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之死塑造了怎样的一个项羽(项羽究竟是不是英雄)

上篇提到荥阳会战,项羽两次打荥阳,最终因为彭越的参战,不得不返回彭城,夺取荥阳无功而返。

此时,韩信已经灭齐,这让项羽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于是,项羽一边派手下大将龙且去救援齐地,一边派说客游说韩信保持中立。

这对项羽来说是不容易的,项羽对自己武力的自负,令他不会去做政治上的谋略,但这次居然派人去说服韩信,可见韩信灭齐对他是有多大的压力。

韩信一路下来把魏、赵、代、燕、齐全部灭了,直逼楚地。然后龙且战败,说客没说动韩信,项羽此时一没援助二没军粮,这仗是没法打了,看来西楚霸王项羽就要凉了。

项羽之死塑造了怎样的一个项羽(项羽究竟是不是英雄)(1)

等等,项羽忽然想起来了,手上还有两颗核武器没动呢,作为战略威慑,项羽提醒刘邦,你老爸和你老婆还在我手上呢。

于是,刘邦只能和项羽签订协议,以鸿沟为界,东面为楚,西面为汉。

于是,项羽放了刘太公和吕雉。刘邦没有了后顾之忧,下令追杀项羽,项羽退兵至固陵(河南太康),以10万军队击退刘邦20万军队。

项羽之死塑造了怎样的一个项羽(项羽究竟是不是英雄)(2)

此战只是暂时缓解了项羽集团的溃败。其实,这时候的项羽大势已去。

曾经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在短短的几年内就被逼到如此田地,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最重要的是项羽这个军事天才根本听不进人话。上篇说到项羽在关中的时候,有人劝他在关中建立国都,这实在是个非常好的建议。因为关中,也就是陕西,乃“四塞之地”,易守难攻,可以成就一方霸业。它东面是函谷关,南面是武关,西边是大散关,北边是萧关,实在是再好不过的建都之地。可糊涂的项羽因为思乡心切,断然拒绝这人的好意,还因为这人骂他“沐猴而冠”而杀了这人。

项羽之死塑造了怎样的一个项羽(项羽究竟是不是英雄)(3)

如果你知道这事,还敢为项羽出谋划策吗?

不仅是听不进话,即便人才放在他面前,他也留不住。

最典型的就是韩信,韩信投靠项羽的时候“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折戟,言不听,画不用”,韩信一身的本事只能给项羽做门卫,韩信说的项羽什么都不愿意听,最后韩信跑了。

项羽不仅没留住韩信,最后还逼走了范增,只因为陈平使用了一个很容易被看破的反间计:有一次项羽派一个使者出使去刘邦那里,陈平为他上了一桌子好菜,说:“这是为范增派来的使者准备的。”使者立即说:“你们搞错了,我是项王派来的。”然后陈平就把这一桌子饭菜撤了下去,不给人吃饭了。这使者回去就给范增穿小鞋说范增投敌叛国,于是项羽就怒斥范增,范增就离开了项羽。

项羽的刚愎自用让那些有能力的人全部离他而去,他不像刘邦。刘邦这人,不会打仗,不会治国,不会计谋,但是他会说:“为之奈何?”他不会打仗不要紧,韩信、樊哙会打;不会治国不要紧,萧何会;不会计谋不要紧,张良、陈平会。他就是个“懒”人,这些破事全部交给你们,我只做御人之人。

治大国若烹小鲜,刘邦这掌勺的把这些人才一起放锅里,每个人都是一种味道,酸甜苦辣咸,能应付各种口味,他只是把哪个敌人最不喜欢的口味给他放上去。

项羽如果有这本事也不会一败涂地了,刚愎自用、易怒、对武力的崇拜、对自己的自负、对政治的幼稚都是他失败的原因。

他任人唯亲,重用糊涂蛋项伯。所谓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项伯在项羽做出歼灭刘邦集团军事行动的时候,他夜见张良,把军事机密泄露给对方,又在鸿门宴的时候舞剑掩护刘邦,这都是项伯在政治上的糊涂。之后,他受贿于张良,劝说项羽把汉中之地划给刘邦,致使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夺取关中,这和通敌卖国没有区别,项羽却没有对项伯做出任何惩罚。

不会用人,不纳良言,项羽怎能不败呢?

说回前面,项羽放了刘邦的老爸和老婆,刘邦食言而肥,亲率20万军队追击项羽。项羽率10万军队在固陵打了一个反击战,将刘邦围困在固陵城内。刘邦非常着急,让韩信和彭越来帮忙。

韩信和彭越拒绝了。

刘邦求计于张良。

张良显示出了一个一流谋士的智慧。他指出韩信和彭越之所以不来,是因为无利可寻。刘邦想一家独大,自己的实力撑不起自己的野心,需要和韩信及彭越共分天下,他们才会来。

张良果然很高明,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实现“共赢”,他指出你刘邦一个人得利不是利,只有韩信和彭越一起得利才是利。就像老板,只顾自己赚钱,不顾打工的,这怎么行?

