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在哪座山出家做尼姑的(武则天却千里恭请拜为国师)
周天裕
引言:当阳度门寺,是唐代女皇武则天赐修的佛教寺院,规模宏大,历史悠久,名传遐迩,唐代高僧神秀国师曾在此地讲经传法20年,朝野轰动。该寺由"两京法主,三帝国师"而中兴,因"禅宗北派祖庭"而驰名,是自唐代以来的中国佛教名寺之一。
湖北当阳度门寺。周天裕摄
在历史上,当阳最大的两座庙是玉泉寺和度门寺,它们之间的直线距离只有七里路。玉泉寺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的祖庭,度门寺是中国佛教禅宗北派的祖庭。
梁武帝赐建度门庵 武则天敕修度门寺度门寺原来叫度门庵,这是南北朝时, 梁武帝赐建的。到了唐朝的时候,武则天下诏大修,改庵为寺,规模宏大。
度门寺后面有一座山,海拔高度132.7米,并无奇特之处,为什么引起一代女皇武则天的注意,在此赐建寺院呢?这与一个重要人物有关,这个人物就是神秀禅师。
唐代高僧神秀国师画像。
神秀禅师俗姓李,字道济,河南尉氏县人。生于隋大业二年(606),年青时在洛阳天宫寺出家。他身长八尺,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双眉遮眼,鬓角刀裁,鼻隆悬胆,仪表不凡。神秀禅师云游天下,50岁时,拜湖北黄梅东山五祖弘忍大师为师,成为上座弟子和七百余僧众的教授师。五祖弘忍圆寂之后,神秀离开五祖寺,来到当阳度门庵,庵在一座圆形的山岗上,坐北朝南,庵前溪绕青山,满目苍翠,梯田如镜,村舍俨然,神秀似乎找到了终老之地,将度门庵后平岗,根据佛教经典楞伽经,命名为"楞伽峰"。神秀在度门庵西边的山谷中,找了一处僻静的山谷,凿山修洞,开堂说法。这个山谷,后人叫它洞湾;这洞,当地人叫他国子洞,实际是国师洞。山洞并排开了6个门,总面宽19米,神秀在洞中坐禅修行,大讲渐修之法。
神秀洞。周新仕摄
神秀写过一首著名的偈颂,只有20个字: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他在这首偈颂中,表达的就是渐修理念: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众生的心灵就像一座搁镜子的台子,只有不断地擦拭镜面,才不会使灰尘污染了光明的本性。
他依据这种渐修的理念,给前来拜师的弟子们讲学,四方信众,纷纷聚到他的身边。他不仅讲世间的佛法,也讲世俗间的学问,天文地理,诸子百家,无一不精。神秀长居洞中,严守五戒,独身清苦,德高望重,就连洛阳、长安的僧俗学徒,不远千里,也前往楞伽峰参学,洞湾的山岗上,临时搭建的众多草堂里,挂满了僧人的衣钵用具,一间接一间的茅棚,就象天上的大雁,次第排列,数也数不清,里面住了不少前来学习的俗家弟子。一时间,神秀声名大振,轰动朝野。不知不觉,老禅师在洞湾一住就是20年,虽然已是94岁高龄,仍旧精神饱满,红光满面,象一位活神仙。
度门寺大殿
宋之问上表迎神秀 三帝国师弘法两京住在洛阳、长安的高僧们,听说神秀禅师在当阳领众修行,有心将老禅师请到京城,大讲禅法,领众熏修,他们想给武则天报告,由官方很慎重地恭请老禅师进京,但由谁来给皇上打报告起作用呢?他们想到了一个人,他就是大诗人宋之问。
宋之问是五品学士,文章功底好,又是亲近武则天的官员,这一次,洛阳的一些高僧们找到他,请他给武则天上一道表文,恳请举行礼佛、诵经、拜忏等盛大法事,迎请神秀禅师入京。宋之问乐意帮忙,草成一表,题目是:《为洛下诸僧请法事迎神秀禅师表》。
宋之问画像。
