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流学实验(cymatics音流学)
cymatics这个词是由汉斯·詹尼(1904-1972)创造的,他是人智学的追随者。
1680年7月8日,罗伯特·胡克用弓沿着一个撒着面粉的玻璃盘子的边缘移动,能够看到面粉呈现出与玻璃板振动模态相关的节点图案。
18世纪,德国音乐家、物理学家恩斯特·克拉尼注意到,在薄膜或平板的振动表面撒上一层粉末(如石松粉、面粉或细沙),就可以观察到薄膜或平板的振动模式。粉末因振动而移动,并在与声振动相对应的表面点逐渐积累。这些点形成了一种模式,称为“振动模式的节点线”。
这类实验,类似于早期伽利略在1630年和罗伯特·胡克在1680年进行的实验,后来由克拉尼完善,他在1787年在他的《Entdeckungen über die Theorie des Klanges》一书中系统地介绍了它们。这为理解声学现象和乐器的功能提供了重要的贡献。这样得到的图形,被称为克拉尼图形。
1967年,汉斯·詹尼出版了两卷名为《Kymatic》的书,在书中,他重复了克拉尼的实验,声称存在一种微妙的力量,这种力量基于声波产生的正常对称的图像。詹尼把沙子、灰尘和液体放在一个金属板上,金属板与一个能产生广谱频率的振荡器相连。沙子或其他物质被组织成不同的结构,其特征是由振荡器发出的振动频率的典型几何形状。根据詹尼的说法,这些结构,让人联想到曼荼罗和自然界中反复出现的其他形式,将是产生它的振动能量的无形力场的表现。让他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他观察到石松粉在古梵语中发出“唵”的声音(印度教徒和佛教徒认为这是创造的声音)时,会形成一个有中心点的圆圈,这是“唵”的表现方式之一。
有认为,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节点模式的形式是由振动中物体的形状决定的。因此,声波根本不影响振动体的形状或节点图案的形状。唯一会因为振动而改变的是沙子的排列。沙子形成的图像,反过来,只会受到振动频谱的影响,因为每个振动模式都有一个特定的频率。因此,激发振动的信号的频谱决定了哪些图案实际上是节点显示的。经典物理学可以很好地解释克拉尼图形形成过程中的物理现象。一些科学家将人智学在工程、医学、生物学和生物动力农业等领域的应用称为伪科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