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春宵一刻值千金(春宵一刻为什么能值千金)

苏轼一句“春宵一刻值千金”,被世人误解了千年。

其实他原本没那意思,“春宵”一词就是字面意思,是说春天的晚上时光非常短暂、非常宝贵,后面还跟着一句“花有清香月有阴”,用以形容春夜的美好。跟后来人所延伸的洞房花烛夜没啥关系。

但尽管花儿有清香月儿影影绰绰这一句写得很美,却也的确并不足以解释为什么春夜一刻就值千金。反倒是在苏轼另一首很冷门的春天词里,可以很好地找到答案。这首词是《减字木兰花·春月》,可作为此千古名句的最佳注解。

苏东坡春宵一刻值千金(春宵一刻为什么能值千金)(1)

让我们步入苏轼词中,感受春天夜晚的美好。嗯,此夜必须要有花,有酒,有月,还要有一颗敏感而不苍老的心。

《减字木兰花·春月》

宋·苏轼

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说起来,这首词的灵感还源自苏轼的夫人。有一年春夜,眼见堂前梅花绽放,散发幽香,月色清明。王夫人便有感而发地对苏轼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她说:

春月色胜于秋月色;秋月令人惨凄,春月令人和悦。何不邀几个朋友来,饮此花下?

可见,大文豪的夫人也是不乏诗情的啊。苏轼这首词的最后,便明显取用了夫人的语意。

苏东坡春宵一刻值千金(春宵一刻为什么能值千金)(2)

夜梅

这首词的前面还有一句话,写着:“二月十五夜,与赵德麟小酌聚星堂。”这是苏轼作颍州知州的第二年(1092年),聚星堂为欧阳修任颍州知州时所建。赵德麟时为颍州签判,正值青春年少,后文的“少年”既指他,也是泛指。

词上片写春夜美好,庭院之中,春月正临当空。将月色邀入杯中,摇晃的银光在酒杯之中闪烁不定,就仿佛忍不住要起舞一般。穿过回廊,已半落的梅花散发出阵阵幽香。摇曳的月光,清冽的美酒,梅影疏疏,梅香扑鼻,词人用寥寥数语便营造出一番醉人的春天夜晚之景。

而在这样柔和的月色光影之下,梅花已经凋落一半,也预示着这样春夜的短暂。

苏东坡春宵一刻值千金(春宵一刻为什么能值千金)(3)

春夜美好而醉人,下片却没有继续书写,而是选了一个独特的角度,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春夜如此令人留恋?并非只有眼前这些美好的事物,还因为春夜“令人和悦”。

词人选取了古今同一、四季轮换中同一的春月来写,他说:春天晚上醉人的清风吹拂着淡淡的雾色,那一轮柔和而清明的春月,总是照着少年人行乐的地方。这春月是多么令人愉悦啊!不像那秋天孤冷的月色,总是照着那孤独的人儿,令人凄凉断肠。

短短几句,落脚于春月与秋月的不同,也引出“春宵”为何总是如此引人沉醉的缘由,表达对美好春色的向往,对短暂春光的留恋。

春月多情,秋月凄清,区别其实也不过是人的心境而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