于是,彭越被封为梁王,韩信为齐王。

于是,韩信(30万)和彭越(3万)带着兵马来了。

于是,被策反的九江王英布来了。

于是,刘邦的堂兄荆王刘贾来了。

总共大概60万军队将项羽围困在垓下(安徽省灵璧县)

项羽之死塑造了怎样的一个项羽(项羽究竟是不是英雄)(4)

尽管项羽被韩信团团围住,但是要想就此拿下项羽,其实也并非易事。所以韩信派了一些楚人趁着夜色混进城中,在城上各处插满了汉军的旗帜。接着又是让这些楚人唱楚地的歌曲。楚军看到城上到处都是汉军的旗子,以为楚地已经全部被汉军占领。又听到了“四面楚歌”,于是勾起了思乡的情怀,战斗意志完全崩溃。

垓下之战的失败主要是刘项两家军事实力的差距,军队数量相差悬殊。项羽以10万不到的兵力对抗刘邦的60万联军,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再加上自己的军粮不够用了,就更显得狼狈。

当项羽听到楚歌声起,他大为吃惊,然后选择突围。

但这个突围或者说逃跑是有问题的,刘邦在鸿门宴逃跑是有计划的,他让张良善后;在荥阳逃跑让纪信冒充他,他每次逃跑都是有计划的。

可是项羽没有逃跑计划,突围得很仓促。他只和虞姬告别,带着800人突围去了,丢下了10万军队。

项羽带着800人逃到阴陵(安徽省定远县),他迷路了。于是向一个老农民问路,这个农民就骗了他,项羽走进了一片沼泽地,马匹陷入沼泽地,等到挣扎退出就被汉军追上了。项羽逃到东城(定远县东南),就只剩下28个人了。

这就结束了吗?不,结束就不是“西楚霸王了”。项羽指挥28个人分成四队,从四个方向冲下来,不让汉军知道他夹在哪个队伍中并且对这4个小分队下达了“溃围、斩将、刈旗”三个命令。

项羽率领28人在东城这一战真是惊天地泣鬼神!

来看原文

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意思就是,项羽对他的骑兵说:“我带兵起义至今已经八年,亲自打了七十多仗,抵挡我的敌人都被打垮,我攻击的敌人无不降服,从来没有战败,因而能够称霸,据有天下。可是如今最终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今天必死无疑,我愿意给诸位打个痛痛快快的仗,一定胜它三回,给诸位冲破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军旗,让诸位知道的确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

于是把骑兵分成四队,面朝四个方向。汉军把他们包围起几层。项王对骑兵们说:“我来给你们拿下一员汉将!”命令四面骑士驱马飞奔而下,约定冲到山的东边,分作三处集合。于是项王高声呼喊着冲了下去,汉军像草木随风倒伏一样溃败了,项王杀掉了一名汉将。这时,赤泉侯杨喜为汉军骑将,在后面追赶项王,项王瞪大眼睛呵叱他,赤泉侯连人带马都吓坏了,退避了好几里。项王与他的骑兵在三处会合了 。汉军不知项王的去向,就把部队分为三路,再次包围上来。项王驱马冲了上去,又斩了一名汉军都尉,杀死有百八十人,聚拢骑兵,仅仅损失了两个人。项王问骑兵们道:“怎么样?”骑兵们都敬服地说:“正像大王说的那样。”

项羽真神人也!司马迁这段历史也是写得荡气回肠,精彩非凡。项羽到死都认为是老天要他失败,而不是自己打仗不行。东城之战,项羽就是要证明自己的战斗素质,也确实证明了。

项羽之死塑造了怎样的一个项羽(项羽究竟是不是英雄)(5)

接着,司马迁写道: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

意思是这时候,项王想要向东渡过乌江。乌江亭长正停船靠岸等在那里,对项王说:“江东虽然小,但土地纵横各有一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也足够让您称王了。希望大王快快渡江。现在只有我这儿有船,汉军到了,没法渡过去。”项王笑了笑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干什么!再说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没有一个人回来,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心中没有愧吗?”又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位忠厚长者,我骑着这匹马征战了五年,所向无敌,曾经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掉它,把它送给您吧。”命令骑兵都下马步行,手持短兵器与追兵交战。仅凭借项羽就杀死汉军几百人。项羽自己也负伤十多处。项王回头看见汉军骑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马童这时才跟项王打了个对脸儿,于是把项羽指给王翳看:“这才是项王。”于是项王说:“我听说汉王用千金、封邑万户悬赏征求我的脑袋,我送你个人情吧!”说完便自刎而死。王翳拿下项王的头,其他骑兵互相践踏争抢项王的躯体,由于相争而被杀死的有几十人。最后,郎中骑将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争得一个躯体。

其实,项羽自刎前还有5个郡,完全可以东山再起。他带小分队不就是想逃出来吗?怎么到了乌江又选择自刎了呢?

这还是和他的自尊有关。“无颜见江东父老”,如果他能放下面子也不会自刎了。“天之亡我”,如果没有这种天命观,他也不会自刎。

项羽虽然在事业上失败了,但其个人魅力却流传千古,他有“破釜沉舟”之心,有“霸王别姬”之痛,有许多令人难忘的故事,但他的性格也同样存在着巨大的缺陷。不识人,不听劝,刚愎自用,起点太高,挫折经历不够,所以在三十一岁那年,自刎于乌江。

项羽的性格缺陷反而增加了他的人格魅力。

所以项羽究竟是个英雄,这是后人对他的评价。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在垓下之围,英雄末路之时,项羽却有一场凄美的爱情故事,这是一场道别。这是一场怎样的道别呢?下回再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