重情忠厚有谋略,明是非,做事得体。喜欢建功立业。

韩匡嗣任上京留守时,韩德让‘常扈从御驾出行’。后景宗命他代替父亲担任上京留守。熟悉京城业务,颇有声誉。979年,韩匡嗣改授南京(今北京)留守。韩德让代父守南京,时人传为佳话。

同年,宋太宗灭北汉后,进取幽燕,围困南京。韩德让亲自登城,日夜守御。后耶律休哥在高粱河打败宋军。韩德让截击并再次击破宋军。被辽景宗拜为辽兴军节度使加太师等职务。981年十二月,辽景宗任命韩德让,为南院枢密使。

982年九月,狩猎期间,辽景宗患重病。韩德让,不等待诏命召唤,率亲信十多人赶赴行帐。临终前,景宗传位12岁耶律隆绪。韩德让与耶律斜轸同受顾命。景宗遗孀萧绰哭诉:‘母寡子弱,族属强大,边防也没有安定,该怎么办?’韩德让和耶律斜轸回答:‘信任臣等,何虑之有?’

辽朝历史上的汉人皇后(故乡大同的5位皇后2位皇妃)(12)

韩德让向萧绰提议:‘易置大臣,敕诸王各归第,不得私相燕会,随机应变,夺其兵权’。布置完成后,耶律隆绪顺利继位,是为圣宗。母后萧绰,以承天皇太后身份,临朝称制。对韩德让愈加宠任,让他总管宿卫,加封开府仪同三司。

同年十二月,韩匡嗣去世。萧太后仍夺情起复韩德让,为冠军大将军、左金吾卫上将军。后加兼侍中,并赐‘守正功臣’称号。985年十一月兼政事令。契丹皇族耶律虎古,忤逆韩德让,韩德让拿起护卫兵的武器,致其死亡。足见韩德让权势之大。

986年,宋太宗再次出兵,北伐幽燕。韩德让随萧太后出征。在击退宋军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洛京留守,加守司徒、河南尹,封楚国公,与北府宰相室昉共执国政。

988年,韩德让随辽圣宗攻宋。在沙堆,击退夜袭的宋军。翌年二月,班师南京。韩德让,加封楚国王。

993年正月,韩德让母亲秦国太夫人萧氏去世。他仍被夺情起复为镇军大将军、左金吾卫上将军。翌年,室昉致仕。韩德让接任北府宰相。后加守太保、监修国史,赐‘兴化功臣’号。

999年九月,耶律斜轸去世。韩德让接任北院枢密使。后因瀛州胜捷、擒获宋将康保裔之功,拜大丞相,改封齐国王,兼赐‘嘉谋神智功臣’号。

1004年,韩德让随圣宗和萧太后南征。与宋朝缔结‘澶渊之盟’。十二月班师,萧太后赐韩德让姓‘耶律’,改封晋国王,加赐‘经天纬地匡时致主霸国功臣’号。并获得免于日常上朝、御座边设专座、不用下跪等特殊礼遇。一年后,韩德让出宫籍身份,隶属横帐季父房后,正式成为契丹皇族一员。

1009年十二月,承天皇太后萧绰去世。翌年四月下葬时,圣宗以皇帝要有兄长为由,给韩德让赐名‘隆运’,使他获得皇兄身份。位在亲王之上,赐田宅及陪葬地。

1010年十月,辽圣宗亲征高丽,韩德让从征。班师之际得病。辽圣宗和皇后,亲自临视医药。1011年三月,韩德让身亡,享年71岁。辽圣宗闻讯辍朝。按家人之礼,为其服丧。并以亲王礼,陪葬于乾陵侧,追赠尚书令,赐谥号“文忠”,按诸宫例建文忠王府。

韩德让,历练于景宗时期。在圣宗时期,身兼南、北院枢密使及北府宰相三大要职,官拜大丞相。其地位之显赫,为有辽一代,任何蕃、汉官,都无法企及。

他积极支持萧太后亲政,确保政局平稳过渡。辅佐辽圣宗继承皇位,并稳固统治。使辽朝,进入全盛期。

高举‘任贤去邪’旗帜,不分蕃汉族,提拔人才。汉官受益最大。987-997年奖励的地方官中,汉官占2/3。推广曾经试行的科举考试。使更多汉官,进入辽朝中枢,大大提升汉官地位。

改善民生、鼓励生产:986年击退宋军后,提议减轻受战争和饥荒之苦的山西四州(云、应、朔、寰)赋税,招徕流民。又鉴于战后百姓逃亡,庄稼无人收获,主张募人收获,并将一半收成,分给收获者。大丞相任内,鉴于南京、平州粮食歉收,奏请免除百姓农器钱,并请求平抑各郡物价。

军事方面,屡建功勋。979年,宋太宗亲征幽燕。辽军士气低落。围城之际,亲自登城防御。宋军高粱河败北后,又趁机邀击,大败宋军。986年,宋太宗再次出兵北伐幽燕。随萧太后出征,出谋划策,立下汗马功劳。988年十一月,圣宗亲征,韩德让从征。在长城口大败宋军。又在包围沙堆时,严阵以待,击退夜袭宋军。999年十月,圣宗亲征,韩德让从征。在瀛州高阳关,生擒宋朝康保裔。1004年十月,圣宗亲征,韩德让从征。‘澶渊之盟’而还,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宋战争期间,韩德让俘虏大量汉人。安置于辽东熊石山,设宗州。并参与1010年东征高丽之役(第二次辽丽战争)。

(未完待续)

辽朝历史上的汉人皇后(故乡大同的5位皇后2位皇妃)(13)

每周六、日及法定节假日下午,在大同代王府门外广场舞台, 2021新版历史文化情景剧北魏《皇后之乡·太后巡游》,及新版历史文化歌舞剧大明《锦绣鸿途》,2部古装剧,免费公演!

温馨提醒:防疫为常态,观演戴口罩!人员不聚集,相互隔2米!剧组勤劝导,安全共文明!

下集预告:《契丹辽国 故乡大同的5位皇后2位皇妃(下)》

《千古平城》剧组

原创撰稿:冯哲

责编:张旭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