表中说:将神秀禅师迎请到京城,一方面可统领僧众,另一方面陛下可与老禅师朝夕相处,共商国是。神秀禅师精通无上妙法,弘传的是东山法门。他开造山洞,坐禅修行,日夜精进,虽然已是上寿之年,却,形彩日茂。三楚名山的玉泉山,隐藏了这么一位替佛弘化的高僧,真是与国家有缘。那儿的老百姓对待神秀,就像对父亲那样地依恋,仰望他,如同一座巍峨的高山。如果陛下能降旨迎请老禅师至京城,最好的方法是动员洛阳城內的僧俗大众,到郊外撘建帐蓬夜宿等候,待老禅师到达后,整肃仪仗,鲜花供养,焚香礼拜,举行隆重法事迎接老禅师入城。这样,四众弟子感念陛下的恩德,千百万人顿生欢喜心。不然,随随便便对待老禅师,将会失掉子民的期望。迎请老禅师的场所,可选在伊水边的龙门,那儿宽敞,都城徒众,到时候前往龙门就可以了。臣触犯天威,秉笔直谏,请陛下谅解。
武则天看到这份表文,非常高兴,于大足元年(701)派人前往当阳,迎请神秀禅师到了东都洛阳,这时候,老禅师已经94岁了。
武则天画像。
神秀在东都洛阳、西京长安主持佛事活动,王公大臣及京邑士庶竞相礼谒,望尘拜伏,日有万计。武则天的两个儿子,就是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对神秀更加崇拜,"两京法主,三帝国师"是时人对神秀的崇高评价。两京法主,三帝国师是什么意思呢?东都洛阳,是隋后期的首都,隋炀帝大业元年(605)营建。城南对伊阙,北据邙山,唐朝时高宗、中宗、睿宗、武则天、玄宗、昭宗、哀宗都将其作为帝都。
为表彰神秀的道德,武则天敕修当阳度门庵,改庵为寺,投巨资予以扩建。又于神秀的家乡尉氏县敕修报恩寺。神秀虽居凤阙,不忘林谷,多次申请回度门寺,没有得到武则天的允许。
度门寺经幢(周天裕 摄)
神秀圆寂归葬度门 杨勋捐资重建宝刹唐中宗神龙二年(705)二月二十八日午夜,神秀于洛阳天宫寺圆寂,世寿101岁。临终前提出要用马车将肉身运回当阳埋葬。当大臣们问他,葬于何处时,他说,马在哪儿摇头,就葬在哪儿。
中央电视台在神秀洞取景。周天裕 摄
唐中宗李显舍不得神秀,下令安葬洛阳龙门。圣旨一出,洛阳城里,不知哪来的臭气,臭了三天三夜,唐中宗也很奇怪,大臣们对他说,神秀国师生前遗嘱要回当阳,可陛下却想留在洛阳,国师当然不高兴了。八月十六日,唐中宗只得下诏,送神秀灵柩回当阳,送葬的100辆车子,在路上走了两个月。到达度门寺时,拉神秀国师灵柩的两匹白马,突然拼命摇头,再也不走了,送灵的大臣想起国师临终前说的话,就地安葬了神秀国师。
白马摇头的地方,是西来的玉泉寺珍珠泉水与南来的庙坪村珍珠泉水交汇处,两股泉水由此汇流,向东注入沮河。白马摇头处,直到现在,地名未变,还是叫摇头河。
度门寺佛事活动。周天裕摄
度门寺由"两京法主,三帝国师"而中兴,因"禅宗北派祖庭"而驰名,是自唐代以来的中国佛教名寺之一。明朝万历年间,度门寺方丈无迹禅师进行过一次大修。无迹禅师是当阳本地人,与当时的文学家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是好朋友,三兄弟也有一个好朋友叫黄辉,是四川南充人,在京城做官,是明朝的太史。无迹禅师通过他们的关系,到北京化缘修庙,明神宗的生母慈圣太后李氏,笃信佛教,被宫中尊为九莲菩萨,当即赐给无迹禅师三千两银子,京城的大小官员捐献了一千两银子,有了这四千两银子,无迹禅师回到当阳,将玉泉寺和度门寺大修了一遍。
近代以来,度门寺逐渐荒废。2006年,香港旭日集团的董事长杨勋先生,自己拿了1100万元,在净慧老和尚和宽祥法师主持下,重建了度门寺。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占地30亩。2007年11月,年轻的宽悟法师升座为方丈,古老的北宗祖庭,在新时代又翻开了灿烂的一页。
度门寺概览。周天裕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