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龙十年来保持的三个习惯(朱一龙在有规则的人生里清醒的让人心疼)

我从来没有拥有过跳舞毯,也不会因为这个难过,因为我输了,这是一个规则,不能耍赖。这和后来拍戏的逻辑都是一样的,我从来没有想过挑战规则。------朱一龙。

朱一龙十年来保持的三个习惯(朱一龙在有规则的人生里清醒的让人心疼)(1)

昨天,我重新复看了朱一龙《人物》的专访,对于朱一龙通过杂志采访透析出来的自己,每看一次我都多一份心疼。去年5月看这篇采访,眼里就是挂着泪的,也不是说当时看的有多难过,就是看着看着眼泪止不住的往外淌。印象深刻的是他认为作品配不上名气。希望成名可以来的晚一些。他希望多一点时间准备,机会来的时候自己可以接的住。

朱一龙十年来保持的三个习惯(朱一龙在有规则的人生里清醒的让人心疼)(2)

我总觉得去年《人物》的这篇采访,和看朱一龙其他任何一篇专访的感觉都不一样。这篇专访后来新增的口述版,那种面对面的交流,仿佛他是有实体在眼前存在的。多了很多电子刊里没有的细节。现在重新一口气读完,仍然感触万千。

朱一龙十年来保持的三个习惯(朱一龙在有规则的人生里清醒的让人心疼)(3)

你凭什么弱小。这是朱一龙口述了他参演周润发主演的《孔子》,在发哥面前卡住了台词,一句准备很很久的台词,他却还是拍了13条才能通过。就是这一段让他有了"后遗症"的经历,他明白了这个理。他说:"没有人在乎你是新人、你弱小,你为什么弱小?你为什么要比别人演的差?这不是一个必定的可以被理解的事情,只有规则。"品读每一句话,你都可以看到一个透彻,鲜活,又坚强的朱一龙。

朱一龙十年来保持的三个习惯(朱一龙在有规则的人生里清醒的让人心疼)(4)

他从小就十分清醒的人生,在现在看来是一种理智的抽离。他不善于表达自己,但在采访中,我能看到一个在挫折中倔强顽强的朱一龙。他分析自己刚上大学对表演并不感兴趣的原因,一是不了解,二是不自信。他说:"因为不了解,不知道能不能做好,因为不自信,不愿意去展现自己。"在大学的四年里,他在学习中不断的进步。这一段讲述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深刻,他通过一次无实物表演的考试获得了老师的夸奖,让他发现表演其实也并不是那么难,他说:"感觉自己找到了一支点,如果我一直这么去演的话,可能老师会喜欢,那既然老师喜欢,这可能是一个正确的点。"慢慢的从这个点里找到了自信。

朱一龙十年来保持的三个习惯(朱一龙在有规则的人生里清醒的让人心疼)(5)

他一直以这个支点这么去做的,他琢磨着怎么设计人物。从一次饰演一个小角色的拍摄经历,他说他明白了:"你作为一个演员,在一部作品里,你必须完成你的功能。只要出现在镜头前,就必须要完成你的任务,你的角色任务。不是说一场戏,你把他做满、做足,一定压过对手,才是好的。在这个角色功能性之内,把他发挥到极致,就OK了。"看完这一部分的口述,我真的无法用语言去表达我的心情。他轻描淡写的话语里,看到的是艰辛。他没有社交恐惧,但是人多他会紧张,会去积极争取角色,但不善于去营销自己,他的自尊让他能做的就是试镜之后没有消息,会用一天时间措辞,然后发最后一条短信。他被质疑,被否定,他也认为自己没有天赋,但他从来不认为自己不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演员。

朱一龙十年来保持的三个习惯(朱一龙在有规则的人生里清醒的让人心疼)(6)

所以他说:"我相信练习,而不是等待。"他早早的签了公司,他认为这是对专注度的很好的训练。他的人生规则里哪一条都十分让人心疼。他说:"我以为从此会被当作一个成熟的演员对待,但其实很多片方还是会把你放在流量那一波。"这句话我看多少遍都会流泪。我想,他从不显露情绪的外表下,应该也是有落寞的吧。

朱一龙十年来保持的三个习惯(朱一龙在有规则的人生里清醒的让人心疼)(7)

"我相信红这件事情很快就会过去,但是作品不会。所以我希望趁着这个机会多拍一些。"朱一龙的清醒通透,让人心疼的同时又十分的佩服。他一直在他有规则的人生里保持着一份焦虑感。也许正是因为这份焦虑让他可以不断的突破自己,成我今天我们看到的朱一龙。如果有时间,我建议大家可以去看一下这篇专访的自述,一字一句的去品读朱一龙的同时,你会发现,他对于我们自己的人生会有一些新的启发和帮助。

朱一龙十年来保持的三个习惯(朱一龙在有规则的人生里清醒的让人心疼)(8)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又在等吴邪的时间里度过了愉快的一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